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商业逻辑做慈善?

2024-05-14

1. 如何用商业逻辑做慈善?

笔者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说商业是最大的慈善》,曾经引起较大的讨论和关注,看来对于慈善机构效率不佳的看法,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郭美美”事件之后,红十字会等官方公益机构的形象一落千丈。据调查,很多公益机构每年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甚至还不如它们浪费掉的资源多;除了红十字会等官方背景的机构,很多机构长期存在慈善资金来源严重不足、人员流动性大、社会口碑差等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dDVR_-NfWt0NkmVntmhD8g
  
 但不管怎样,慈善机构的大量存在,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客观事实。尽管慈善机构效率远低于商业机构的事实摆在面前,它们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大量的从业人员,依然怀抱对慈善事业的高度热情,在积极地工作着。那么,在现有体系框架内,有没有办法既维持慈善机构的体制,又融合商业机构的运行策略,扬长避短,从而提高慈善效率呢?答案是肯定的。本文就来简要分析和介绍一下,成熟国家的慈善机构是怎么做的。
  
 首先,定义一下好的慈善机构必备的几个条件:
  
 1. 较好的慈善体验和社会口碑。慈善的本质就是,有富余能力的人通过慈善机构这个中介去帮扶有需要的人,只有核心效果达到了,捐助者、被帮助者才会满意,才会形成好的社会口碑,慈善机构的中介价值才得以实现。
  
 2. 持续充沛的资金来源。这个很好理解,没有钱和物,慈善就变成无米之炊,无从做起。只有上述条件实现了,慈善机构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既有捐助人持续不断的捐助,以及越来越多捐助人的加入。
  
 而要实现以上两个条件,就需要慈善机构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和较高的运行效率。追根溯源,就是有充沛的人才资源。
  
 具体如何做到?
  
 
  
  
 在商业世界,客户就是上帝。服务好客户,并从客户手里获得收益,是商业的基本法则。
  
 很多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要么是事业单位人员,要么是怀抱着理想的热心人,但恰恰缺乏了把自己定位成服务者的心态,因而也没有服(ci)务(hou)好捐助者的热情和努力。很多富裕起来的人,偶尔心血来潮,想去捐助一下,常常遇到慈善机构冷冰冰的脸,或者光有热情而很不专业的接待,流程非常繁琐。这样的慈善热情被泼了冷水,自然很快就会冷却下来。
  
 很多慈善机构,尤其是有官方背景的,长期不公开账户明细,不公布善款的流向,或者即使公布了也是非常笼统而语焉不详的,这样缺乏透明度,很容易招致捐助者的质疑和不信任。尤其是郭美美事件之后,红十字会等官办慈善机构的信誉大打折扣,进一步导致善款募集困难。
  
 那么,究竟如何服务好客户呢?和商业逻辑一样,满足客户的欲望。
  
 公益拍卖,是好的慈善机构经常使用的一个资金募集方式,非常有效率。募捐拍卖的名人字画、珠宝文物等,在慈善拍卖的时候,经常能拍出惊人天价,成为媒体头条新闻,让普通人咂舌。这些珍贵的东西,为什么有人愿意捐赠出来?为什么有人愿意出更高的天价买下?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们得到了自我实现。而按照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自我实现是最高层级的需求。
                                          
 在很多大学里,都能看到逸夫楼,那无一例外都是邵逸夫先生捐建的教学楼。其他捐款人捐建的大楼和图书馆,也都纷纷以捐款人的姓名命名。为什么这些楼一定要叫**楼?每一个捐款人的内心,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值得慈善从业者去深思。
  
 还有一些企业家捐款,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为了献爱心?对没错。但他们真正的需求是,我想要让那些消费者知道“我是一家有爱心的企业”。所以你一定要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真正让消费者知道这是一家有爱心的企业,老板是有爱心的企业家,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满足了他们真正的需求,让他们受尊重,受爱戴,他们以后再次、多次捐款的可能性,才会更大。很多慈善机构,尤其是官方背景的,恰恰忽视了这点,常常过于强调自身的形象和作用,有意无意地弱化了捐助者的贡献,这样的做法无疑会导致很多捐助人望而却步。
  
