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员私自泄露个人商业秘密, 企业该怎么处理?

2024-05-11

1. 职员私自泄露个人商业秘密, 企业该怎么处理?

1、民事赔偿责任,一般来说,泄露商业秘密给权利造成损失的,侵权人要承担赔偿责任。2、刑事责任,如果泄露商业秘密造成权利人损失较重的,根据具体情况,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了。按照法律上的规定,将要承担以下的刑事责任:(1)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将要受到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还要处罚金或者单独处罚金;给权利人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就可能要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且判处罚金。(2)明明就知道或者应该是知道上面行为,还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将会被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论处。3、行政责任,泄露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可以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接下来有关部门就会根据泄露秘密的情形,对侵权人做罚款等处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三条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三)致使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的;(四)其他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

职员私自泄露个人商业秘密, 企业该怎么处理?

2. 违反公司商业秘密,但没给别人看会怎么样

违反公司商业秘密但没给别人看是否会被处罚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明知道或者应该是知道商业秘密的,还获取、使用或者披露给他人,将会被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论处;2、如果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会受到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者单独处罚金。给权利人造成特别严重回后果的,可能要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且判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3. 9.员工A私自泄露公司资料,贩卖公司机密,违反了什么行为?应该怎么做?

泄露商业机密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公司可以提起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追究他的刑事责任和赔偿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9.员工A私自泄露公司资料,贩卖公司机密,违反了什么行为?应该怎么做?

4. 如果你是公司的负责人,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公司内部人员将公司机密泄露出?


5. 公司的商业秘密被内部人员侵犯,应该如何处理

您好,
法律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有下面几种,一是通过盗窃胁迫或者其它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而是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商业秘密。三是违反他人保护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四是已经知道是通过上述三种手段获得的商业秘密,仍然获取使用或披露商业秘密。如果员工确实属于上述几种情况,那么公司可以与他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他赔偿。
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司法机关确认被侵犯信息为商业秘密,启动刑事调查后,往往根据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固定相应证据、完善证据体系、推动案件办理流程。构成刑法上的侵犯商业秘密罪,四个构成要件缺一不可。

公司的商业秘密被内部人员侵犯,应该如何处理

6. 老板担心公司内部的重要资料有意无意泄露,该怎么办?

绿盾文件加密从信息源头、途径等途径进行企业信息安全保护,具体如下: 1、文档加密,防止外泄,绿盾根据公司需要,对指定的文档类型进行自动、透明加密,确保文件在公司内部能正常使用,但当文档资料脱离局域网环境后,未经授权无法读取,显示为密文。这样即使有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公司的数据非法带离也无法读取,使用。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公司数据信息外泄的问题。同样的,即使是公司员工带笔记本出差时不慎丢失电脑也不会因电脑内的数据文件信息外泄给公司造成重大的损失,相对而言,损失的仅仅是一台电脑而已。 2、外发途径全部控制,绿盾对公司的终端可进行监控,并对包括打印、剪切、复制、截屏等可以导致数据外泄的途径都做限制,防止有人通过这些方法把公司的重要数据带出去。 3、重要数据多重保护 绿盾可以对企业的重要敏感数据进行保护,防止公司重要数据被破坏或者删除:可以禁止删除加密的数据:井可设置对员工访问、编辑、修改、删除等操作的文件进行备份,以防止有人恶意的毁坏公司重要数据。 4、有效控制外发文件 若因工作所需要将公司的资料带离或外发也很方便,只需将外发资料通过发送外发申请后由公司高层审计确认即可明文外发,对外发的数据还能控制打开的次数、使用的有效时间、是否在指定电脑上打开等,可有效防止外发文档的二次扩散。 5、防止文件越权读取 支持某一部门的文档只能在指定部门或指定范围内流通,禁止其他部门读取、使用该文档 6、离线策略安全方便 a) 短期离线方案:直接在服务器上设置允许脱机时间,离线后仍可以阅读文档。比如高级管理人员的笔记本电脑下班后需要阅读加密文档。该策略的应用也能防止服务器因突发情况宕机导致加密文件无法使用,可提高系统整体安全性能。 b) 中长期离线方案(如出差):可以使用绿盾的离线策略。离线策略需要向管理员申请,获得批准后导入即可。且离线策略可以活设定离线使用天数,这样在方便员工外部办公的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文档的安全。 7、丰富的报表统计查询 针对网络管理和行政管理需要,绿盾提供了强大的报表统计功能,从人员、机器、计算机操作行为、文件操作记录、资产统计、实时报警日志等多个维度进行内网使用情况分析,并以表格、图表形式呈现,可供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提升员工办公效率。 8、内网行为全程管理 绿盾能对计算机操作行为进行全部的审计和控制,包括屏幕、聊天内容的记录,程序窗口变化日志等,可供管理者进行事后追查 综上,绿盾能为企业提供完整、专业、有效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做到“数据偷不着,偷走打不开;外发可控制,事后易追查”的效果,严防泄密,确保企业核心数据不外泄,确保企业信息安全。详情请垂询:18630118486

7. 如果怀疑某位员工可能有泄漏商业秘密的行为,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公司权益?

北京本同律师事务所建议如果企业怀疑位员工可能有泄漏商业秘密的行为,应采用如下方式保护公司权益:(1)协商方式。商业秘密纠纷属民事纠纷,企业单位的商业秘密受到侵害时,如果直接采取正面对抗形式来维护合法权益,可能耗时耗力,效果也可能达不到预期,即使达到了预期,但是市场先机已经失去,对双方来讲都是两败俱伤。另外,企业采取正面对抗形式,如刑事报案,若证据方面不完善,可能会导致该程序不能进行下去。因此,企业不妨尝试与员工进行谈判协商,要求其停止侵害并做适当赔偿,以便最大限度的将损失将至最低。(2)采用民事诉讼的方式,该方式应综合考虑《劳动合同法》、《合同法》、《公司法》、《侵权责任法》等。采用劳动合同救济的前提是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保密条款、竞业限制条款,或有相关的补充协议。员工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企业可向员工要求支付违约金。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可以请求损害赔偿,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若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员工的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义务,应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体现。另外,若泄露商业秘密的员工是企业的董监高(高级管理人员范围可由公司章程规定),还可适用《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企业董监高擅自披露公司秘密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在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可通过诉讼途径让董监高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还可以选择追究员工的侵权责任,若企业以侵权为由向侵权人追偿,需提交侵权人有过错、权利人受到损害的证据。而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是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财产损失的赔偿标准按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企业受到损失的市场价格往往难以确定,参照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规定的赔偿标准。(3)侵犯商业秘密后果严重的,就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通常来说,企业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但企业需要掌握充足的证据,如果证据不足公安机关不会立案,而且实践中公安机关受理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也较少。如果企业认为证据确凿,但公安机关仍然不予立案,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立案监督。详情咨询本同律师事务所

如果怀疑某位员工可能有泄漏商业秘密的行为,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公司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