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京剧传承下去吗?

2024-05-13

1.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京剧传承下去吗?

现在京剧发展其实不是很好,受众小,从清朝那种十分盛行的时代已经远远过去了。现在的年轻人不像百年前那样,可以耳濡目染听到看到了解到京剧的种种,有的时候,不是我们不了解,是现在的社会环境不会让我们怎么接触到京剧。

所以,如何让京剧得到传承,当务之急,就是让更多的人对京剧有了解,从而感兴趣。京剧可以与那些热门APP有关联,发布京剧相关作品,获得流量,是可以让更多的人去知道京剧,现在互联网社会,可以说,流量真的是十分重要了。
京剧也可以和那些综艺节目产生联系,我们可以在各大平台开新节目,元素有有关于京剧的,年轻人感兴趣的就可以了。

再者,人们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京剧传承也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说,我们可以让小学初中的课程里新开一门京剧课,尽可能的去培养孩子兴趣。在未来高考中,也可以增加关于京剧的艺考生,会增加更多的家长让孩子学习京剧的可能性。

再者,就是要创新了,因为京剧的曲目有点老套,真的是不太受现在年轻人的喜欢了,那么就应该去创新,增加新的曲目,让更多人了解它,喜欢它,接着,会去传承它,这是一个过程,在现在京剧发展局势不好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慢慢的去改变现在京剧老套,取之精华去其糟粕。那么,京剧就会继续传承下去。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京剧传承下去吗?

2. 如何才能传承京剧艺术?

京剧是国粹,其精华之处是那些所谓的流行的东西不可比拟的。如何才能传承京剧艺术?

要让各京剧专业院团天天驻场唱戏。京剧除”行头”以外,几张桌子(两张桌子叠起来代表山,城),几把椅子,就可以。无需光电布景,演出费用较低。人们天天有戏看,而且同时有多个剧目选择,才是繁荣。
提倡在小学开办启蒙班,招收有条件感兴趣有天赋的孩子重点培养,包括京胡,司鼓等。或者进入课堂,中小学开始传统艺术演习课程,把戏曲、手工、文学放到和美术同等地位。

如何才能传承京剧艺术?一是让京剧走进市场,所有剧团断皇粮改民营,多排戏,多演戏。二是让演员多学戏,苦练功,一个剧团能演几百出戏叫得响,过得硬的全本剧目;三是开放舞台,多设立剧场,让百姓能花得起钱,愿意花钱去剧场看戏,不能让真正的艺术败给二人转、口水歌,更不能败给当下那些小鲜肉;四是加大对国粹的宣传力度,新闻媒体要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五是坚持起培养自己的戏曲人才,别让国宝流失。根据戏曲唱词改编的戏歌都能唱红,说明戏曲是有生命力。
中国传统戏曲因地域变化发展有好多种,国粹京剧,西北五省市的秦腔,中原地区的豫剧,晋剧,蒲剧,黄梅戏,南方的越剧及粤剧。都面临共同的问题,发展困难滞后,有好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戏剧有复杂板式,跟随戏剧情节变化,节奏旋律都在变动,整个舞台表演特讲究节奏性,有复杂的科学性,所以有专业的戏剧培养学校。其次是现代社会正是文化传媒网络发展时代,人们可以利用好多网络平台接触,欣赏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人们的重视程度减弱,年轻人更不愿意去学习传承。为了今后能更好的发展,希望文化教育系统,社会团体,大力支持,给予政策性倾斜,从校园入手,从基础陪育发展戏剧!

3. 如何才能传承京剧艺术,振兴传统文化?

