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历史

2024-05-10

1. 中美关系历史

 
  在清朝前期之前,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贸易方面也不是很大;清王朝后期,美国开始侵略中国,随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的实力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也使得中国日趋衰落,中国与美国的实力对比差距越来越大,资本主义性质的美国也加大侵略中国的步伐,这不仅体现在政治方面,也体现在经济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的态度,在国际舞台上孤立中国。
  弱小的新中国在当时的环境中艰苦奋斗与成长!1972年,“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的新开端,后来尼克松访华,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的一页。
  1979年,中美建交!至此开始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今天,美国看着中国的强大,担心中国会有一天会在国际舞台威胁他的地位,所以现在总体来说,美国现在采取的是在各个方面遏止中国的政策,包括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
   *** 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了!但是我们也有目共睹的就是中美关系中,中国与美国的经济方面的贸易是双方都受益的,并且双方的贸易额是越来越大,另外,中美关系在国际舞台上也有很大的关联性,所以美国在考虑一些政策时也不得不把中国考虑进去。
  总之,中美关系中,美国虽然采取遏制中国的方面,但是在某些方面,美国又是依赖中国的(拉美关系就是一个例子);至于中国,大家知道,中国向来都是采取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追问
  看字太多了!最好简单写了!
 追答  这样全面 一会会就看完了 不要嫌麻烦哦 望亲采纳
   

中美关系历史

2. 中美历史关系

中美两国关系是趋于友好与合作的。但由于历史原因、政治文化等因素也有歧见和矛盾。总体讲,是合作多于冲突,共同利益大于彼此分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得益苏联的影响和帮助更大,中美是两个阵营的。后来中苏分道扬镳,毛泽东、尼克松高瞻远瞩改善了中美关系,实现了中美建交。
中国和美国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力争成为一个富裕强大文明的国家,造福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同时坚持独立自主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美国的目标则致力于建设一个强大的美国,实现美国梦,包括国民幸福,国家安全,以及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包括传播自由民主人权等理念。
因此,中国和美国的矛盾在两个方面,意识形态上相互争论,国家利益上不少冲突。因此不少人戏称为“美中不足”。中美关系事关中国发展大局,对美国也十分重要;从中国的战略利益出发,我们双方要加强沟通,建立互信。


建交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日益重要。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苏之间的裂痕加大。从美方来说,美国经过二十几年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逐渐意识到外交政策的失败,而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的恶化为中美关系改善提供了契机。
1966年2月12日,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威廉·邦迪(William Bundy)在一次讲话中提出,美国应在坚持抵制亚洲共产主义扩张的同时,尝试同中国接触的可能性。 邦迪的讲话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松动的开始。
自邦迪的讲话起,美国官员改用“北京”来称中国的首都,而在此之前他们一直沿用“北平”的称呼。作为对这些变化的回应,中国政府于1966年春传达给美国政府一个信息:如果美国不侵略中国和越南北方,而且不轰炸红河河堤,中国将不直接介入越南战争。美国政府接受了这一条件。

