查理芒格的101个思维模型

2024-04-27

1. 查理芒格的101个思维模型

不少人在刚接触框架、思维模型这些概念的时候很激动,以为发现了宝藏,于是恨不得积累得越多越好。
  
 
  
  
 
  
  
 
  
  
 比如有人会收藏咨询顾问的各种管理工具,收藏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的101个思维模型。
  
 
  
  
 
  
  
 
  
  
 如果你也正在这么做的话,可就要小心了。
  
 
  
  
 
  
  
 
  
  
 因为对于咨询顾问而言,这些管理工具是按企业管理的主线组织在一起的,而对查理芒格而言,所谓的101个思维模型是以评估投资标的为主线组织在一起的。
  
 
  
  
 
  
  
 
  
  
 这些框架对于他们而言,就好像一棵树上长出的枝干,这是他们自己能力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应用主线,那这些框架对你来说,可能只是杂草而已。
  
 
  
  
 
  
  
 
  
  
 构建思维框架的基础是什么?基础就是你的应用主线。
  
 
  
  
 
  
  
 
  
  
 而要建立自身的思维框架,核心就是从自己的使用目标出发,围绕着自己主干积累自己的框架库,而不是照搬别人的(这句要划重点)。
  
 
  
  
 
  
  
 
  
  
 具体怎么做呢?
  
 
  
  
 
  
  
 
  
  
 作为一个写过一本思维相关的书(并且豆瓣评分还不错)的职场老兵,以下是我多年的总结,供你参考:
  
 
  
  
 
  
  
 
  
  
 可以将自己的思维框架库分为通用框架和专业框架两个部分来沉淀。
  
 
  
  
 
  
  
 
  
  
 01 积累一定数量的、与专业无关的通用框架
  
 
  
  
 
  
  
 框架的本质就是人类经验的沉淀,它的优点是你可以省去自己摸索的时间,一下子就能达到前人或者你历史的水平。当然弊端也有,就是套用框架的话,你最多也就是能达到七八十分的水平。
  
 
  
  
 
  
  
 
  
  
 不过幸运的是,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大部分事情,只要做到七八十分就够了。比如组织部分聚会、例会发言,做到100分没有必要。而且有了通用框架,就可以把自己宝贵的精力放在70分到80分、甚至90分上,而不是浪费在从0到70分的摸索上。
  
 
  
  
 
  
  
 
  
  
 在积累通用框架的时候,有两个关键点:
  
 
  
  
 
  
  
 
  
  
 1、第一个关键点是,要按照一定的层次积累,不能杂草似的积累
  
 
  
  
 
  
  
 
  
  
 比如我的通用框架,是按照“道、人生、战略、战术、执行”这五个层次来积累的,你可以参考着重新构建自己的通用框架层次。每个层次上,掌握1-2个通用框架就可以了,不用贪多。
  
 
  
  
 
  
  
 
  
  
 
  
  
 
  
  
 
  
  
 我在“道”这个层次上,掌握的通用框架就是“阴阳两极图”,主要应用的思想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黑和白,看似矛盾,其实是统一的。
  
 
  
  
 
  
  
 
  
  
 在“人生”这个层次上,我掌握的一个通用框架是“命运5层理论”,也就是从上往下,分别为一命二运三环境四行善五个人能力。
  
 
  
  
 
  
  
 
  
  
 我的为人处事方式都是以这两个框架指导的,截止到目前为止,帮助还是挺大。
  
 
  
  
 
  
  
 
  
  
 在“战略”层次上,我经常使用的框架是“搭班子——定战略——带团队”,这是外部商业环境不确定的时候我用的框架,就是首先找到对的人,建立好这个团队,有了团队之后再定做事的战略,再有了战略后,就是带着队伍去做。
  
 
  
  
 
  
  
 
  
  
 如果外部环境确定之后,我的框架就变成了“定战略——搭班子——带团队”,就是先明确业务方向,根据业务方向去找正确的人,然后保证队伍的执行力。
  
 
  
  
 
  
  
 
  
  
 在“战术”层次上,我最常用的两个框架,一个是“黄金三点”,也就是why\ what\ how这个框架一个高大上的说法,另一个就是“方向、方法、人”,比如一件事做的不理想,我首先会判断是方向不对,如果方向没有问题,就要判断是不是方法出了问题,如果方法也没有问题,那就要看是不是执行的人有问题了。
  
 
  
  
 
  
  
 
  
  
 在“执行”层次上,我最常用的是5W2H和PDCA,比如在往下布置任务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按照5W2H的要素说清楚,在接到客户或者其他人给我任务的时候,我也会按照这个框架先在脑子里过一下,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因为对任务理解不清楚而导致的重复性工作。
  
 
  
  
 
  
  
 
  
  
 PDCA主要用于提醒自己对任务的检查和调整,因为再完美的计划在执行时都会产生偏差,因此务必要去检查,并且要根据偏差即时去调整。
  
 
  
  
 
  
  
 
  
  
 2、积累通用框架的第二个关键点,就是这个框架的应用在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
  
 
  
  
 
  
  
 
  
  
 什么叫非常熟练呢?就是你不动脑就能用。比如不管什么时候,谁让你上台讲几句话,你第一反应都能用why-what-how这个框架来说几句。
  
 
  
  
 
  
  
 
  
  
 通用框架积累后,你就算完成50%的积累工作了。剩下的50%就是跟专业相关的专业框架了。比如财务特有的,金融特有的,建筑特有的,互联网运营特有的。
  
 
  
  
 
  
  
 
  
  
 02 积累专业框架
  
 
  
  
 
  
  
 这些专业框架应该是和你的岗位能力体系相对应的,也就是说你可以把他们填入岗位能力框架里面。
  
 
  
  
 
  
  
 
  
  
 针对专业框架积累的时候,也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是对于经常要用的专业框架,你一定要掌握得非常熟练,达到通用框架的熟练程度。
  
 
  
  
 
  
  
 
  
  
 第二个关键点是对于使用频率不高的专业框架,这类框架即使没有一百万,至少也有几十万,我们不可能熟练掌握,但是我们要做到的,一旦我们需要使用它的时候,能够找到它,并且能够按照指引使用好它。
  
 
  
  
 
  
  
 
  
  
 我举个例子:
  
 
  
  
 
  
  
 
  
  
 
  
  
 
  
  
 
  
  
 假如你是一名项目经理。你对项目关系人管理框架,项目管理工具框架要非常熟练,因为这些是经常要用的。但对于挣值管理,就不需要做到熟练程度了,你只需要在需要用的时候,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挣值管理的计算公式,并且计算出进度偏差就可以了。
  
 
  
  
 
  
  
 
  
  
 再假如你是一名财务经理,至少你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这些基本框架要了解得非常清楚,但是对于延递所得税的公式不是很熟练的时候可能就没关系。
  
 
  
  
 
  
  
 
  
  
 03 比积累框架更重要是你用框架思考的习惯
  
 
  
  
 
  
  
 框架是无穷无尽的,因为一个个框架都只是术,比积累框架更重要的是养成做什么事情都优先想着构建框架的习惯。
  
 
  
  
 
  
  
 
  
  
 因为用框架来思考、学习和表达的思维方式这是法,将法给悟透了,术自然就不是问题,这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一反一百的问题。

