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024-05-10

1. 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新冠疫情对中国农产品供给安全尤其是粮食安全的冲击成为当前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世界粮农组织发出警告,新冠病毒大范围传播有可能会对粮食供应﹑全球贸易和粮食安全造成极大风险,更使这一问题的严峻性进一步凸显。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安全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实现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事关重大,不容轻视。基于全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 1.3 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 470 公斤,远超国际人均 400 公斤的安全标准线,库存消费比同样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 17% ~ 18% 的安全水平。因而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只要不触动大规模恐慌性社会抢购的底线,就不会导致粮食大范围供求失衡,进而诱发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虽然过度放大疫情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冲击矛盾并无必要,但对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必须谨慎乐观,一方面新冠疫情对中国粮食产业发展的冲击必然有一个滞后的发酵期,后续性影响将逐步显现。另一方面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诸多长期性挑战依然存在,近期疫情影响和长期深层矛盾相互叠加,将可能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构成不能低估的较大压力。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任何盲目乐观都是极其危险的,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保持应有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不仅应及时应对重大疫情冲击带来的复杂后续影响,更要高度重视有效化解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中长期矛盾。

从发展的视角综合分析,除了当前关注度极高的粮食种业之外,中国粮食安全还面临五个同样需要高度重视的挑战性矛盾:

一是粮食播种面积保障困难。

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下,中国粮食供给能力的稳定必须以基本的粮食播种面积作为支撑。但就现实看,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中国保持现有粮食播种面积面临不容回避的现实困难。其一是耕地“非农化”难以逆转。在中国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带来耕地面积大规模减少的趋势仍在发展,即便在实施土地增减挂钩过程中,形式上的占补平衡也是以耕地实际质量下降为代价实现的。大量良田沃土的持续减少对粮食生产形成显著的“挤出效应”,通过增加耕地面积从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极其狭小。其二是耕地“非粮化”不断发展。推进土地集中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由于比较效益明显偏低,土地流转不断提速的过程就是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土地流转规模越大,耕地“非粮化”发展相应越快。其三是耕地粗放经营仍然严重。虽然中国部分区域粮食规模经营实现了较快发展,但绝大多数地区粮食生产中小农户分散生产的基本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之后,农业生产中老龄化矛盾愈益突出,总体上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依然不高。不仅粗放经营十分普遍,而且耕地常年性抛荒和季节性抛荒现象也大量存在,从而对通过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来有效增加供给能力形成严重制约。

二是粮食供应链面临全面冲击。

粮食安全不仅需要生产环节的安全,更需要形成前端农资和后端加工的完整供应链才能保证有序稳定的粮食供给。具体分析新冠疫情对中国粮食产业的影响,可以判定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是短期性的,而对粮食供应链前后端的影响则更具有长期性。从农资供应来看,在整体经济运行困难加剧背景下,生产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态势难以扼制,一大批中小农资生产企业陷入严重的生存困境之中,部分企业甚至难逃倒闭厄运。毫无疑问,疫情对中国粮食供应链前端的冲击影响更大和更持久,这必然给后续的农资供给造成较大影响进而传导于粮食生产过程。从粮食加工来看,粮食价值链的复杂性以及贸易和运输的重要性,使疫情影响下的国际粮食市场脆弱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当前国际粮食供给已经进入一个相对脆弱的特殊阶段,全球粮食供应链遭受疫情严重冲击不仅会对中国粮食加工业形成加工原料不足的严峻制约,而且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趋势必然快速向国内市场传导,致使总体上本就处于微利状态的粮食加工业生存更为困难,结果可能使已有加工能力被动趋于萎缩,对中国粮食产业链的整体性稳定发展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

三是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发展能力不足。

相对于附加值更高的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而言,粮食产业是传统弱势产业,尤其是小农户分散化的粮食生产方式效率低下,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优势,因而发展多种形式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就成为必然的发展选择。正因如此,近年来各级政府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正在逐步成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主体。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土地成本、农资成本、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粮食生产成本的“地板效应”不断抬升,粮食生产的盈利空间十分有限。大量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粮食规模生产主体主要都是依靠政府补贴来实现盈利甚至生存的,因为激励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当前众多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总体上还处于艰难的发展过程之中,仍然面临发展能力不足、带动性不强的突出问题,由此构成中国粮食供需平衡依然脆弱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在遭受疫情冲击和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粮食规模经营主体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对其精准支持,强化能力,提振信心,是中国确保持续性粮食安全必须破解的瓶颈性难题。