 真正用心去满足捐款人,也就是客户,是做好公益事业的真正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只有这样,善款源源不断,才能长久地把公益做下去。
  
 
  
  
 获得持续稳定的善款来源之后,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服务好被帮助对象,即慈善机构的用户。
  
  很多时候,公益机构以为自己是在帮助别人,在做慈善。但其实他们是在强买强卖,成全自己。 为什么?比如说,有很多公益组织都去贫困山区支教,常年持续,乐此不彼。但他们有没有想过,山区的孩子真的需要你们的支教吗?他们有学校有老师有课本,你们的志愿者去一两个月,跟孩子们都还没熟悉,还没教会他们多少知识,就回去了,又换一拨新的志愿者者来,这样的意义有那么大吗?真实的情况是,很多富裕的父母为了让自家孩子体验贫穷的滋味,顺便做一件自己认为看来有价值的大事,而安排孩子去山区支教。其实,这只是为了感动自己,而不是为了帮助别人,不是公益。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切实帮助到用户,真正助力他们实现理想的方式呢?
  
 仍以支教为例,一个叫“支教中国2.0”的机构就做得非常好。与面对面的“小班教学支教”不同,它以远程的方式来做支教。在北京上海等资源丰富的大城市,精心筛选出优秀的志愿者,以远程教学的形式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辅导。如此一来,真正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在自己家里或者附近就能轻松地实现爱心帮助,而不用大老远、耗时耗力地跑过去,成本大为降低,因而也更容易长期持续稳定地奉献;而山区的孩子们,也能够广泛地接触到更多知识和资源,受益更大。这才是捐助者、慈善机构、被帮助者三方共赢的正确方法。
  
 前北大教授薛兆丰曾经撰文指出,公益机构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托非人”,即把善款善物交给不负责任的政府,导致慈善落地效果大打折扣。而微软华盛顿的CEO,John Woods,找到了一个应对的好办法。他有一次去了尼泊尔,发现那里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学,深受触动,于是从微软辞职,写了一本书叫《离开微软,改变世界》,然后他就开始到处募款,给尼泊尔的孩子们捐书。
  
 但是John Woods没有直接捐图书馆,而是先和当地政府谈条件,即他们必须拿出10%的钱。为什么一定要当地政府出钱呢?目的是测试这件事在他们眼里究竟重不重要。如果连区区10%的钱都不愿意出,那说明建图书馆这事对政府来讲根本没价值,建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这个做法,就是从管理的“债、权、利”分配上,让利益与当地机构实现挂钩。
  
 
  
  
 为了追求每一分一毫利润,商业机构发明了很多效率工具,不断改善各种流程。而在公益世界里,由于佛系,由于无欲无求,很多机构积极追求效率的情况并不多见。
  
 以捐书为例,有三种机构采取了不同的做法
  
 第一种机构,每周末跑到地铁站摆个摊,挂个牌子说,为了奉献爱心,大家来捐书吧。很多路人一看,觉得不错,但身上没带书,就作罢了。少数比较有心的人,第二天或者下周把书带上,高高兴兴地捐了出去。这些志愿者在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蹲上几天,可能收集得到几十本上百本书,然后高高兴兴地快递寄到山区去。
  
 第二种机构说,这样太麻烦了,我不这么干。他们发动各种人脉资源,与真维斯等服装连锁机构去合作,把它的渠道网络利用起来,每个门店就是一个捐书点。如果热心人想捐书,逛街路过真维斯的时候交给它就好。真维斯通过自己内部的物流体系把书收集起来,再转交慈善机构寄出去。真维斯在全国几千家门店,一年收上来几百本上千本书,比较容易实现。对于慈善机构来说,这样把责任转嫁给真维斯,省了很多人力物力,而真维斯虽然付出了一些额外的成本,但毕竟对于企业形象有所帮助,可能还产生了一点引流的效果,因此双方皆大欢喜。
  