查理芒格的101个思维模型

2. 查理芒格的两种思维模型 | 0808阅读之旅

书名:穷查理宝典
    
 
  
  
  
   
  
  第一种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提倡要不断学习众多学科的知识,来形成一个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因为当你只有手中只有一个工具时,你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就比较单一,没有办法做到多角度客观的分析一个现象。而如果你能结合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工具来作用于一个方向,那么它发挥出来的力量肯定是要大于只有一种工具的。
  
  而多元思维模型就是要发挥出1+1>2的力量。 
  
 
  
  
 多元思维模型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基本态度——有包容之心,能够系统化的想事情。
  
 
  
  
 就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黏合剂,是防止我们掉进沟里的那张大网。
  
 
  
  
  第二种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的方法:在思考要去哪儿之前,先想清楚不去哪儿。
  
 这种凡事反过来想的方法,其实是在考验一个人的思维迁移能力。我们很多时候常常会用自己的固有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很少会想到“反向思考”的方法,即便我们在某些学科中学习过“反向思维”或者“倒推思维”的方法,但是却很少能把这种思维模型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来。
  
 而查理·芒格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一般会先弄清楚不去做什么事情,然后再考虑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
  
 
  
  
 这一点对我来说还蛮有启发的。在制定目标之前,首先想清楚自己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干扰。然后再规划路径,想清楚如何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可以更好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专注在值得做的事情上面。
  
 这一点,会在接下来的成长过程中可以立马实践起来。

3. 查理芒格告诉我的思维模型

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
   生活不应该只是精明地积累财富,人还是应该有所为,也有所不为的。说白了就是判断对错做出取舍的问题。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哪些是需要的,那些是应该去避免的呢?怎么把有限的时间放在重要的事情身上呢?怎么确定他说的话,他的建议是对的?我是采纳还是拒绝?
  
 要是这些都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那就太好,你是否也希望如此?
  
 其实,智慧的芒格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警惕带有倾向性的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你的观点成为指责,你也很容易就会为自己的拥有寻找不改变的理由,从而限制住自己。而对方的建议效用也会大打折扣,甚至起到反作用。这个时候应该停下来思考,你是否认为是对方的错,想想如果对方是对的呢?结果又会如何?
  
 反向思考是解决倾向性的有效方法,但是反向思考后两种情况的对比,孰好孰坏,怎么去判断取舍?
  
 这个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去获取。
  
 正如芒格所说,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他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的理解任何东西。如果这些事物不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你们就无法把它们派上用场。
  
 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如何获取这个能力的手段!首先我们要有个理论框架,或者说模型。其次用这个模型去套用,去练习!
  
 就像套公式一样,但是公式有它的适用范围,比如牛顿力学并非所有情况都成立。比如当速度达到光速,质量不再是恒定的。这才有了爱因斯坦更加精确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认为:在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速度接近真空中的光速)时,物体的长度即物体占有的空间,以及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甚至还有生命过程的持续时间,都与它们的运动状态有关,空间与时间与物体及其运动有密切的关系,不能独立存在。这是一种崭新的时空观,并且还在进一步研究。相对论认为,同一过程的位移和时间的测量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不同的。但这并不是说经典力学就没用了,起码在宏观的机械运动还是近似正确的,在微观或者光速运动的时候误差太大,就不适用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能力边界。
  
 同样的,思维模型也有它的适用范围和解决的能力边界。某些情况下,我们要寻找另外一种模型。
  
 芒格说过,警惕“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像钉子”的灾难性思考方式。说的就是人要有多元思维模型,要灵活运用。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有多少种思维模型呢?
  
 模型来自不同学科,芒格总结了八九十个模型中只有几个非常重要,所以并不是很难。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芒格告诉我们的几种重要的模型和学科。
  
 一、首先要掌握的是数学,你必须能够处理数字和数量问题,也就是基本的数学问题。
  
 复利原理
  
 基本的排列组合原理
   定量分析方法(决策树理论)只是高中代数
  
 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大脑神经系统是经过长期的基因和文化进化而来的。粗略便捷的估算
  
 吧概率方法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巴菲特就是自动的根据决策树理论和基本的排列组合原理来思考问题
  
 二、掌握会计学。会计是从事商业活动的语言。
   复式簿记(威尼斯 地中海 曾商业最发达地区,发明)
   会计虽然是(商业活动的)出发点,但它只是一种粗略的估算。
   五何原则:你必须说明何人因何故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实际上,你只要犯两次这种错误,就会被解雇。
  
 如果你告诉人们事情的时候,总是告诉他们呢原因,他们就能更深刻的理解你说的话,就会更加重视你说的话,也会更倾向于听从你说的话。就算他们不理解你的理由,他们也会更倾向于听你的话。
  
 三、第一种可靠模型
   那些思维模型最可靠?那些来自硬科学和工程学的思维模型是地球上最可靠的思维模型。
  
 工程学的质量控制理论:费马和帕斯卡的基础数学理论
   一项工程的成本这么高,如果你付出这么高的成本,你就不会希望它垮掉。这全是基本的高中数学知识。
  
 统计学:高斯分布,至少粗略的理解那道钟形曲线
  
 工程学的后备系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想
   断裂点理论也是非常强大的思维模型
   物理学的临界质量概念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思维模型
  
 四、第二种可靠模型
   我认为第二种可靠的思维模型来自生物学/生理学,因为我们大家毕竟在基因构造方面是相同的。
  
 五、心理学
   人类的感知器官有时候会短路。大脑的神经路线并非总是畅通无阻地,也不拥有吴巧囊个多的线路。所以那些懂得如何利用这种缺点、让大脑一何种错误方式运转的人能够使你看到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这又涉及认知功能,它和感知功能不同。你们的认知功能同样容易受误导--实际上是比感知功能更加容易受误导。
  
 真我假我本我
  
 一个使用工具的人应该了解它的局限,同样道理,一个使用认知工具的人也应该了解它的局限。这种知识可以用来操控和激励别人。
   心理学的基础部分:误判心理学,是极其重要的知识。包括大约20个小原则。
  
 帕斯卡说过:人类的头脑既是宇宙的光荣,也是宇宙的耻辱。
  
 六、微观经济学思维模型
  
 双规分析:
   首先,理性的看,哪些因素真正控制了涉及的利益
   其次,当大脑处于潜意识状态时,会自动形成哪些潜意识因素--这些潜意识因素总的来讲有用但(在具体情况下)却又常常失灵?
   方法:
   1、理性分析法:认准真正的利益,找对真正的机会
   2、评估哪些因素造成潜意识结论---大多数情况下是错误的结论
  
 我发现把自由的市场经济--或者部分自由的市场经济--当作某种生态系统是很有用的思维方式。
   那些在商业世界中专注于某个领域--并且由于专注而变得非常优秀--的人,往往能够得到他们无法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良好经济回报。
  
 规模优势:在商业的城北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规模优势理论的本质是,你生产的商品越多,你就能更好地生产这种商品。那是个巨大的优势。它跟商业的成败有很大的关系。

查理芒格告诉我的思维模型

4. 查理·芒格的15个思维模型

前言 
  
 查理.芒格认为,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摸象的瞎子;要超越普通人的认知决策,就必须掌握多个核心思维模型。以下内容是从查理.芒格的100种思维模型中提炼出的15个,让人受益终身。
  