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现状

亲,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分析如下:  1.“粮食安全”的内涵。20世纪70年代爆发粮食危机,由此“粮食安全”概念逐渐付出水面。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位是“保证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的了足够粮食”。   粮食安全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主要指标有:外贸依存度、粮食储备水平(一般要求粮食储备要达到粮食需求量的18%左右,低于14%即处于粮食危机边缘)、粮食产量波动系数(通常波动系数应该控制在2%左右)、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几个方面。   2.外国粮食供求现状及我国粮食安全形势。(1)我国粮食供需现状。从供求层面分析,我国粮食供应主要依靠自主生产,自主生产占粮食供应的90%以上。但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受到的制约因素也越来越强。一是我国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受到压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耕地面积极少,水土资源污染不然严重;二是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中的原料成本都大大提升,人力物力投入加大;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及科技投入有待加强。【摘要】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现状【提问】
亲,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分析如下:  1.“粮食安全”的内涵。20世纪70年代爆发粮食危机,由此“粮食安全”概念逐渐付出水面。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位是“保证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的了足够粮食”。   粮食安全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主要指标有:外贸依存度、粮食储备水平(一般要求粮食储备要达到粮食需求量的18%左右,低于14%即处于粮食危机边缘)、粮食产量波动系数(通常波动系数应该控制在2%左右)、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几个方面。   2.外国粮食供求现状及我国粮食安全形势。(1)我国粮食供需现状。从供求层面分析,我国粮食供应主要依靠自主生产,自主生产占粮食供应的90%以上。但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受到的制约因素也越来越强。一是我国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受到压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耕地面积极少,水土资源污染不然严重;二是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中的原料成本都大大提升,人力物力投入加大;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及科技投入有待加强。【回答】

3. 如何理解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论文

如何理解粮食安全问题论文如下: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粮食作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淀粉等。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下称粮农组织)的粮食概念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豆类、粗粮类和稻谷类等。
引证解释
麦类:小麦,大麦,青稞(元麦),黑麦,燕麦。
豆类:大豆,小豆(红豆),绿豆。

稻类:粳稻,籼稻,糯稻,陆稻(旱稻),深水稻。
粗粮类:玉米,高粱,荞麦,粟(谷子、小米),黍(糜子)。
此外尚有作为补充主食用的瓜果蔬菜类食物:

南瓜、黄瓜、木薯,番薯(红薯、白薯),马铃薯、白菜、菠菜等。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
《周礼·地官·廪人》:“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郑玄注:“行道粮,谓糒也;止居曰食,谓米也。”
《左传·襄公八年》:“楚师辽远,粮食将尽。”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袁绍)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内中单表西洞庭有个富家,姓高名赞,少年惯走湖广,贩卖粮食。”
魏巍《在风雪里》:“我是来给你们筹备粮食的。”

如何理解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论文

4. 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成因、对策是什么?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中国的农业发展仍然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环节。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发展还不够先进。在食品下,最重要的是食品安全,原料的安全,原料的质量,质量是否好是食品安全的重点。食品的大部分原材料是粮食,这使得粮食安全更加重要。这也表明了农业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优质口粮不足。总量充足,结构需求不足。饲料粮缺口大。饲料粮需求增加,饲料粮生产的比较优势降低;重缺乏农业科技创新。

种粮不赚钱。中国绝大多数粮食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他的真正利润点在哪里?实际上,它依靠国家粮食储备获得政府补贴。这就是说,他的主要利润来源不是粮食生产,粮食生产仍处于亏损状态,而真正的利润是国家对其粮食储备的补贴。中国的粮食供应和需求仍然处于紧张平衡,尽管一系列丰收。国际粮食危机可能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关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越来越多,食品转化为肉类消费,转化率不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对无公害有机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化肥和农药的少用必然导致单产的降低。土地分散,农民经营规模小,粮食入不敷出,长江流域水稻种植面积大,从双季稻到单季稻,因为延工耕作不好,早稻不好,每年粮食产量统计我认为有水。所谓大规模经营的土地流转,大多是为了种植经济作物或发挥骗取政府补贴资金的概念,在南方大规模粮食生产流转后十分罕见,见怪不怪。