当今时代,人们生活在一个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京剧演出面临着众多强劲的竞争对手。传统戏曲要重新赢得当代观众的青睐,必须适应当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必须兼顾舞台戏曲的艺术性和娱乐性。这样,京剧艺术才会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才能重新拥有观众市场和不断发展的可能。
      
京剧的传承要充分利用新传媒技术。新传媒技术的不断融合,将京剧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也给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重视京剧与新传媒技术的结合,探索传统艺术的新内涵,既保留京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又能在不同的传媒载体上得以适当的表现,这便是京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京剧的传承要兼顾当代青年的审美特点。青年人的审美需求是最具时代特征的,这与传统京剧的情节结构、艺术表现方式、节奏、语言、风格等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这个矛盾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但不会消失。因此,在京剧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在遵循戏曲的美学原则的基础上,兼顾当代青年审美需求,在努力推出弘扬民族精神的京剧作品的同时,使其拥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生动活泼,以满足青年观众的需求。

京剧艺术应该是一门开放的艺术,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是京剧艺术的生命力所在。作为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不断地创新改革是京剧永葆青春的不二法门。京剧的传承与发展,必须结合其自身的特点,把握时代的脉搏,大胆地吸取现代元素并以新传媒为载体进行广泛传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重新赢得青年观众的喜爱,才有可能实现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如何才能传承京剧艺术,振兴传统文化?

4. 国粹京剧这些年发展的怎样呢?未来该如何传承下去呢?

国粹京剧这些年发展的并不是很好,相较于那些流行歌曲或是摇滚歌曲,国粹京剧甚至显得有些落寞,未来如果想要继续传承下去,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进行全面的推广与普及,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人爱上国粹京剧。

国粹京剧已不再是年轻人心中的主流
现如今,流行歌曲与摇滚成为了更多年轻人的最爱,相比之下,国粹京剧的发展显得有些落寞,甚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丧失了对于这些经典技艺的基本了解。如果不进行全面的普及和推广,那么在未来的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之后,京剧可能就会被人遗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大家现在应该多做努力,为国粹京剧贡献一份力量,可以尝试去了解一下这些经典的曲艺。

如何让国粹京剧更好的传承?需要年轻人共同努力
想要让国粹和京剧更好的传承下去,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树立自信,大家也可以多听一些改编之后的作品,比如之前大火的王宝钏与薛平贵就很经典。面对目前的情况,大家不得不承认,国粹京剧的高峰期早就已经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了,想要继续传承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听国粹京剧,更喜欢听流行歌曲,这也可能是大家的观念受到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有一点文化入侵的意思。如果大家可以试着了解京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它,因为京剧本身是非常有魅力的。其中的故事、人物、造型还有唱法都特别有意思。想要传承京剧国粹,还可以试着改良一些,将曲子改成现代人更喜欢的风格,说不定会有更多的人接收这种经典的唱法。总之,大家想要让国粹京剧发展的更好,就需要更努力。

5. 京剧是如何形成的?

京剧的起源是徽剧。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表现手法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京剧是如何形成的?

6. 怎样让戏曲传承下去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型期: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从乡村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转变为城镇市民占大多数,从一元的价值观、伦理观变成了多元的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的转型必然给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领域的各种形态带来较大的冲击,一切不适应新的社会机制的都要被改造,甚至被淘汰。戏曲,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分子,自然不能例外,一样会受到冲击,若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型。

    传统戏曲如何融入当代

    改制的本质,是打碎现有的铁饭碗体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要想在戏曲表演的行业内成为名角、红角,没有本事是不行的;想在行业内站住脚,并得到不菲的报酬,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没有自己“绝活”,也是不行的。

    目前戏曲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要原封不动地保持戏曲传统的艺术特征,另一种则是鼓励大胆地吸收当代的艺术元素,让传统的戏曲融入当代的意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进行力度较大的改造。

    客观地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局限性。保守派不了解戏曲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变化:元杂剧不同于宋杂剧,南戏不同于元杂剧,就连今日之京剧也是既不同于 “同光十三绝”时期的京剧,也不同于四大名旦时期的京剧。他们更不了解当下的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即如农民,也不同于30年前的农民。激进派多是接受过高等教育之人,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话剧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戏曲。他们在戏曲振兴工作上所做的努力,有的出于自身专业的需要,有的则出于对民族戏剧艺术的情感,而对底层社会的生活状况以及草根阶层的审美要求则了解甚少。