  01 
  
  复利原理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
  
 查理·芒格说:同时理解复利的力量和获得它的困难,是理解许多事情的核心和灵魂。
  
  在有限的时间,把有限的精力和财富,持续而反复地投入到某一领域,长期坚持下去,最终产生的积极影响,会如雪球越滚越大,它带来的回报一定超过你的想象。  这就是经济学中典型的复利思维。 
  
 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会去运用复利,也体会不到复利的威力。复利思维需要我们用发展和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02 
  
  反熵增思维模型 
  
 从一个系统、一个组织,再到一个星球,甚至我们每个人,都符合熵增定律。我们会变得混乱、无序、僵化、没有活力,直至在这种混乱中走向消亡。
  
 值得庆幸的是,宇宙是平衡的,在熵增的大前提下,给了我们一条不同的路,反熵增,也即自组织、生命化。
  
 亚马逊的CEO贝佐斯对于反熵增的理解非常深刻。他把亚马逊的服务做得足够开放,所以才有了亚马逊云;对于新生事物,哪怕是取得一点点的成绩,他都会大加赞赏,要求主管以上级别员工每周都要读一遍《创新者的窘境》。
  
 反熵增就是重现生命。行星从星云中诞生,行星上产生了岩石圈、大气、河流、季风、泉水、矿藏,这些都是组织化的过程,是对无序的反抗。这种有序化、组织化进程的顶峰,便是生命的产生:DNA团块、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植物和动物,一直到最精巧的组织化结构——人类。
  
 人老后,最好的状态就是复归婴儿和自然。 一个企业,要让自己反熵增,就是让自己更有活力,更开放,更多地适应外部变化,让其在环境中自我进化。 同时,可以不断生出独立的新的业务,新的业务也可以不断进化。
  
 从本质上来讲,延续的发展就是一个熵增的过程,而要想突破非连续性,必须要“生”出新的曲线,这才是对抗熵增最好的办法。
  
  03 
  
  反脆弱思维模型 
  
 事物可分为三类: 脆弱、强悍、反脆弱。 
  
 脆弱的事物,在受到外界压力时会破碎、受损,就像玻璃杯掉到地上会碎;强悍的事物,在遭遇外界压力时,不会受其影响。
  
 而反脆弱的事物,可以在这个波动的世界中,伴随压力而进化,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不要被压力打垮,它是你进化最好的能量。外界的环境变化会筛选出真正的反脆弱者。反脆弱思维模型可以应用于:
  
  1.从困境中理性分析,提升认知,获得能量; 
  
  2.从压力中回归内心,提升胸怀和气度; 
  
  3.从局限中重新定位,提升眼光和格局。 
  
 而自然,也具备反脆弱性。在这个世界上,自然的事物很多都有弹性,具有反脆弱性。自然的特点有很多,在自然中有春夏秋冬这样普遍的规律,适应性强的生物从这样的波动中进化,而体型大笨拙的生物如恐龙因此而灭绝;人的身体也符合自然的规律,也具有反脆弱性,人骨折了,生出来的骨头会更加强壮,中过毒的人也会具有抗毒的特性。
  
 反脆弱本身是可以面对风险,可以从风险中受益成长。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这样做:
  
  1.  利用不对称性,小投入,高产出。
  
  2.  成为多元化,让自己不只一种技能或身份。
  
  3.  相信未来的非线性,会给我们更多的机会与乐趣。这个世界,正因为有了非线性才会有新的生物不断出现,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我们才会不断成长不断精进。
  
  04 
  
  10+10+10旁观思维模型 
  
 面对一个决策或选择,当你犹豫不决时,可以想一下:
  
 10分钟后,自己是怎么看待自己现在的决策,依然保持一致亦或会后悔;10个月后,你又会如何思考自己10个月以前的这个决策;10年后,自己如何看待自己这个10年前的判断与决策。
  
 这个思维模型,可以应用在:临时的判断,大的决策,预测自己的未来等。
                                          
  05 
  
  三层解释思维模型 
  
 对于一个事物,可以有三层解释:现实层、技术层、底层。
  
 现实层会解释浅显的,大多数人能看到的因果;技术层会解释现实背后的规律,是现象之下,是一种背景带来的规律,是一种看得见技能的规律; 而底层,则是一种可以广泛适用的规律,是深层次思维模型,通达人性,洞悉法则。 
  
 三层解释思维模型,可以应用于深度剖析一个事件的原因,了解一个复杂事物的规律。
  
  06 
  
  黄金圈思维 
  
 黄金圈是认知世界的方式,有三个层面。从why出发,探究问题的本质,是最快速透析问题根源的一把利器。
  
 思考模式是先从Why出发,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理念是什么,从内心激发出感性的情感,产生驱动力;近而再思考How,设定目标一步步解决;最后做出来的结果就是What,更加贴合最初的理念。
  
  Why:  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的目标、理念; 
  
  How:  采用什么方法、措施; 
  
  What:  结果的表现形式。    
                                          
 对一家企业、一个人思考why的过程则是对原则、边界、价值观的一个确定,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通用模型。
  
  07 
  
  非线性思维 
  
 由于人类长期的进化结果,我们更倾向于用“线性”思维方式理解世界。
  
 然而,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这个世界之所以有些人能取得巨大成功,而大部分人平平凡凡,关键于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 非线性思维的核心:
  
 - 理解世界是非线性、跳跃发展、不可精确预测的;
  
 - 理解引起质变的核心原因,加速或者等待临界点的来临,获取质变期的巨大收益;
  
 - 在积累期勇于放弃短期利益,做能够对促进上一条有益的事情(如在积累期投入更多本金、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等)。 
  
 非线性思维方式具有系统辩证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五种基本形式。
                                          
  08 
  
  完型融合思维模型 
  
 完成一件事情,除了要有完整、清晰的逻辑思路,还需要多种元素进行融合, 比如:人的资源、物钱的资源、时机大环境等。
  
 这就像完成一个陶瓷作品的创作:
  
 除了有创造的图纸、陶瓷还需要泥,相当于是物钱相关的资源;而水就像是人,需要把泥组合起来;陶瓷的烧制,还需要合适的温度,速度,这就像看不见的时机与背景环境;而陶瓷上的雕琢,就像是对事情细节的处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顺序,也至关重要。
  
 所以,一个项目要取得成功,除了要有可能实现的规划,还需要有充足的人力准备、事情分解分层、方法论支持、流程制度激励支持、 稳定明确的责权分解说明,还要有应急方案与思路。这样做起事来,才可行云流水,事半功倍。
  
  完型融合思维模型可以应用在:  事情的执行、思考事物产生原因、预测人的判断等。 只有考虑足够多的因素,以及整体需要的相互支持,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准确地判断与分析。
  
  09 
  
  笛卡尔思维模型 
  
 笛卡尔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提出一个大胆的观点,你怎么能证明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这个世界有什么是不能被怀疑呢?
  