与此同时,农民在种植粮食方面并不积极。特别是在南方一些山区和农村地区,由于产量低,机械化作业不便,出现了弃耕地现象。

5. “面对粮食安全问题,我国应采取哪些策略”

面对粮食安全问题,我国应采取哪些策略如下:
1、保护耕地面积不减少,保住基本农田不被侵占。
2、确保粮食储备安全,加大设施建设,提高仓储科技含量。
3、提高农业效率,保持农业投入持续增长,建设大批高标准基本农田。
4、走出去建立海外稳定粮食生产基地。
5、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6、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轮作休耕,土地整治,提高土地质量。

粮食安全是国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政治保障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维护现状来看,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因此,有关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员应该在革新理念的前提之下对维护粮食安全提起相当的重视,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对于我国各地农业生产现状加以深入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

以此为前提,在资金,人才以及科技力量的投入等方面予以更多的支持,为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活动的展开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使我国粮食安全得到有效维护,在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基础之上,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面对粮食安全问题,我国应采取哪些策略”

6.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1、耕地数量逐渐减少,影响粮食安全。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涝灾害发生,加大了发展粮食生产的难度。3、种粮收益低,严重制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政府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不完善
耕地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地开垦后备资源有限,导致耕地数量不断减少。
受2020年特大暴雨影响,我镇农作物受损严重;损毁耕地约10亩,道路垮塌近万方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较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呈增加趋势,干旱缺水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当粮食等农产品供不应求时,就采取一定的政策来提高农民种粮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而当粮食等农产品供给情况好转时,政策就会有所改变,导致农民收入减少,种粮积极性下降,粮食产量也随之下滑甚至大幅度下降。

粮食包括哪些种类
粮食包括麦类作物、豆类作物、稻类作物、粗粮类作物、薯类作物等。麦类作物:小麦、大麦、青稞、黑麦、燕麦等。豆类作物:蚕豆、大豆、豌豆、绿豆、小豆、红豆等。稻类作物:粳稻、籼稻、糯稻、陆稻、深水稻等。粗粮类作物:玉米、高粱、粟、黍等。薯类作物:木薯、番薯、马铃薯、山药等。

7. 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综述怎么写

立足国内,是由我国国情、粮情和粮食商品特殊性决定的。依靠大量进口粮食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既不现实,又不经济,更不可靠。具体地说:其一,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又是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大国,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其二,世界粮食贸易量有限,每年只有2.3亿吨左右,如果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势必挤占其他粮食进口国家的份额,势必带动粮价上涨,影响我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其三,依靠进口粮食必然受制于人,造成政治经济上的被动。其四,增产粮食,是主产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限制国内粮食生产,大量进口粮食,势必导致农民收入减少,这个问题历史教训很深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立足国内,解决我国13亿人口吃饭问题,既是绝对必要的,又是完全可能的,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有些西方国家对中国依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持怀疑态度。1994年9月,美国学者布朗发表了长达141页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他认为,到了21世纪初,中国可能大量进口粮食,买光世界上2亿多吨的贸易粮食。十几年的事实,有力地驳斥了布朗先生的论调。
	从1996年至今的十三年中,我国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粮食供求稳定,品种丰富,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6月,布朗再来北京时承认自己当年的判断并没有成真。
	立足国内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方针,之所以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我们国家的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粮食和农业问题,把解决粮食问题视为重大政治、经济和战略问题,并建立了粮食问题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二是实行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如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实行最低收购价等。三是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扶持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防治病虫害等。四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袁隆平现在研究的第三期超级水稻正在向亩产900公斤攻关,实现这一目标,平均一亩可增产150公斤,如果推广一亿亩就可以增产150亿公斤,可以养活一亿多人口。
三、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改革开放,解放发展了农业生产力,粮食生产持续提高。但绝不能因此而放松农业生产,忽视粮食工作。
	要针对制约粮食生产的关键问题和粮食生增产的潜力,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依法保护耕地,遏制粮食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趋势。耕地资源是增产粮食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人均粮田不足1.3亩。1999年到2006年的七年间,全国粮食耕地由16.97亿亩降到15.72亿亩,每年平均减少1788万亩。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保护力度,严格控制非法占地,确保总量动态平衡,使全国粮食耕地面积保持在16亿亩警戒线以上。
	2.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粮食综合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在继续抓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基本田,把主产区建设成稳定的优质商品粮基地。要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粮食品种为中心,引导农民增加市场适销的优质粮食生产,适应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投资向农业倾斜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下,引导、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加快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引进种源和先进适用技术。
	3.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增产的科技含量,这是优化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对优质粮食品种要实施科技攻关,力争在品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粮食加工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研成果,并认真做好利用、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增产增收显著的重大实用科学技术及时推广运用到粮食生产中去。
四、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
	粮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此,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确保粮食安全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计划经济时期,在粮食短缺的形势下,国家靠统购统销、合理分配手段实现粮食安全;进入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强化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有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搞活粮食流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市场的特点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消极因素,甚至有干扰破坏粮食供求的弊端,尤其是全面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多元化粮食主体经营的激烈竞争,增大了粮食购销市场的不稳定的因素。同时,还要看到,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粮食生产的丰歉,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致使粮食供求中紧缺与过剩交替出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粮食市场多次紧缺与过剩,都是依靠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干预,缓解了矛盾,稳定了市场。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竞争带来的波动,解决“卖难”、“买难”,保护产区农民利益,稳定市场粮价和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健全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储备粮是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和调控手段。目前,中央储备粮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规模基本到位,制度比较健全。为适应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必须加快地方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要在省市和地区两级、特别是大中城市,建立储备粮管理公司,并在三到五年内形成一定储备规模,具备吞吐调节、平抑市场的能力,并建立相适应的储备粮风险基金。
	2.要建立地方储备粮食管理条例,制定地方储备粮收购、销售、轮换、储存等管理办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3.要加强对国内外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的监测分析,及时发布市场粮食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为宏观调控和储备粮轮换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4.要落实粮食宏观调控载体,各级政府应重点选定一些购销、加工企业承担粮食调控职能任务,同时引导其他粮食经销商、粮食超市充分发挥稳定市场的积极作用。
五、实施“节约粮食”工程,积极开发“无形粮田”