    就目前情况来看,最好的态度是允许戏曲艺术形态多元化。现在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传统的农业文化、西方文化、中西合璧的文化,都有很多信奉的人群。就拿过去统领一切的农业文化来说,虽然退出了主宰的地位,但是并没有消亡,也不可能消亡。因为它是构建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成员的灵魂之中,成了我们性格、品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算是知识分子阶层,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中有的认为,西方的文学艺术比起本国的文学艺术要胜出几筹;也有的对西方文化不以为然,认为世界的动荡以及目前社会的种种弊端,都是西方文化造成的;还有的则主张,中西方文化都各有优长,也各有缺陷,因此应该根据本国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有选择地吸收中西方文化中的优秀内涵。其实,正确的态度应是:让戏曲园地百花齐放,既允许表现传统文化的戏曲样式存在,也要吸收现当代艺术元素的多重舞台表现形态,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和审美要求;既要让戏曲重新回到市场,又不能完全撒手不管。

    自上世纪50年代戏改之后,大部分戏曲班社转制成国营剧团,其一切开支基本上都由政府承担,使得戏曲的演出与市场完全脱节。戏改的好处是提升了艺人的社会地位,他们不再因生存的压力做迎合低级趣味的表演,而是一心一意地在 “艺术”上下功夫。因此,戏改之后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戏曲舞台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和优秀的演员。

    然而,戏改的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明显,主要表现为:戏曲舞台 “随大流”现象较严重,戏曲剧目及演员缺乏创新的动力。由于剧团属于事业单位,由国家财政拨款,不管演出收入如何,演员的工资待遇基本不变。多演与少演一个样,演得好与演得不好,与收入的关系也不大。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剧团和演员在市场上搏击的能力不强,遭遇挫折的承受能力也较弱。

    中外艺术发展史告诉我们:但凡脱离了市场的艺术,都是没有前途的;而历来得到长足发展的艺术,全是由市场推动的。市场兴隆,收益较高,自然地会吸引许多有才干的人投身于艺术行业,形成竞争的态势,从而促进艺术形式的进步。现在由各级政府财政拨款的戏曲,经济好的地区,拨款多一些,经济不好的地区,只是按照演员档案工资的50%、 60%来发放。使得演员的收入远低于同一地区收入的平均水平。这样,自然就吸引不到一流的人才,甚至连二三流的人才也吸引不来。要知道,从事戏曲艺术是需要一定天赋的,如果没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吸引到一流的人才,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又从何谈起?

    现在有不少人主张,让戏曲真正重新回到市场,也许目前许多棘手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排演什么新剧目,根据观众的审美要求来决定;是 “大制作”还是 “小制作”,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安排;是演 “老骨子戏”,还是排演现代戏,是完全按照传统的演法,还是加入一些现代的艺术元素,让市场来决定。还有一个关系到戏曲兴衰成败的问题,即演职人员的艺术修养,也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改制的本质,是打碎现有的铁饭碗体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要想在戏曲表演的行业内成为名角、红角,没有本事是不行的;想在行业内站住脚,并得到不菲的报酬,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没有自己的 “绝活”,也是不行的。到那时,不需要人监督、教育,演员就会自觉地 “曲不离口”,编剧、导演、作曲、舞美,也都会潜心钻研自己的业务,各显其神通。待到戏曲的艺术水平提高了,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竞争力加强了,看戏曲又成了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自然地,就会吸引许多天赋突出之人跻入这个行业,出现当代的 “老生三杰”、 “四大名旦”,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然而,就目前戏曲的生存能力和社会的文化环境而言,完全将之放到市场中去,让它自己 “找食”,将会承受极大的风险:要么早早地结束它本已十分脆弱的生命,要么以降低艺术质量甚至消解其艺术特征为代价变成粗俗的表演形式。若要保持戏曲这一民族艺术的审美属性,不断地提高其艺术质量,并让它与时俱进,以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决不能将它往市场上一推了事,而应该在经济上以更大的力度进行扶持,在方向上以更科学的态度予以引导。