 他思考再思考,一直没有抓到那个基石。直到某一瞬间,就像闪电击中了他。他意识到,只有一件事不能再被怀疑了,那就是: 我在怀疑这件事。 
                                          
 也就是:I think,therefore I am。这件事情是确定的,所以我是存在的,所以不管当下世界是不是真,一定存在一个世界。而当下世界,我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存在。
  
 这就是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一切。我们以为科学的演化是继承,其实是颠覆。
  
 下一代科学家几乎都颠覆上一代。就如乔布斯说:stay hungry,stay foolish;股神会说: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在人的认知经验里,过往的成功范式越多,给自己的束缚也越大。
  
  10 
  
  获得性偏差思维模型 
  
 人们对一个事物判断失误,往往不是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而是因为把注意力太多都放在了已知部分。
  
 从一个大的完型角度,你了解的信息,可能不足5%,所以,自己已经获得信息也许不仅不重要,很有可能还是局限的,有偏见的。获得性偏差会出现在哪些生活中的场景呢?比如:
  
 1. 人们在找新工作时,对自己曾经做过的部分,往往难以放下。
  
 2. 对固有观念的坚持,甚至是固执。
  
 3. 对没用旧物的留恋。
  
 我们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情况,很多东西明知没用却舍不得扔。殊不知,房间在熵增,你的生活环境因为不够简洁,你也会变得混乱、迟钝、得不偿失。此外,新事物也很难进来,你的生活逐渐陷入了低效与僵化。
  
  如何克服获得性偏差呢? 
  
  1.  放低自己,谦虚心态,虚怀若谷;
  
  2.  独立思考,从本质入手,更多用演绎法而不是归纳法,用事物的本质去推理,而不是持续的用之前的经验;
  
  3.  分类整理。把信息归类整理,把一切变得秩序化;
  
  4.  重新分析,评估环境和信息,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落后的,哪些是可以升级的;
  
  5.  懂得舍弃和放下;
  
  6.  动态心态,拥有只是暂时,变化是永恒的
  
  11 
  
  排列组合思维模型 
  
 和复利模型一样,排列组合模型不仅是一种数学工具,也是一种可以提升我们决策质量的思维方式。很多时候,影响决策的因素很多,通过分类、分步,就可以形成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 
  
 万事万物都是由其构成的元素排列组合成的;思维是知识的运动,是知识的排列组合、取舍;前所未有的知识排列组合就是创新,合乎客观的有价值的思维创新的外化和物化,就是理论创新、创造发明。
  
 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本质就是一种多维组合思想,把不同的跨学科的知识汇集在一起,解决一个问题。不同问题和学科所占权重不一样,综合起来考虑问题就更全面,正确概率就更高。 一个大问题,可以分解成很多相关元素,这样方便我们看清楚整个问题,然后找到关键点,从关键点入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元素组合在一起,可以对一个问题看得更全面,避免陷入查理·芒格口中的“铁锤人”思维。
  
  12 
  
  费马帕斯卡系统 
  
 在知识、能力、努力、耐心这些所有的品质中,查理·芒格最看重的是 理性 。
  
 查理·芒格说: “你必须看到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而不是你以为的样子、或者你希望的样子,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 费马帕斯卡系统就是认识真实世界的基本工具。 
  
 费马帕斯卡系统是概率论的基本原则。在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诱惑,人们根据经验和各种心理倾向做决定,从而掉入了很多的陷阱。
  
 通过费马帕斯卡系统的学习理解,我们要从认知上明白,事情的实际概率是多少,在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再做决定将更加理性。
  
 把这些基本的基础数学概率方法,变成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才不会将自己的优势拱手送给别人。
  
  13 
  
  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是风险决策的一个重要思维模型,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心理学家卡尼曼提出,描述和预测人们在面临风险决策过程中的行为理论。
  
 前景理论分析框架有三个特征: 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  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  三是人们对损失比获得更敏感。 
  
 具体看:
  
  1.  确定效应:“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落袋为安心理。
  
  2.  反射效应: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
  
  3.  损失规避: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
  
  4.  迷恋小概率事件:很多人都买过彩票,虽然赢钱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钱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搏小概率事件。
  
  14 
  
  心流模型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事情完成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这是关于人幸福快乐的理论,让人沉浸在心流中的条件需要:
  
  1.  明确的目标,合适难度的任务——既不会焦虑,也不会无趣。
  
  2.  及时的反馈——对进步的满足感。为何游戏如此受欢迎,就是游戏的设计满足心流理论,如果游戏的定义扩大,把学习、工作、运动、教育包含进来,去评估自己在做的事是否满足心流三点,这样自然会过得幸福快乐。
  
  3.  发挥自己的某种能力。
  
  4.  精神完全集中,对手上的事情有控制力 。
                                          
 心流状态,是我们能够在工作中达到的最美好、最平和的状态。通过一种心流状态又会产生新的心流状态。成功的人,能够成功地将他们的一生,变成一种单纯的心流状态。他们在生命中各个部分紧紧地连接到了一起,所有活动都有了意义。
  
  15 
  
  奥卡姆剃刀定律 
  
 “奥卡姆剃刀定律”,又称“简约法则”, 这个原理最早至少能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界选择最短的道路”。核心内容为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即简单有效原理。 
  
 依据最小能量原则,我们的生活应尽可能简单,而简单的有效途径就是养成好的习惯。自动挡汽车在逐步替代手动挡汽车,也是因为自动挡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满足“简单有效原理”。
                                          
 面对复杂的投资市场,应拿起奥卡姆剃刀,把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化自己的投资策略,对那些消耗了大量金钱、时间、精力的事情加以区分,然后釆取步骤去摆脱它们。
  
 最后我们以弗里德里克·迈特兰德的名言作结:“简单是长期努力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5. 查理芒格和他的多元思维模型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股神,拥有千亿资产,而这个成功的男人却说:“因为查理 芒格我才从猩猩进化成了人类,如果没有芒格我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巴菲特背后的智囊 查理芒格,被誉为活着的图书馆,他一生除了睡觉吃饭都在看书,查理·芒格认为,投资者应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多种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然后将实际经验和通过学习得到的间接经验搭接到这个思维模型框架上。让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现实的认知,从而形成基本的,普适的智慧。
  
  
 而正是这种多元的智慧使其形成了对世界的全面认知,从而和巴菲特一起缔造了如今市值高达4900多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公司。
  
  
 今天我就和伙伴一起提练出了其中的12条思维,并给出了具体的方法论,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灾难化思维:
  
  
 所谓灾难化,就是想象某种灾难即将来临,发生了一些稀松平常的事,就想到灾难化的后果。灾难化思维形成的原因是过高估计消极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和过低估计自己应对消极后果的能力,及不合理地高估某种风险以及低估应对这种风险的能力。
  
  
 例如:帆船漏了小洞就认为船肯定要沉,感到疲劳就以为自己得了癌症,经济稍有下滑就觉得自己很快要失业、要露宿街头。
  
  
 矫正方法:
  
  
 
  
  
 与其被自己的预期恐惧搞得紧张不堪,不如放开它,它只是过去的记忆与幻象,要信任天地的无为清净造化,让它在自己的舞台上充分的升起、发展、高潮、灭去。
  
  
 三步走:建议前期在纸上写下来:
  
  
 1.识别扭曲思维:
  
  
 识别扭曲观点时,首先要列出关于某一情况所有担忧的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转换成肯定陈述。
  
  
 例如:可以把“如果身体乏力、精神欠佳是癌症的症状该怎么办”变成“我身体乏力、精神欠佳,所以我是得癌症了”。
  
 2.质疑扭曲观点的正确性:
  
 例如:“可能性是什么?”“实际上,可能性有多高?”“以前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有多高?”“如果最糟的情况发生,我真的没有任何办法吗?。
  
  
 3.用更符合现实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观点:
  
  
 二过滤:
  
  
 
  
  
 只关注负面信息,忽略所有积极的方面。
  
  
 
  
  
 
  
  
 
  
  
 矫正方法:
  
 
  
  
 
  
  
 
  
  
 关注常关注问题的反面。
  
 例如:我看到的玻璃杯是半空的还是半满的?
  