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综述怎么写

8. [转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究竟怎样解决

土地是一种资源,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在农业社会时代,绝大部分土地用于农业生产。而到了工业社会,特别是现代,它越来越多地要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用地进行重新分配。如果土地资源使用的再调整速度,不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可能粮食生产较为稳定,但会发生建设土地价格和房价暴涨的后果,最终虽然粮食价格可能平稳没有影响人民食品方面的生活,但有可能因地价和房价上涨过快而影响人民居住消费方面的生活,或者因生态用地减少而影响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
中国的特殊国情是人多地少,现在又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既要考虑发展过程中的交通、工业、商业,基础设施、居住、城市公共等用地,也要考虑生态的恢复,如退耕还湿还林、退牧还草等,在常规的农业技术和土地分配思路下,在处理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关系上,实际会陷于两难处境。如果不从一个更大视野去系统地综合地考虑问题,我们将无法走出粮食安全与工业化用地的两难困局。
首先,保证粮食安全,节约粮食用地,要加快农业的技术进步。仅仅就施肥来看,由于技术落后,虽然中国耕地仅占世界耕地的7%,但却使用了世界35%的化肥。目前中国氮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利用率仅为15%~20%,钾肥利用率也不超过65%。而有大量的实验表明,如果采用目前已经成熟的长效缓释技术的复合肥料,肥效将提高30%,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产量将提高20%以上。而且,不仅农业产品可以大规模增产,大量节约耕地,同时还可以减少农业的面源污染,也减少由于生产化肥形成的资源浪费和废气排放。
其次,要推进城市化进程,通过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由于家庭经营的承包规模太小,导致经营成本相对很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国家虽然种粮补贴等规模较大,分摊到每个农户很少,与出外务工相比,种粮不赚钱,加上农业不再交税,不种田的机会成本为零,实际上导致了农民将大量的田地抛荒。如果以5%计算,全国抛荒耕地达9000万亩。因此,稳妥但必须加快耕地的流转和土地集中,使农业生产向现代适度规模农业转型。
我曾经在北京去往广州的旅途中,在晴朗高空看过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村庄非常密集,所占土地的面积几乎在30%左右,分散和平面化居住及办企业方式,土地的浪费实际上很大。城市化过程,人口向城市和城镇集中,多层楼房居住方式,和多层厂房生产方式,无疑会节约用地,会促进农业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有的学者对此有异议。确实,从短期看,可能转移到城市和城镇的人口,既在农村留有住宅,又在城镇中需要住房,可能增加了住宅用地。但是,从长期看,农村一定会合并,一定会减少,一定会腾出村庄公共用地和宅地,变为农田;更重要的是,10个劳动力种的耕地,村民转移后,最后由3个人种,土地的集中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耕地抛荒率下降。这两个途径,无疑会促进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关键的配套措施是,要对占用土地资源多的别墅、低层、平面宅院和厂房,课以较重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再次,通过整理土地,增加耕地。除了推进城镇化,逐步撤村集中腾出土地外,在不影响生态用地的前提下,对一些可耕的荒地,对一些经过投入基础条件后可变耕地的沙漠,对一些可利用的滩涂,包括对一些开发区圈而未用的原耕地等,投资整理改造为耕地,或者回电为耕地。这里的关键,一是对建设圈地而不用的,特别是对囤积土地的,要处以重罚,对不符合规划,并无资金能力进行建设的,应当坚决收回土地归为农用。二是对一些可整理为耕地的上述土地,国家要延长土地使用年期为999年,出让给投资者,明确其长期使用土地产权,使其有投入的积极性,从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增加耕地。