3. 中美在历史上的关系是?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关
 (1)相互敌对时期
①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美国开始对中国实施封锁、遏制,迫使新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中国从苏联得到了战略上的支持、经济上的援助、技术上的帮助。同时,苏联还许诺:帮助中国解放台湾。中国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进入倒计时。
 ②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即,美国第7舰队侵驻中国台湾。从1950年10月19日——1953年夏,中美双方在朝鲜半岛大打出手,美军伤亡39万人,南朝鲜军队和联合国军中的其他国家军人死亡逾70万人,美国经济损失830亿美元,而中国军队牺牲也超过10万人。即使如此,中美两国也没有全面宣战。同时,也没有把战争的区域扩大并升级为对彼此国内目标攻击的全面战争。中美在第三国交手,只管埋头打,谁也不出声,打了三年,结果是中国赢得了战场上的胜利和政治上的尊严与地位,其成果便是《朝鲜停战协定》。为什么说中国赢了?因为中国是个刚刚获得独立的弱国、穷国,而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第一军事强国,又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纠集了十几个国家的军队共同侵略朝鲜,所以,双方又回到了战争的起始点,便是中国的胜利,便是中朝人民的胜利,狠狠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③朝鲜战场的失利,美国并不甘心。1964——1973年,美国又出兵越南,企图从西南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越,美国出兵55万,中国出兵32万,双方又打了10年。不过与朝鲜战争不同的是,中国军队一般没有直接参与对美军的打击,而是做一些后勤物资保障、培训越南军官或者是工兵等方面的工作,使中国成为越南人民可靠的大后方。经过一次又一次交手,美国在损失数千亿美元、死亡58209人、受伤30余万人之后,于1973年仓皇逃离越南。而越南也于1976年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又一片土地成了赤旗的天下。
     ⑵从缓和到加强交往时期(1972年2月—1989年6月)
      ① 197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毛泽东果断决策,邀请美国国家乒乓球队访华。毛泽东的“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中美两国间的坚冰被打破。中美怎么会走到一起呢?是基于双方战略利益上的共同需要,是防范苏联威胁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末, 中苏之间开始出现摩擦,直至苏联从中国撤走专家组、停建援华的大型项目、中止核领域的合作,同盟关系名存实亡。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并不时挑起边界争端,以武力对中国相威胁。美国此时也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苦不堪言,想赢赢不了,想撤没面子。同时,面对苏联人在全球重要地区的步步紧逼,美国人是步步防守,处于劣势。怎么办?中美联手制衡苏联。故尔,毛泽东数次向美国人挥动橄榄枝,但愚蠢的美国人楞是没看出来,不过,经过罗马尼亚、巴基斯坦等国领导人传递出的中国政府的明确信息,美国人还是收到了,并开始了积极行动。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为此瞒天过海秘密访华两次,敲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的大门。终于,打不败的中国人成为美国战略意义上的朋友。
      ②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主动和周恩来总理握手,并拜会了毛泽东主席。这是美国总统第一次到一个没有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进行正式访问,体现了美国在战略上是多么需要中国的帮助与配合。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联合公报,史称《中美上海公报》,美国承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联手抗苏,是尼克松中国之行的最大收获。当然,中国也有相同的收获,还有另一样收获——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明确表态。尼克松的中国之行,史称“破冰之旅”。在这个时期的中美关系中,相比较而言,中国处于一种更有利的地位,因此,是尼克松访华,而不是毛泽东访美。
     ③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决定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到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为什么时隔6年之久呢?关键还是美国政府的态度,只有苏联的威胁一日甚似一日,让美国人有危机感、紧迫感了,中美关系才能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与空间。此外,还有一个棘手的台湾问题。1979年1月1日,中美外交。1979年1月29日——2月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应邀访美,这是新中国政府官员对美国的首次访问。期间,美国热情款待了邓小平,并支持中国即将发动的针对越南的边境自卫反击战,狠狠地打击了越南防华排华反华扰华的气焰,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1979年4月,美国总统签署国会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许诺:美国有权力也有义务保障台湾的民主制度和安全。公然违背中美两个外交公报的原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反对。但美国为了保持台湾“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的地位

中美在历史上的关系是?