 第三个机构,则直接去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曲阳分馆谈合作。跟馆长说,你们每年要买很多新书,而馆容有限,那些老的、旧的书就要淘汰掉。与其像扔垃圾一样把这些书扔了,浪费掉,不如都给我们,我们来捐献给山区有需要的孩子们。只要合作达成,每年就能收到7000本书。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三种机构做法的效果。你想想,在地铁站和真维斯店,如果是家长带着孩子来捐书,会捐什么书?很多人把自己用过的旧小学课本、中学课本和4大名著拿出来。而这些书,山区的孩子基本都有,这个模式的效果是非常差的。而第三种模式,不但收上来的书很多,而且内容广泛,才真正符合丰富山区孩子们阅读内容的慈善目的。
  
 
  
  
 任何事情,不论是商业活动还是公益事业,都需要有人去执行。人,是这些事情做得好与坏的最根本因素。而在中国,慈善事业做得差强人意,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人才太少。换言之,绝大部分人才都跑去金融、地产、科技、公务员等领域了,真正有能力有想法的的,很少原因从事吃力不讨好的公益事业,尤其是专职。
  
 为什么?这是中西方传统价值观、慈善理念的巨大差异造成的。
  
 在中国的公益界,如果捐款人捐了1000块钱,他基本上很希望这1000块钱100%地送到被捐助人的手上、用到贫困孩子们身上。如果这个过程中慈善机构收了100块,甚至50块,捐款人会很有意见,甚至愤愤不平,你们这些机构太坏了,打着慈善的旗号,竟然还要“吞”了我5-10%的善款。捐款人和社会各界,普遍都以为慈善机构的人就不该拿高薪,最好连工资都不用领。
  
 而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则完全不同。人们通常不把慈善机构叫“公益机构”,而是称之为 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意思是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但NPO机构要雇人,也搞活动要租办公场所,都有很多成本要花,当然要从捐款里抽取一定比例作为费用。而且,还要保证雇员工资足够高、办公条件足够好,才能吸引到真正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殚精竭虑、齐心协力才能把捐款人捐助的钱用得高效、用到实处、让他们满意。
  
 以香港“百仁基金”为例,这个基金会的秘书长,相当于企业里的CEO,他的年薪就是100万港币。这样的高收入,在大陆的公益界难以想象,甚至会招致各种骂名,但在香港和欧美等公益事业成熟发达的地区,都是合法合情合理的。
                                          
 如果有一天,中国大陆的公益机构秘书长们,也都能获得百万年薪;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们都能过着体面的、受人尊敬的生活,那么中国的慈善领域群英荟萃,各类大小NPO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最后总结一下,慈善界可以向商业领域借鉴以上几个思路,提升本行业的运行效率:
  
 1. 像对待客户上帝一样,服(ci)务(hou)好捐助者,获得源源不断的善款
  
 2. 像对待产品用户一样服务好被帮助者,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
  
 3. 引入竞争机制,不同慈善机构之间互相竞争和借鉴,共同成长
  
 4. 以优渥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吸引优秀的人才。吸引到牛人,是把事业做成功的基础。

如何用商业逻辑做慈善?

2. 做慈善能够商业成功吗?