 
  
  
 
  
  
 
  
  
 2.矫正负面过滤常用语句:
  
 
  
  
 ①我是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我仍然拥有很多宝贵的财富。
  
 ②这一次的失败能让我回想起以前很多次的胜利。
  
 ③我不该再对美好事物视而不见了。
  
 
  
  
 
  
  
 3.可以通过小卡片形式的正能量的语句来强化正面看法,例如写下自己的优点、曾经获得的奖励等。
  
 
  
  
 
  
  
 
  
  
 三极化思维:
  
 
  
  
 
  
  
 
  
  
 
  
  
 
  
  
 
  
  
 
  
  
 
  
  
 
  
  
 事情非黑即白、非好即坏,如果不是十全十美就是一无是处。对于习惯于极化思维的人而言,没有中间地带,不可以出错。
  
 
  
  
 
  
  
 
  
  
 矫正方法:
  
 
  
  
 
  
  
 
  
  
 克服极化思维的关键是停止非黑即白式的判断。考虑问题时可以使用百分率的方式。
  
 
  
  
 
  
  
 例如:“30%的我吓得要死,70%的我还在坚持应对困难。”
  
 
  
  
 
  
  
 
  
  
 2.当处于“二元对立”状态时你可以对自己说:“大错特错”、“别再那么绝对化了”、“不要忘记还有灰色地带”、“百分率是多少”等。
  
 
  
  
 
  
  
 
  
  
 跳出“二元对立”进入“多元互助”是构建“多元化思维模型”的前提条件之一。
  
 
  
  
 
  
  
 
  
  
 四过度泛化:
  
 
  
  
 
  
  
 
  
  
 仅根据一个证据或者单一事件就得出一般性结论。夸大问题的频发性,使用负面综合标签。
  
 
  
  
 
  
  
 
  
  
 例如:如果有一次在火车上晕车,就决定再也不坐火车。
  
 
  
  
 
  
  
 
  
  
 矫正方法:
  
 
  
  
 1.可以问自己下面问题,以摆脱过度泛化:
  
 
  
  
 ①我得出这一结论的证据是什么?
  
 ②我给自己制定的清规戒律是否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
  
 ③这个证据还支持什么其他结论?它还有其他意义吗?
  
 ④我如何检验这一结论?
  
 ⑤凡事没有绝对,具体量化。
  
 
  
  
 
  
  
 五放大:
  
 
  
  
 
  
  
 
  
  
 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放大所有不好的事,让事情看起来艰巨无比、难以承受。
  
 
  
  
 矫正方法:
  
 
  
  
 
  
  
 
  
  
 1.你可以适应,可以处理几乎任何事。试着告诉自己“我可以应付困难”“我能活下去”。
  
 
  
  
   
  
 
  
  
 六个性化:
  
 
  
  
 
  
  
 
  
  
 认为别人说的话、做的事都与自己有关,频繁地将自己和他人做比较,试图确定谁更聪明、谁更有能力、谁相貌更出众……因此,认为自己的价值取决于自己是否足以媲美他人。这种思维方式会让人焦虑,担心自己是否足够好。
  
 
  
  
 
  
  
 
  
  
 矫正方法:
  
 1.发现在拿自己和他人作比较时,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长处和弱点。把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长处比较只会让自己灰心气馁。
  
  
 2.发现和别人比较的时候可以用以下语句提醒自己:
  
 ①住口!别再比来比去了!
  
 ②人与人不同,有不同的优缺点。
  
 ③我就是我,不和别人比。
  
 ④我可以准确描述自己。不需要用别人做参照。
  
 ⑤不要主观臆断!
  
 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七贴标签化:
  
  
 贴标签化是指对所有的人、事物、行为和经历贴上刻板的标签。假如生命中如此繁复的出现标签,便是设置了层层枷锁,令我们裹足不前,无力改变任何现状。一旦你将自己定义为某一特定类型,你就会根据该角色给自己设定界限,进而忘记自己还有改变和成长的潜能。
  
  
 矫正方法:
  
  
 
  
  
 当你和贴统一标签抗争时,具体化意味着认识到标签只能反应你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一段经历,因此要用对自己缺点的恰当描述替换它。
  
 
  
  
 
  
  
 2.具体反标签化的自我陈述:
  
 
  
  
 ①那不是我,那只是一个标签。
  
 ②标签会将我的一小部分放大。
  
 ③别再贴标签了,具体点!
  
 ④我拒绝辱骂自己。
  
 ⑤我的经历有限,总标签未必合理。
  
 ⑥标签是基于有限经验的错误看法。
  
 
  
  
 
  
  
 八自责:
  
 自责是一种扭曲的思维方式,让你为所有事情自责,无论你是否是真正的过错方。在自我谴责的世界里,你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过错都是你造成的。
  
  
 矫正方法:
  
  
 
  
  
 1.反驳自责的自我陈述:
  
 ①每个人都会犯错,这是人性使然。
  
  
 ②我能够承认错误,继续向前。
  
 ③我总是能当机立断、全力以赴。
  
 ④我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⑤我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但我决不允许自己在对过去错误的愧疚中打转。
  
 
  
  
 九“读心术”:
  
  
 读心是一种扭曲的思维方式,它假定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和你一样。你假设所有人和你有同样的感受,因为你相信人性和经历的相似性,不管它们是否真的存在。
  
  
 这也是高度敏感性人格的特权与烦恼。
  
  
 例如:“她觉得我很无聊,能看出我有意缓解气氛时的拙劣演技。”、“他闷声不响是因为我迟到了,很生气。”。
  
  
 矫正方法:
  
  
 
  
  
 1.“读心术”自我矫正陈述:
  
 ①获悉他人想法的唯一途径是直截了当地问他们。
  
  
 ②任何事情都不要瞎猜。
  
 ③那还有其他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往坏处想?
  
 ④事实是什么?讲清楚。
  
 ⑤我无法获知他们的想法。
  
 2.有关于高度敏感性人格优点:
  
  
 高度敏感型人拥有发达的神经系统。我们可以感知到事物细微的差别,并对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加工。我们拥有活跃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意味着我们从外部世界接收和感知到的信息,会触发大脑里各种概念、想法并建立联结。
  
  
 所以说“敏感”是把“双刃剑”。
  
  
 十控制错觉:
  
  
 
  
  
 过分控制的扭曲思维让你产生一种无所不能的错觉。你费心费力地要去控制所有状况的所有方面。最终导致无力控制的扭曲思维,它会害你放弃控制权。你把自己放置在犄角旮旯,毫无影响力。
  
 矫正方法:
  
  
 
  
  
 1.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具体,向自己说明你能通过什么渠道重新控制某个局面。
  
 2.具体矫正陈述:
  
 
  
  
 ①别再说无能为力、任人摆布的废话。
  
 ②我一手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最终也一定能摆脱。
  
 ③这种情形是由我一手造成的,无论是主动为之还是被动接受,我可以直接采取行动改变。
  
 (十一)感情用事:
  