第四,随着居民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特别是技术进步逐步减轻人民体力劳动的消耗,使整个饮食结构中,粮食消费的比例将下降,而用地较少的集约化和工厂化生产的食品消费比重将增加,并替代土地来生产食品。这是一个规律性的过程,重要的是要在政策上鼓励用地集约性的农业产品的生产,包括在税收优惠、政策性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五,考虑到我国耕地较少,土地还要在生态、城市、交通、工业、居住等方面进行分配,应当严格限制工业用粮,特别是不鼓励,甚至禁止粮食作为原料的再生能源工业的发展;应当严格禁止国外投资商在中国租用和承包耕地,种植农作物,进行燃料油和其他工业原料的加工,再出口;减少,甚至严格禁止粮食产品,包括其他土地密集型的农业产品的出口,取消其出口退税,特别需要出口的,征收高额的税收。需要认识到的是,如果政策上鼓励土地密集型的农业产品出口,除了造成国内用地紧张外,还会造成更多的农业面源污染,出口我国本来就很紧缺的淡水,并且其使用化肥的生产还要消耗其他资源和形成大量的排放。
第六,要考虑中国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适当进口一定规模的粮食产品,以使国内其他居住、交通、生态等用地需求有一个较为宽松的条件,从而抑制地价和房价的过快上涨。从劳动力的利用来看,农业劳动力多而地少是我们的比较劣势。我们集中很多的劳动力在规模很小的地块上进行粮食等低收益的生产,从比较优势看,是极不合算的。如果小地块和人多的生产方式不变,随着劳动力收入水平的提高,粮食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实际将越来越高,会发生劳动力成本推动的粮食价格上涨;如果将土地上多余的劳动力转移出来,从事劳动密集加工工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与许多国家工资水平相比较低,有比较竞争优势,将农业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并转化为加工工业优势,换取地多而人少国家的粮食产品,对于我国来讲是合算的。
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应当完全自主生产粮食,以便避免国外不卖给我们农业产品导致粮食不安全的问题发生。但是,国际粮食供应不是寡头垄断的市场,而是多企业和多国竞争性的市场,大宗供应粮食的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各国;为了政治选情和农民利益,许多国家对其农业生产有政府直接或者间接的补贴,鼓励其出口。其出口的比较优势主要来自于人少地广,或者技术进步、城市化及居民消费结构改变后对粮食消费减少而富余出来的农业产品。双方的比较优势相互交易,弥补各自的比较劣势,是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上非常重要的战略导向,是一种双盈或者多盈的合作。
而从另一方面看,进口一些粮食,实际上也就进口了我国稀缺的土地和淡水等资源,节省了需要生产化肥的能源和资源,减少了生产农业生产资料的工业排放,并且还会相应减少一部分农业面源污染。
总之,我认为,粮食安全要在一个较为宽阔的视野上思考问题,用系统和综合的办法,既要保证粮食产量和供应量,也要保证能有一部分土地资源进入再分配,供应居住、生态和其他建设用地,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以防地价和房价上涨过快而影响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