3. 为什么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上周参加了媛媛的读书21天训练营,这月读的书是【经济常识】主题下的第一本书《牛奶可乐经济学》,作者传递给我们大量有趣的案例经济学原理,更让我收益匪浅,那么这些有趣的经济学在生活中带给我们哪些财富技巧呢,我梳理了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为什么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提到慈,可能大部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红十字会、慈善基金等等这些公益组织,认为是这些公益结构为整个社会慈善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而提到商业,可能许多人完全不会把它和慈善联系到一起,认为商业的本质就是利益,商人都唯利是图,怎么可能会是最大的慈善?
  但是如果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认真分析的话,就知道原因了。
  � 不过,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为什么国际性的扶贫机构,比如世界银行,即使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也很难解决非洲许多贫穷国家人民的生存问题。
  这里面其实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缺乏反馈机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商业市场有很好的反馈机制,而扶贫行善则没有。
  第二,委托代理问题。 许多负责行善的人,由于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认真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所托非人问题。 有很多地区的贫困,恰恰是由当地政府造成的,而国际扶贫机构却把钱交给这些造成贫困的政府。如果依靠这些政府去扶贫,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第四,养懒汉效应。 持续的扶贫会造成人们的依赖和惰性,人们不愿意自己去努力,也不愿意再去尝试和奋斗。相反,人们努力的不是力争上游,而是力争下游,争取的是怎么才能保住贫困地区的称号,怎么才能够持续获得援助。
  由于存在上述几个问题,行善扶贫的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那为什么商业行为可以起到最好的慈善效果呢? 
  因为商业行为有市场机制协调,以及鼓励人们分工合作,所以大幅、持续而高效地改进了人们的福利,可以说商业从根本上大幅度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我们接着讲第二点:为什么应该赞美那些乘人之危发财的人?
  乘人之危发财的人,我们的第一印象,肯定就是地地道道的小人?
  
 但生活中乘人之危来利用他人的现实,其实很多。比如,医生不就利用了病人生病吗?老师不就利用了学生无知吗?但是医生对病人来说是有帮助的,老师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帮助的。但这个道理很多人都不明白。
  而一个人想要卖最贵的苹果,但是当他进入市场,想要把自己的苹果以最高价卖出去时,他的行为本身就已经使得苹果的价格下跌了。
  所以那些乘人之危发财的人,他们自己本身的行为就增加了供给,使商品的价格下降,缓解了供需之间的矛盾。
  
   三、最后要分享的一点:职场里面,女性真的受到歧视,和男性同工不同酬吗? 
   关于男女在职场受不平等待遇的讨论由来已久,可能许多女性朋友有一肚子苦水要吐。
  但是我今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我们先来构造一个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假设在一个企业里,有一男一女两位打字员,两位员工的工作质量完全一样:打字速度一样,错字率也一样,这叫同工。但是老板是有歧视的,给男员工的工资是100元,给女工的工资是80元。完全相同的工作,付不同的工资,这就叫同工不同酬。
  我们可能从一个角度出发,说这是不公正的,政府应该管一管,立一个《同工同酬法》,通过法律来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但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看,如果政府不干预,市场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假定所有老板都喜欢男员工,不喜欢女员工,但总有那么一些老板,在喜欢男员工的同时,更喜欢钱。
  一旦存在这样的老板,他们就多多少少愿意克制自己重男轻女的倾向,招一些女工,因为每多招一位女工他们就节省或多赚20元钱。竞争之下,这些偏见稍微少一点的雇主,他们的竞争力就会更强。老板越是能够克制自己重男轻女的倾向,他的竞争力就越强。换句话说,老板越贪钱,他重男轻女的倾向就越弱。
  最后的结果是企业之间由于竞争的压力,不得不去雇用女员工,越是竞争激烈的地方女员工就越吃香,女员工的收入就会节节上升,最后接近男员工的收入。
  哪里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哪里就存在廉价的优质员工。市场竞争的压力越大,雇主寻找廉价优质员工的积极性就越足,结果会使得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会趋于减少和消失
  
 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竞争机制下的职场,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最终都会慢慢消失。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三个违背许多人常识的经济学现象,当然,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现象,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和总结,所以也很期待小伙伴们各自的看法。
  
  祝勇猛精进!

为什么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4. 商业是最好慈善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少国家的经济水平都在快速上升,但是穷国还是一直那么穷,这是为什么?更加不解的是,发达国家一直都在援助穷国,但穷国非但没有因此脱贫,反而愈来愈穷,这又是为什么?
  