  
 
  
  
 多愁善感的宇宙凌乱不堪,没有秩序规则可言,完全受控于变化多端的情绪。这种思维方式的扭曲是为了避免或是打压所有的理性思维,你只凭借主观感受看待现实、指导行为。
  
 矫正方法:
  
  
 
  
  
 1.具体矫正陈述:
  
 
  
  
 ①谎言!我的感情在欺骗我。
  
 ②不要相信突如其来的感觉。
  
 ③不能完全跟着感觉走。
  
 ④查明潜在的想法。
  
 ⑤改变看法就能和痛苦分道扬镳。
  
 
  
  
 
  
  
 (十二)检查你的“应该”:
  
 
  
  
 ①检查你的语言。是否某个准则使用了绝对化或是过度总结的语言。
  
 例如:“所有的”“总是”“从不”“完全”“完美”等。
  
 ②忘记道德层面的是非对错的观念。
  
 ③问自己该准则是否真的适合你。
  
 例如:
  
  
 ⑴它是否考虑了你的性格、不足、长期特性、自我保护方式、恐惧、问题,以及你难以改变的一些方面?
  
  
 ⑵它是否与支撑你的重要需求、梦想和乐趣并行不悖?
  
  
 ⑶根据你目前和将来可能维持的状况来看,它是否合理?
  
  
 2.从两方面修改你的“应该”:
  
  
 
  
  
 ①能够提醒自己意识到制定这条准则的原始需求是什么。
  
 ②你的“应该”不适合你或是某个具体情形的原因。
  
 以上总结、整理和归了十二条常见思维扭曲的情况,希望能帮到各位。
  
 结尾:愿各位贴合自己的实际,不要硬搬,能学多少是多少,不要为任何学习后果感到焦虑。这只是工具,工具箱里的一把工具而已,你是使用工具的人,是工具的主人,所以君子不器。
  
 同时愿各位做实践的强者,而非理论的巨人。
  
 用感官经验所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的世界。我们每个人从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理解出来的知识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里表征,所以才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后送个各位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查理芒格和他的多元思维模型

6. 分享查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31-40)

31.反作用力思维模型
  
 
  
  
 物理学的一个基础定律是,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存在的,应用到生活中,就是我们的一个想法,一个行为,一个非惯性的动作都可能受到反作用力的影响。同样,一个组织,一个系统要想做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大事,也势必会受到强大的反作用力。 对待反作用力,我们会有三种态度
  
 
  
  
 。
  
 
  
  
 1.做之前不考虑太多,来了反作用力,难受了再补救。此为下策。
  
 
  
  
 2.做事前充分考量,详尽筹备,做好一切的缓冲与应对。反作用力来临时,游刃有余,应对自如。此为中策。
  
 
  
  
 3.做事前不仅准备充分,提前预测,更可以做到借力打力,用太极的思想借用反作用力,实现更大的突破。此为上策。
  
 
  
  
 32.可复制化思维模型
  
 
  
  
 如果这个世界不具备不可复制的能力,那么人类也很难延续至今。可以复制的有很多,包括:认知,基因,产品,人才,制度等等。复制的优势是,可以快速降低对动态因素的要求,更可以以最高(或尽可能高的标准)持续的实现。复制除了表面的复制,更强大的,是认知的复制。
  
 
  
  
 如果我们找到古往今来创新能力最强的人,并提炼他们创新的根本,然后复制给这个时代所有有潜能愿意突破的人。混沌大学就是这样的组织,值得尊重!未来,我们人类会处于一个临界点或转折点,我们需要走出一条未来之路!这不是只靠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能够实现的,需要前人和未来人和我们的共同智慧!加油吧!
  
 
  
  
 33.价值指数思维模型
  
 
  
  
 一个事物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其中的一部分会在大多数人反应过来之前,价值呈现指数增长。这就好比是现在常说的风口。这个道理,大多数人都懂,但困难的是,如何预判?
  
 
  
  
 其实在呈指数改变前,这样的事物大多价值是被低估的,它本身的价值由于具体解决问题的独有性,稀缺性,服务能力的广泛性而存在,却因不被理解,卡点问题存在而被低估。我们要预判价值指数,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平衡性,如美国的互联网如果迁移到中国,在美国已经繁荣的技术很可能在中国也实现爆发。
  
 
  
  
 还有就是不同领域有相似之处。价值指数思维模型应用:创业项目,资源,股市,一个人,一个团队,一种认知,古董。反向思考,哪些事物的价值可能呈负指数下跌:大多城市的楼市(可能),电子产品,汽车,落后不符合时代趋势的认知等。
  
 
  
  
 34.反向失败思维模型
  
 
  
  
 很多时候,我们思考事情的时候,总是会自然地去想成功时候的路径。然而,很多时候,具体去执行时,我们却总是会遇到相反的情况和可能导致我们失败的因素。所以,我们需要练就一种思考方式: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想要研究一个事情怎么做成,先去研究这样的事情有哪些失败的可能。想通一件事,先想想这件事哪里不靠谱。只有反面充分思考论证后,正面依然可以说服反面时,这件事情的预判与决策才会有更大的成功概率。马云说过,成功没有什么好研究的,应该研究失败,如果我将来写书,就写一本: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而且,马云提出了事前验尸这个概念,即将来阿里巴巴可能会在那个点彻底失败死亡。
  
 
  
  
 我想,如果诺基亚能有这样的思考习惯与方法论,也不至于在最后说出了那句话:我们没做错什么,我们却输了。思维模型可以应用的地方:
  
 
  
  
 1.判断一个事情一个项目去做之前
  
 
  
  
 2.思考评估一个企业未来发展与价值
  
 
  
  
 3.丰富个人思考与认知习惯35.演绎法思维模型
  
 
  
  
 提到演绎法,就不得不说归纳法。这个世界上,99.9%的人(甚至更多)都在用归纳法。 归纳法:经验驱动,从自己过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在相似的事情采取相似的行动。
  
 
  
  
 演绎法:逻辑驱动,学习一个事情的本质或理论,从本质进行逻辑推导,从本质进行场景应用。
  
 
  
  
 举例:一个单位要进行一场营销活动,用归纳法的人会看别人做过的案例,照猫画虎得搬过来。用演绎法的人会去了解营销理论,4p4c等等,然后用理论去分析各种案例,看看做得好的案例在哪个地方用到了理论。理论和理论之间有哪些组合与交叉。这样再基于基础理论和推导出的方法来设计自己的营销方案。
  
 
  
  
 归纳法的优势是能快速转移经验,快速用。
  
 
  
  
 比如,太阳都自西向东升起,所以明天也一定自西向东升起。它是基于未来和过去的前提一致。演绎法:从前提进行推演,如果前提为真,结论也一定为真。就像一个事情如果有5层深度,归纳法只是归纳了第一层的解释,比较表面。而演绎法是最深层的本质,甚至找到了第一因去推演。
  
 
  
  
 36.放大镜思维模型
  
 
  
  
 在人的思考中,如何把一个事物放大,往往十分重要。
  
 
  
  
 比如:一个简单的事情,如果放大看,可以看到很多的细微之处。很多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放大镜的两种作用:主动放大与被动放大。我们要去有意识的运用放大镜思维,发现问题,预测问题,解决问题。也要注意被动的(自动的)放大镜对自己的影响。比如,对自我情绪,观点,执念的放大,促使非理性的情感痛苦与非理性决策的产生。与放大镜相呼应的是,缩小镜。
  