4. 中美关系的发展史

1949-1979年期间,即二战结束后至中美建交之前的三十年,美国国内始终存在关于“如何对待红色中国”的辩论。国际大环境和双方共同利益,最终促成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1979-1989年是建交初期,中美双方开始经贸和人文交往的谈判,以人文交流为例,1979年后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大大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了解。与此同时,人权问题和台湾问题也逐渐演变成了中美冲突的两大症结。
1989-2009年期间是中美建交基础消失又重建的过程,1991年苏联解体,中美建交最重要的基础和共同利益消失,双方关系岌岌可危。而第三次台海危机、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美在人权和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长期拉锯战等历史事件更是对中美关系构成很大的冲击。在此阶段,双方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
2009-2018年是中美全面竞争的时期,从奥巴马政府时期开始,中国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国,开始对美国的地位发起挑战。随着各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美关系呈现出竞争大于合作的特征。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失业率提高、居民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极大冲击。中国则在此时保持了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仍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扩展资料:
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
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次相比,这次中美关系的大调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前者正处于冷战刚结束,美国的自信心爆棚;而中国开放刚十年,国力羸弱,美国自信自己能控制中美关系的走向。但这次,美国正处于危机所导致的焦虑时期,而中国远非30年前之中国。力量对比的大变化意味着,围堵心切却因无力感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和行为,可能使美国的行为具有更多的非预期性。
就中国而言,我们已经有了更多的能力和工具去应对新挑战,此时最需要的是理性和耐心,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定力。同时,也要习惯一些“新事物”。过去几十年中美关系都是以合作为主,以后或许不得不习惯“以对抗代替合作”的新关系,做到斗而不破。
即便如此,也一定要认识到,在未来相当一个时期内,直到形成一个稳定的“新阶段”之前,“新事物”带来的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已经大大增加。
在这个新阶段里,美国并不必然要放弃很多领域内的“接触”政策,但是“战略围堵”的成分会加大,比如在新近达成的《美墨加贸易协定》里针对中国的“毒丸条款”。预计,类似的“围堵”设计将不会是个案,美国所谓的投资安全审查委员会所禁止的中国投资项目将会更多。
就算美国视中国为“竞争对手”并开始“围堵”中国,美国精英态度的转变并没有改变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根据芝加哥对外关系委员会2018年的数据,在1994-2002年,美国人视中国为威胁的比例高达57%,之后开始回落,2012-2014年间是41%左右,2015-2018年则是39%。
可见,尽管民意可以动员并发生重大变化,但美国目前的民意基础不支持将中国视为“敌人”的政策。不过,美国精英对中国态度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政策大转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四十不惑的中美关系:历程、现状与走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杨光斌: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

5. 中美关系的发展史

1949-1979年期间,即二战结束后至中美建交之前的三十年,美国国内始终存在关于“如何对待红色中国”的辩论。国际大环境和双方共同利益,最终促成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1979-1989年是建交初期,中美双方开始经贸和人文交往的谈判,以人文交流为例,1979年后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大大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了解。与此同时,人权问题和台湾问题也逐渐演变成了中美冲突的两大症结。
1989-2009年期间是中美建交基础消失又重建的过程,1991年苏联解体,中美建交最重要的基础和共同利益消失,双方关系岌岌可危。而第三次台海危机、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美在人权和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长期拉锯战等历史事件更是对中美关系构成很大的冲击。在此阶段,双方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
2009-2018年是中美全面竞争的时期,从奥巴马政府时期开始,中国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国,开始对美国的地位发起挑战。随着各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美关系呈现出竞争大于合作的特征。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失业率提高、居民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极大冲击。中国则在此时保持了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仍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扩展资料:
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
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次相比,这次中美关系的大调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前者正处于冷战刚结束,美国的自信心爆棚;而中国开放刚十年,国力羸弱,美国自信自己能控制中美关系的走向。但这次,美国正处于危机所导致的焦虑时期,而中国远非30年前之中国。力量对比的大变化意味着,围堵心切却因无力感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和行为,可能使美国的行为具有更多的非预期性。
就中国而言,我们已经有了更多的能力和工具去应对新挑战,此时最需要的是理性和耐心,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定力。同时,也要习惯一些“新事物”。过去几十年中美关系都是以合作为主,以后或许不得不习惯“以对抗代替合作”的新关系,做到斗而不破。
即便如此,也一定要认识到,在未来相当一个时期内,直到形成一个稳定的“新阶段”之前,“新事物”带来的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已经大大增加。
在这个新阶段里,美国并不必然要放弃很多领域内的“接触”政策,但是“战略围堵”的成分会加大,比如在新近达成的《美墨加贸易协定》里针对中国的“毒丸条款”。预计,类似的“围堵”设计将不会是个案,美国所谓的投资安全审查委员会所禁止的中国投资项目将会更多。
就算美国视中国为“竞争对手”并开始“围堵”中国,美国精英态度的转变并没有改变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根据芝加哥对外关系委员会2018年的数据,在1994-2002年,美国人视中国为威胁的比例高达57%,之后开始回落,2012-2014年间是41%左右,2015-2018年则是39%。
可见,尽管民意可以动员并发生重大变化,但美国目前的民意基础不支持将中国视为“敌人”的政策。不过,美国精英对中国态度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政策大转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四十不惑的中美关系:历程、现状与走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杨光斌: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