    扶持的原则应是资助剧目而不养人。对那些已经赢得了老百姓口碑的剧目,或直接投入资金,让剧团不断地打磨,使之精益求精,尽可能地使内容与形式结合得更加完美;或通过贴补票价的方式予以支持,观众越多,演出场次越多,剧团的收入越高。至于新剧目的先期投入,可以通过向文化发展基金会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来解决。对于剧团的扶持资金,其来源要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若要戏曲持续地发展,应该制定这样的地方性法规:按照一定的比例,每年从地方财政收入中切出一块,建立文化发展基金,而戏曲作为民族传统的艺术,应是文化发展基金重要的资助对象。

    现代戏曲发展的新方向

    戏曲的形成和每一次发展都是融合众多表演技艺精华的结果,要使戏曲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必须使之以一种融合当今众多表演技艺的 “新杂剧”的艺术形式出现。

    在我国表演艺术的历史上,有过“百戏”、 “杂剧”的名称。所谓 “百戏”、 “杂剧”,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舞台演出的单位时间内,呈现出歌唱、舞蹈、小戏、杂耍、武打、杂技等各种表演艺术。戏曲在宋代形成之后,许多类型仍然以 “杂剧”名之,如宋杂剧、元杂剧、永嘉杂剧、南杂剧等,它们虽然是纯粹的戏剧,但是,它们的表现手法依然是 “杂”的,有歌唱,有舞蹈,有说白,有武术,有杂技等等。观众可以在戏曲中,听到悦耳的歌声、诙谐滑稽的笑话、声情并茂的说白,看到让人欣怡的舞蹈身段、高难度的武打杂技和神似于生活动作的表演,只不过是将多种表演形式高度地融合在一起罢了。

    明代中叶之后,戏曲进入鼎盛时期。但是,依然没有离开 “杂”的运动方向,只是 “杂”的内容层次和融杂的手段更高了而已。如 “水磨调”的昆曲是魏良辅在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基础上,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新的唱腔。今日称之为国剧的京剧,亦是综合彼时许多声腔音乐和多种表演技艺的结果。就音乐来讲,它有吹腔、高拨子、二黄、昆腔、腔、汉调和其他一些杂曲的成分;其表演从行当到 “四功五法”以及戏装脸谱,无不是从昆曲与许多剧种那里吸收、消化、整合、改造而来的。

    由此可见,戏曲的形成和每一次发展都是融合众多表演技艺精华的结果,可以说,这是戏曲发展的重要规律。过去的戏曲是如此,现在和未来的戏曲,一定还会如此。要使戏曲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必须使之以一种融合当今众多表演技艺的 “新杂剧”的艺术形式出现。不过,在融合众多表演技艺的过程中,应有下列的做法,否则, “新杂剧”很难保持住戏曲的特性。

    一是要像魏良辅创立 “水磨调”那样,对众声腔潜心研究,将每一种声腔中最悦耳、最有当代气息、最有助于塑造人物的元素抽绎出来,进行融合、锻造,形成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声腔,以达到不论东西南北、男女老幼,人们都由衷地喜爱它们的效果。它们不仅可以是舞台上的剧曲,亦可以成为百姓日常唱的清曲。这个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极其困难的。因为现存的声腔剧种不再是一二十个,而是两三百个。要熟悉每一个声腔,至少是大部分声腔,绝非易事。然而,要创制出一种能让东西南北的人都欣赏的成体系的声腔,除此之外,别无捷径可走。现在中青年观众之所以不太喜爱戏曲,很大的原因是戏曲音乐过于陈旧、旋律简单,而且还有很大的地域性。创建新的声腔音乐,不能仅仅局限于戏曲剧种的音乐,亦可以吸收流行音乐、外国古典音乐中适合于剧情、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分。但是,主体音乐一定要是民族的、传统的、戏曲的,否则,戏曲音乐特有的韵味就减淡了。

    二是在表演上要将戏曲的表现方式,与诸如话剧、电影这样的体验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必须承认, 100多年来的所谓 “新式教育”,实际上多半是西方文化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让中国经过学校培育的人都对西方文化比较熟悉。于是,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西方的审美标准来衡量文艺质量的高低,戏曲审美亦概莫能外。今日如此,未来还会是这样。