 
  
  
 37.缩小镜思维模型
  
 
  
  
 当我们深陷于某一个情境中,往往难以用理性来看待很多事,难以看清,看透。这时,我们需要用缩小镜看自己,看周围,看世界。用了缩小镜后,流动的世界变得静止,背景的影响开始凸显,整体的趋势愈加强烈。
  
 
  
  
 缩小镜用到极致即上帝视角。 什么时候用缩小镜思维模型? 感性困惑时;需要找到真因时;想要看透大势时。 有哪些例子可以具体说明? 跟客户沟通时的话术,扩大客户的视野,就是帮客户用了缩小镜。
  
 
  
  
 38.那什均衡思维模型,也称非合作均衡
  
 
  
  
 指任何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共谋,而是从自身最有利的方向考虑,不考虑社会福利与对手利益。这个策略组合由每个局中人的最优策略组成。 模型延伸,可以产生的思考:
  
 
  
  
 1.从世界的角度,发展动力如果是单独的个体与组织,都会有局限性,都只能是趋近于价值最大化。
  
 
  
  
 2.策略博弈是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判断,是点式的,不是线条的,因为大多时候,人们都在用感性判断。
  
 
  
  
 3.人类的发展,就是趋近整体理性的过程,虽然极度缓慢,但未来的趋势就是超越个体的局限性。
  
 
  
  
 4.在淘金的路上,赚的最多的往往不是挖金子的人,而是卖水的人。反本能,往往更有效。
  
 
  
  
 39.决策损失思维模型
  
 
  
  
 在我们做出决策时,会倾向于想到,我可能会获得什么,怎么获得怎么做,而容易忽略自己会损失什么。而大多情况下,获得是个小概率,损失则几乎是必然的。过于把事情想得太美是很多人的本能。从理性的角度,决策时先考虑损失更加理性。应用:
  
 
  
  
 1.考虑损失部分,自己可否承受,承受多久
  
 
  
  
 2.考虑获得的概率,获得的总量
  
 
  
  
 3.用50年的时间线看问题,看看想做的事情可否产生复利法则
  
 
  
  
 40.反脆弱思维模型
  
 
  
  
 这个世界的事物分为三类:脆弱,强悍,反脆弱。脆弱的事物在受到外界压力时会破碎,受损伤,就像玻璃杯掉到地上,摔成了两瓣。强悍的事物在遭遇外界压力时本身不受外界的影响。就如被火焰 覆盖的凤凰,怎样都伤不到自己又或者铁做的杯子掉到了地上。
  
 
  
  
 而反脆弱的事物,可以在这个波动的世界中随着压力而进化,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就如传说中的九头蛇,砍掉一个后可以长出两个,又比如一个玻璃杯掉在地上,变成了两个杯子。那些杀不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大。就像从战争中进化的滴滴和程维一样。不要被压力打垮,它是你进化最好的能量。
  
 
  
  
 外界的环境变化会筛选出真正的反脆弱者,真正的适应环境,成为时代的王者!应用:
  
 
  
  
 1.从困境中理性分析,提升认知,获得能量!
  
 
  
  
 2.从压力中回归内心,提升胸怀和气度!
  
 
  
  
 3.从局限中重新定位,提升眼光和格局! 而自然,也具备反脆弱性。在这个世界上,自然的事物很多都有弹性,具有反脆弱性。
  
 
  
  
 反脆弱本身是可以面对风险,可以从风险中受益成长。自然的特点有很多,你看自然它会看着一些生物去竞争,有些生物灭亡,它也不干预。在自然中有初夏秋冬这样普遍的规律,也有突然的下雨,下雪,打雷。自然中,有很多的波动,适应性强的生物,从这样的波动中进化,而体型大笨拙的生物如恐龙因此而灭绝。人的身体也符合自然的规律,也具有反脆弱性。你看人骨折了,生出来的骨头会更加强壮,中过毒的人也会具有抗毒的特性。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这样做:
  
 
  
  
 1.利用不对称性,小投入高产出。比如写三体的刘慈欣,有一个主业,兼职写小说。再比如我们跟别人签合同,这个事情没赚钱的时候我就不要你的钱了,刚赚钱的话,是一种分配比例,转的比较多是另一种分配比例。
  
 
  
  
 2.成为多元化,让自己不只一种技能或身份。比如,孔子,如果孔子把自己定位成一名政治家,那他注定失败。可他即是一名史学家,也是教育学家,等等。
  
 
  
  
 3.相信未来的非线性会给我们更多的机会与乐趣。这个世界,正因为有了非线性,才会有新的生物不断出现,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我们才会不断成长不断精进,享受非线性吧!

7. 查理·芒格的思维模型和两大法宝

一、要适应、跟上时代,所需要的知识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工作繁忙,你的个人学习时间却越来越少,工作忙到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
  
 二、读了很多书,但是读完就忘了,基本隔一段时间顶多就想起来一个书名和大概内容,根本无法在生活中运用书中的知识。
  
  查理·芒格是一个大忙人,却读了很多书,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1924年1月1日—)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作为巴菲特的幕后智囊,查理·芒格平时都是隐藏在幕后,主要负责判断一家公司的价值,然后想办法筹集资金,让资本不断增值。 他的看家本领就是能够迅速并准确地判断出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 
                                          
 这位已经近百岁高寿的老人,在过去的岁月里, 他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以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创造投资神话,每股股票价格从19美元升至318696美元。 
  
 1948年查理·芒格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直接进入加州法院当了一名律师,并开始投资于证券以及联合朋友和客户进行商业活动,其中一些案例已被编入商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经历一次成功买断后,芒格渐渐意识到收购高品质企业的巨大获利空间,“一家资质良好的企业与一家苟延残喘的企业的区别在于,前者一个接一个地轻松作出决定,后者则每每遭遇痛苦抉择。”
  
 芒格此后开始涉足房地产投资,并在一个名为“自治社区工程”的项目中赚到人生的第一个百万美元。但有趣的是,伯克夏却不做房地产投资。
  
 从1978年起,担任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至今。
  
 “思维模型”这一概念,被人们大范围的了解,就是源于他的应用者,查理·芒格,他曾在自己的书《穷查理宝典》中,全方位展示了自己从书中提炼出的思维模型,对自己的事业产生的巨大帮助。
  
  他认为人类各个学科都有一些规律和定理,这些知识属于底层逻辑的范畴。他运用这些底层逻辑知识来分析其他学科的知识,从中提炼思维模型,最终应用到生活中。 
  
 这些思维模型可以为你提供一些看待问题的不同维度、多种思考的方法,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套路。一旦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思维模型,你就能够无往而不利。
  
 比如说,查理·芒格看过一本书叫做《达尔文的盲点》,讲的是进化论方面的知识。他发现要投资一家靠谱的企业,要选择合作机制好的,这样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也就是符合进化论的规律。
  
 上大学的时候,查理·芒格主修的是热力学。他便经常利用热力学的知识来反推经济学。比如,报纸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纸张加石油。为什么是石油呢?因为印刷报纸的油墨,原料是从石油里面提炼出来的。所以,芒格就根据一些规律和定理反复推导,认为报纸这个行业还是靠谱的,符合热力学的定律。
                                          