中美关系的发展史

6. 中美关系历史现状未来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良好开局。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之中,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各种全球性挑战明显增多。中美无论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当前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两国应该而且能够携手努力,共同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记不清到底是从哪里看到的一种观点:所谓国家关系,主要是指政府间关系,尤其涉及介入外交关系的某些人士:领袖人物、政府官员、外交人士,以及非官方的幕僚(主要是学术界人士)和新闻记者。两国间关系越多,相互依赖也就越深。然而不管深到何等程度,两国关系的实际发展总是无法预测的。于是自己也开始思考中美关系的种种现象与其背后的原因。经过在网上进行的有关资料的查找,我对中美关系的现状有了一些了解,并开始思索中美关系的未来。
从历史记载以及当今国际政坛的风云变幻来看,中美关系在近几十年内的确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总体来说,双边关系仍然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在这个前提下,中美关系的现状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姿态。那么中美关系的现状究竟是什么情况呢?我认为,中美双方始终是一种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的关系。
我国正处于经济相对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我们渴望拥有一个和平的,繁荣的国际环境与经济环境,所以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发展好中美关系,以展开更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上的合作,以便发展自己。相比之下,美国处于一个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其政府更关心维护国家利益和他的霸主地位,美国现阶段的对华战略方针应该在大体上维持现状,尽量将中国融入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轨道,同时防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
事实上,美国从来也没有放松对中国的监视,震惊中外的中美撞机事件还令我记忆犹新,但更令我吃惊的是,美国事实上已经多次秘密派遣侦察机侵入我国领海上空进行间谍侦察,这些飞机利用先进的装备,在别国的阻截机达不到的高空飞行,并偷窥我国的重大机密。那架EP-3军事侦察机上竟然安装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监听设备,能够根据监听到的人的声音判断说话人的身份。据说甚至能够分辨出是谁打的喷嚏。
以现实政治的观点来说,不管一国的意识形态如何,只要其国家实力强大,都会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其国家安全的最大化,而中国也不会例外。所以从国家利益至上的角度考虑,中美之间的国家战略是有结构性矛盾的,也就是说中美关系在合作中会有对抗,在竞争中又相互合作,但前提是中美均不打破目前的国际体系,中国也只有在当今的国际体系下才能够和平发展。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社会内部面临的问题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和巨大考验,如国内的产业升级,贫富差距,腐败,环境,政治改革等。中国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维护国内的稳定,发展,而中共也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外交是一国实力的体现,中国只有把眼前事情做好,同时兼顾长远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有望实现。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说:“新加坡在短时间内从第三世界发展为第一世界,但新加坡国土小,人口也少,这样的成就不算伟大,但当中国能从第三世界发展成第一世界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伟大”

7.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机遇来自全球化这个国际背景。 美国有求于中国的面上升。