  这里暂且不讨论穷国为什么一直那么穷,我们只讨论为什么大国的援助没法起到作用。 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威廉·伊斯特里,他曾在世界银行工作16年,担任经济学家。世界银行,本质是一家国际扶贫机构,专门从事援助贫困国家的工作。
  
 伊斯特里在其著作《白人的负担》里说,世界银行在过去的50年里,已经援助了非洲贫困国家2.3兆亿美金,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却未能让每个儿童接种一支12美分的疫苗,让死于疟疾的全部人数减少一半。如果每个妇女能分得3美元,那儿童的死亡人数又可以减少一半;如果每个家庭能分得3美元买蚊帐,疟疾就可以避免。但这一切统统做不到,即使砸下这天文数字的援助基金。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例子。每次iPhone新品发布后,都会有大量的果粉第一时间在专门店等候抢购最新的iPhone手机。即使没有抢到,只要有心你总有别的渠道可以购买到,或者在官网买,最迟两个月内都能收到手机。也就是说, iPhone手机的渠道商有能力用最短的时间把iPhone手机送到消费者手上。 
  
 世界银行和iPhone渠道商,它们做的都是“同一件事”,都是想把物品送到需要的人手上,只不过前者是援助资金,后者是iPhone手机。可是,你会发现世界银行的效率太低了,它们根本无法满足目标人群的需求,即使重金投入也是如此;反观iPhone渠道商,它们却能快速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iPhone渠道商的工作人员比世界银行的人员更加聪明?这显然不是,因为能进入世界银行工作的,基本都是有名之人,有能之人,那么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其实不是哪里出错了,而是行善和商业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商业的本质就是追求效率最大化,利益最大化,而行善未必有这种想法,或者是只有这种想法而不知如何做。 
  
  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原因让扶贫很难有效。 
  
  第一个,缺乏反馈机制。 商业里有市场,它能随时给你反馈好与坏。比如开一家奶茶店,做得好不好马山就能知晓,净利润就是很好的指标。
  
  而在慈善机构里基本没有反馈,因为没有标准,无法知道怎么做才是好的,怎么做才是不好的。 比如说,你免费给穷人发食品,我相信他们都会要,即使你的东西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这就导致你无法判断你的做法是否正确,进而无法改进。甚至有些情况,你根本无法用标准选择支助谁,比如有两个家庭都很贫困,你的资源只够支助一家,你怎么选择。
  
  正是由于没有像商业那样有明确的标准与反馈,慈善不知道怎么样才是有效率的,所以往往很难见效。 
  
  第二个,委托代理问题。 很多行善的人,花的不是自己的钱,所以很难认真地思考每一笔资金怎么用,最可能的想法是尽快把钱捐出去完成任务。
  
  第三个,所托非人的问题。 很多地方贫困潦倒,往往是当地政府贪污腐败,自私自利造成的,你却把援助资金交给他们来分配,这不是很可笑。援助只能加剧了当地政府的专制,更有力量进行统治,所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穷国越来越穷。
  
  第四个,养懒汉效应。 持续的行善,会降低当地居民的劳动积极性,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更有甚者,会造成一部分人为了确保自己在支助名单里而放弃工作。那么这个地区的发展可想而知。
  
 行善失败固然有许多原因,但以上这四点可以说是,过去50年世界银行行善失败的主要原因。
  
  那么,到底该怎么进行慈善呢? 
  
 不妨借鉴中国的做法。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中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责任,特别是在援助非洲贫困国家的问题上。
  
 应该是吸取了之前西方国家援助失败的经验,中国近几年的援助基本都不是直接给金钱,而是帮忙修建公共设施,比如高铁、公路等,同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共同发展理念。 其实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建立贫困地区当地的市场规范,让他们能进行商业交易。只有当地的商业能发展起来,才有可能破除一直贫困的“魔咒”。良好的商业市场自然能选择出最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以及居民真正的需求。 
  
  所以,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才是扶贫、脱贫最有效的希望。

5. 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


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

6. 为什么说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


7. 为什么商业不是慈善?


为什么商业不是慈善?

8. 为什么说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