    戏曲的表演程式是昔日艺人们对某一类型之人在特定环境下的行动与情感所创造的艺术符号, “起霸”显示着将军的威武风采, “甩发”表现的是人物受冤含屈后的愤怒, “捋须”则表示主人公在沉思。这些符号和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的行动与情感表现有着很大的距离,但它们具有共性,而且美观,在之后无数次再现这些符号之后,这些符号便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赞赏,成了戏曲表演的特色。然而,客观地说,其表演动作机械、重复,由于演员没有进入人物的内心之中,甚至有些演员对于人物形象根本就没有什么认识,只是按照代代相传的一套动作来演,至于为什么用此动作而不用彼动作则从未去想过。这样,就很难将所演人物的艺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更难将观众的情感带入到戏剧的情境之中。

    而话剧、电影等表演形式则不同,它们要求演员潜心体验所演人物的心理,深入地研究人物行动与情感表现的逻辑依据,在理智的控制之下,将自己和人物合二为一,让观众出现这样的幻觉:面前不是舞台,而是故事发生的真实的场景;面前不是演员,而就是故事中真实的人物。但是,如果戏曲的表演抛弃了程式,完全像话剧那样,又不免陷入人们一再批评的 “话剧+唱”的表现形态,远离了戏曲的特性了。正确的做法是:表现与体验、理智与情感、神似与形似有机地结合,以前者为主,让后者为前者服务。具体地说,将体验到的人物情感,通过相应的程式性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与情感的表现虽然还是夸张的、变形的、唯美的,但是,每一个动作、每一种情感都有人物心理的依据。

    当然,可以和戏曲表演方式相结合的,还有音乐剧、芭蕾舞剧、歌剧、现代杂技、现代魔术、现代武术等等,只要有助于戏曲表演艺术发展的一切表演技艺,在保持戏曲特性的前提下,都可以汇入。

    三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融合成一体。昆曲衰落之前,人们观赏一部戏,不仅看它的形式,也看它的内容。“元曲四大家”所创作的杂剧剧目、南戏的《荆刘拜杀》和 《琵琶记》、录入《六十种曲》的明代传奇剧目,以及明末苏州派剧作家的作品,清代的 《长生殿》、《桃花扇》等,之所以能在问世时就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并一直活在舞台上,主要还是以思想内容取胜。所以,那时叫 “看戏”。昆曲衰败之后,高质量的剧本几乎不再产生,经常演出的大都是上述的老戏,而且仅是其中的折子,观众们看多了后,对它们的内容可谓烂熟于心,剧目的思想对其心灵也不再有什么触动,于是,注意力完全投注在形式上,尤其是在演员的歌唱上。自此之后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看戏改称为 “听戏”,在审美接受上,耳朵的功能大于眼睛的功能。此后,新编的剧目层出不穷,而且都是按照 “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的标准编写出来的,加之受话剧等外来的戏剧形式的影响,演员将内心的体验呈现在面部表情与动作上,观众也以观赏话剧、电影等样式来观赏戏曲,于是,又用 “看戏”指称了。可以这样说,今日所编写的剧目,如果在思想内容上没有什么新意,一定是不会成功的。

7. 如何让京剧传承下去?

如何让京剧传承去,这问题本身就透着不自信。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京剧的高峰期已经过去近百年,能苟延残喘到现在,一是国家扶持,再有还是国家扶持。
 
要想知道他怎么没的,先说说他是怎么来的。京剧的命运,其实早在200多年前就注定的了。
当年乾隆爷过寿,劳民伤财,粉饰太平,众多戏班应召进京展演,唯独徽班一炮走红。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别的戏班就没有一步登天的好运气呢?您要是不嫌唠叨,我就多说两句。这个徽班,可不是田间地头里出来的戏班子。他早已跨过了起步阶段,已经有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模式。当时很多的徽班,背后的大金主,都是赫赫有名的徽商。由于资金的充裕,服道化方面自然不用说。江南地区富庶,文人雅士居多,所以,相应的剧目当然也是精雕细琢。所以进京的徽班给人以鹤立鸡群的感觉,也就不足为奇了。
 