 查理·芒格还看过一本书,叫做《自私的基因》。 这本书说,在生存竞争中消灭了对手的物种,一般来说存活寿命比较长。 他就根据这个定理推导出一个结论,一定要投资那些正在消灭对手或者已经消灭了对手的企业,这样不但利润高,而且可以长久获利。
  
 在上面三种因素的影响下,查理·芒格收购了一家报纸《布法罗晚报》,花了3300万美元。当时,投资界都觉得这是一笔疯狂的投资。因为这家报纸背后有一个非常难缠的工会,会直接影响企业效率。而且,《布法罗晚报》在当地并非一家独大,还有好几家竞争对手。但是,芒格胸有成竹。他用思维模型仔细推导过,认准了《布法罗晚报》会消灭掉它的竞争对手。
  
 果然,被收购之后,《布法罗晚报》前四年一直亏损,但在第五年的时候,终于消灭了其他竞争对手。一时间,所有的广告资源全部都涌了过来,想不赚钱都难。当年,《布法罗晚报》就有了1500万美元的利润。从此以后,只需要等着收分红就行了。
  
 类似这样的案例,在查理·芒格的著作《穷查理宝典》里还有很多。按照他的说法, 一个普通人一辈子能掌握八九个自己提炼出来的思维模型,就足以成为一个拥有普世智慧的人。 那么,查理·芒格建立了多少个思维模型呢?大概八九十个,而且这些模型还在持续地更新、迭代。
  
 所以,当你完全掌握了一些思维模型之后,综合应用它们,灵活变通,它们之间的组合会迸发出奇妙而又极其强大的能量。
  
 那么,如何掌握尽可能多的思维模型?查理·芒格有两个法宝。 第一个法宝,是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终生学习者。他自己就是一个真正的终生学习者。 
                                          
 查理·芒格喜欢看书,这一点美国投资界无人不知。在华尔街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和查理·芒格约在早晨七点半见面,一起吃早餐。
  
 第一次约见,这个人哥们准时到了,结果发现查理·芒格已经到了,正坐在那里看报纸。于是第二天约7点半的时候,他不忍心让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坐在那等自己,他就提前15分钟到,发现查理·芒格还是坐在那看报纸,姿势跟前一天一样。
  
 第三次约会的时候,他又把时间提前了,这回提前了半个小时。他惊奇地发现,查理·芒格还是坐在原来的位置上,还是原来的姿势在那看报纸。
  
 第四次的时候,这个哥们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看看查理·芒格是几点来的,于是他提前了一个小时到。15分钟之后,查理·芒格慢悠悠地走进来了,手里还是拿着一叠报纸,然后就好像没看见他一样,继续坐在那里看报纸。
  
 所以,查理·芒格基本上是书或者报纸不离手,每天都在学习。他基本上各个学科都有涉猎,喜欢从书中总结一些规律,然后记录下来。
  
 而且,他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他看见一篇文章觉得特别有启发的时候,随手就掏出一张支票来,然后写上一笔钱,然后就给人寄过去,相当于今天的打赏。
  
 查理·芒格就是这样一种人。每天必须保证自己能够获取新知识。 这是查理·芒格的一种人生态度——让今日之我变得更强大,务必要强过昨日之我。 
  
  第二个法宝:突破能力边界,拓展能力圈 
  
 第二个法宝,就是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边界,从而拓展能力圈。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思维模型的威力也越来越强大。
  
 能力圈这个概念,是查理·芒格提出的,也就是一个人的能力边界。芒格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犯错、学习等方式来突破能力边界,扩大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这个概念,是查理·芒格投资时的判断标准。
  
  查理·芒格把所有的项目分成三类,叫做可以投资、不能投资、不好理解的投资。 
  
 比如说,虽然科技股很容易赚钱,爆发力也强,但他觉得科技股就属于不好理解的投资,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外,所以他绝不投资科技股。他能理解的公司,基本上就是老干妈之类的公司,每年的销量、成本都是固定的,市场也很稳定,这种就属于可以投资的项目。不能投资的项目就是那些变数太大、前景不明朗、盈利模式不清晰的项目。
  
 投资市场瞬息万变,风险极大,能力圈可以制造出安全边界,只要不越过这个边界,投资人就没有灭顶之灾,也就敢押上自己的一切。查理·芒格说过,投资想的应该是怎样先避免不做什么,然后再决定自己接下来可以做什么。
  
 能力圈,对于查理·芒格来说意味着两层意思。
  
 第一,你要明白自己的能力边界,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才能在投资时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你应该通过学习、犯错等方式,不断突破、扩大自己的能力圈,从而增加自己的掌控范围,提升思维模型的威力——这个也很好理解。发力空间越大,打出去的拳头就越有力量。
  
 就这样,在思维模型和两大法宝的推动下,查理·芒格和巴菲特这对黄金搭档引领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稳步前行,创造了一个神奇的记录——公司成立几十年以来,每年的综合复合回报率能达到16%。所以,只要你拥有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基本上每隔四五年资产就可以翻一倍,这比买什么理财都划算,真算得上是躺着赚钱。
  
 想要具体了解查理·芒格其人并且向他学习的,一定要读一遍他的书——《穷查理宝典》。
                                          
 我们总是抱怨我们只是茫茫人海的普通人,没有钱、没有权,也没有好的家庭背景,但是我们都拥有读书的权利。
  
 不要感觉读书的权利是一个浮夸的说法,在古代由于纸张、印刷术等技术的不发达,和世家门阀对于知识的垄断,读书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奢侈的事情。
  
 作为现代人,其实我们就已经拥有了很多便利。而阅读就是大家公认的低投入高回报的学习方法,不要再抱怨没有引路人,只是你自己懒得去寻找而已。

查理·芒格的思维模型和两大法宝

8. 查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具体是什么?

彼得·考夫曼所编的《穷查理宝典》第二讲里,查理·芒格提到我们需要拥有一些思维模型。

虽然多达100多个,不过,只要掌握八九十个就已经足以秒杀绝大多数的人,而在这其中,只有几个非常重要。比如说复利、排列组合原理、临界效应,以及很多人提到的他所倡导的“能力圈模型”。

先来看看他在书里提到过的重要理论和模型。

数学:复利、排列组合、统计学、概率论、决策树理论
“五何”原则:何人因何故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工程学:质量控制理论、后备系统、断裂点理论
物理学:临界质量
生物/心理学:人类误判心理学,尤其是他总结的lollapalooza倾向
雅各布的“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不过,就像查理·芒格所说,如果找不到,“那我就自己来吧”;而《原则》的作者瑞·达里奥也反复说:“你需要有自己原则”。

知道了100多个模型又能怎么样呢?不会用这些知识还是跟我们没有关系。就像这100多个模型,翻书,上网都能找到,还能选择最简单的问别人。So what,最后多了个谈资:“你知道吗?查理·芒格有100多个思维模型,最重要的有blah blah”。

与其这样,不如一开始老老实实从掌握第一个开始,哪怕只是从产生有这个问题的好奇心开始,一点点去探寻答案,再慢慢调整自己的认知。或者像李叫兽一样,学会金字塔原理只用几天,却用超过3个月的时间去刻意练习和掌握着一个方法。

总结一下,比起知道,更重要的,是应用和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