●双方在安全关切上既有交叉点又有不同点。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8.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世界在谁手里?犹太集团,犹太人要统治世界,有四个方面的努力,文化上,要打破民族传统,经济上,需要建设统一的无壁垒全球市场,政治上,用虚伪的民主否定独裁,军事上,控制军事强权打击反犹政权。
文化,这四个方面只有文化上的阻力最大,面临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文明,而佛教文明已经全面衰落了。犹太人在用基督教文明的力量打击伊斯兰教文明。犹太人为什么要直接控制美国呢?美国没有传统、没有贵族,完全拜金,而欧洲有贵族,有传统,特别是有反犹传统,比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苏联早期,共产党高层大多是犹太人,苏联沉重打击了俄罗斯传统,克格勃的教父犹太人捷尔任斯基,部署了对两千万苏联人的屠杀。当今中国的传统信仰,成为了人民的笑谈,仅剩的传统物业,如祠堂,在房地产大潮中被淹没。
经济,有人认为,全球化才能发展,WTO就是犹太人提出的全球化经济规则。实际上,全球化仅仅是给犹太人的金融狩猎场,绝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经济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美国独立三十年,信奉全球化,发展的模式就是英国的殖民经济,没有进展,后来英国禁运了,美国经历短暂的困难后,才发展起独立强大的经济体。中国的WTO代表龙永图就是一个大汉奸!WTO卖国条款至今不敢公开,中国1949年建国后三十年是独立的经济体,79年后开放,89年苏联解体后,中国完全殖民地经济化,如此发展,结局可知,就连南美洲的现状我们也达不到,估计也就是与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为伍吧。
世界上所有的金融危机全是犹太人为了牟利搞出来的,他们象一群饿狼站在山顶,搜寻着羊群中最弱势的羊,年老的羊,有病的羊,然后发动攻击,巴西、阿根廷、智利、东南亚、越南、冰岛、希腊,这些国家几十年的老本一夜之间被犹太金融集团吸个精光。你别以为这个与你无关,中国的二十八个主要行业有二十一项掌握在帝国主义资本家手里,就是犹太人手里,中石油张了燃油价,很多人骂他们垄断,食用油涨价,宝洁日用化工品涨价,自来水涨价,很多中国人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掌握在谁手里,是犹太人!
政治,犹太人,把世界各国的财产,让那些腐败官僚把持,挑起人民的仇视,大谈民主,实际上,犹太人根本不相信民主,美国这样庞大的国家,民选个大学教授当总统就能够玩转,你相信吗?民主仅仅是表象,实质是犹太人在操纵。方法很多,比如控制媒体,用媒体的声音代表人民的声音。只有雄才大略的独裁者才是犹太人头疼的对象,而这样的人太少了。
犹太人控制下的美国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机器人,他的一举一动是犹太集团下指令的。美国总统就是一个播音员,如果不按照犹太集团导演给的稿子发言,总统很快就有性命之忧,美国的国务卿很多都是犹太人,就近监视总统。这个问题,德国的独裁者早就意识到了。他说,每当你挤破一个社会的脓疮,发现里面总有一个被光线刺得睁不开眼的小犹太人,所以他要灭犹,好歹消灭了600万,但是还有1200万在荼毒世界人民。所以,犹太人当然想报复德国,所以美国被日本人炸了珍珠港后,不立即找日本人算账,反而把欧洲作为战略重点,组织战略空军每天去炸德国本土,战争结束时,德国已经变成废墟了,对日本的战略轰炸要晚得多。为德国人准备的原子弹也被日本人一不小心享用了。
军事,有人认为,和平才能发展,实际上,所有的世界帝国都是靠战争上位的,南美洲从独立到现在快两百年了,基本上没有战争,但是,他还是发展不起来,他的经济完全殖民化了,成为了犹太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1995年9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曾召开“费尔蒙特饭店会议”。该会议以为:由于世界人口的过剩,世界将分化为20%的全球精英和80%的人口渣滓。要处分这一题目,一是采用布热津斯基的“喂奶主义”:弃置和隔绝那些无用而清贫的渣滓人口,不让他们参与地球文明生活。仅由20%精英将一些泯灭残渣供应他们苟延残喘。二是设法逐渐用“高技术”手段消灭他们。这个会议的列入者有日后的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将来学家奈斯比特和新守旧主义大师布热津斯基等。这个技术手段就是转基因。转基因食品就是犹太人发动的基因战争,张启发、方舟子这些人都是转基因的吹鼓手,是民族罪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