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选在君王侧。徽班初来乍到京城,就受到了宫廷,官宦,富商等阶层地力捧,于是就有了更多徽班杀奔京城。最终结合了昆曲,秦腔等剧种,就在京城发展成了现在的京剧。京剧是一个奇葩的剧种,他是由皇帝老子担任粉丝团长进行圈粉的。咸丰帝死到临头还在听戏,慈禧在皇宫里包堂会更是家常便饭,甚至还要听两出少儿不易的“粉戏”。一时王公大臣,商人富贾,趋之若鹜。知识阶层,中产阶层,也随后跟进,最后才是无产阶层的附庸风雅。
 
由此可见,京剧的发端就不是草根,所有的艺术追求,都是秉承上流社会的好恶。内容上,老佛爷喜欢什么,咱就唱什么,有钱人图享受,咱就多来顺口的。因此就有了诸如《四郎探母》、《玉堂春》等这样让人懵逼的经典剧目。
不好意思,上面都是垫话,正活这才开始。
既然问起怎么传承,那么这门艺术的优缺点也就没有必要唠叨了。其实没有更好的办法,就是国家扶持。不计成本地投入大量资金,从青少年培养,然后在各大剧团里精养。一年半载的,到剧院里演上两三场,能不能盈利咱就不考虑了,自娱自乐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也和京剧本身有关系。首先说一线城市吧,各种戏曲都不景气。戏曲早已和现实生活脱节,你怎么能把观众拉进来,听你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绑票吗?不过,拜托社会发展进步,人均寿命提高,戏曲还是保有一小部分观众的。一个没有新鲜血液注入的粉丝团,不管你当初多么狂热,也是朝不保夕的。
 
再有,是城市的文化娱乐太多,戏曲的成本高,周期长,显效慢。所以根本无法竞争。更由于时代地发展,戏曲也不再具有文明载体的功能,更多的知识阶层也远离了戏曲。
所以,大部分的戏曲院团选择二级城市,甚至乡镇进行演出。比如北方过年,集市,庙会,公园,甚至红白事等,都能看到评剧,河北梆子,吕剧,豫剧,二人转,坠子,秦腔等的身影。
但即使这样退而求其次,京剧还是抢不上槽。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乡亲们不爱看,听不懂。文白相间的唱词,矫揉造作的韵脚,是普及的绊脚石。你让老乡们把驴拴好,开始学之乎者也,有病吧?再有就是内容方面,京剧自带王者之气,所以也就导致其不接地气。象《刘巧儿》,《朝阳沟》,《小二黑结婚》这样的戏,京剧是不懈演出的。这也就造成了现在京剧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地位。
今天先说这么多,我看还是见好就收吧。您觉得有意思吗?

如何让京剧传承下去?

8. 如何让京剧传承下去?

1.京剧的传承一直在继续
京剧,从诞生到今日有200多年的历史,京剧的传承经历了两个重要时期,“徽汉合流”后应该算做京剧的第一个传承时期,奠定了京剧的基础和框架!第二个传承时期应该是以谭鑫培、梅兰芳等京剧大师为首的流派时代,从“伶界大王”到“四大名旦”,再到今天的京剧舞台,一直都可以算做京剧的第二代,旦行出现“梅、尚、程、荀、张”等、老生界有“谭、马、杨、奚”等众多流派,直到今日的京剧舞台上还再上演谭、梅等产生于上个世纪的剧目,还唱着百年前的老唱腔,可见,京剧的传承确实一直在继续,但有传承还要生存!
2.培养京剧生存的土壤
京剧要生存,必须要有相适应的土壤!面对娱乐多元化的当下,京剧从百年前的“全民皆唱皮黄调”到今日的“小众艺术”,与其说是京剧的传承问题,不如直接归为京剧的市场流失更为贴切!对于京剧,市场绝定了它的生存方向!没有生存的市场,再精致的艺术也无疑只是一个毫无抗击打能力的花瓶,如果没有国家的大力扶持,那些京剧从业者是否依然从事这份职业都是个未知数,传承或许会出现断代!
京剧的传承一方面要提升京剧自身的硬实力,另一方面培养京剧生存的土壤,二者缺一不可,不知各位看官意下如何?欢迎补充!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