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的语法

2024-04-29

1. 古文的语法

  词性是语言中的词在语法意义上的性别,它表示词所属的类别。古今汉语词类的划分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学会判断词性,对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却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使我们掌握句子结构,确切地理解文章。例如:
  ①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礼记?檀弓上》)
  ②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资治通鉴》)——周:周代。泉府:钱府。官:官府。售:卖出去。
  例①的“与”是句尾语气词。全句的意思是孔子办丧事的时候,有从燕国来观看的人,住在子夏家里。子夏说:“是圣人葬一般的人吗?〔不是〕是一般的人葬圣人。你看什么呢?”汉郑玄注“与”为“及也”,解为连词。这样“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连为一句,意思就不通了。例②的“与”是动词,“给予”。如理解为连词,“收不售与欲得”连为一句,“不售与欲得”都成了收的对象,意思也不通了。
  判断词性的主要依据是看词在句子的组合能力及其充当什么成分,因此熟练掌握各类词的组合能力及造句功能是正确判断词性的基础。组合能力指某类词可以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例如副词可以和形容词组合(部分副词可以和动词组合),不能同名词组合。介词可以同名词、代词及名词性词组组合,不能同动词组合等等。造句功能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什么成分。例如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及判断句的谓语,不能充当叙述句的谓语。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词组充当句子成分等。根据词造句的功能,可以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根据词的组合关系,又可以将实词分为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五类,将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五类。下面把各类词的主要特点作一简单介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四种。普通名词如“人”、“妻”、“国”、“天下”、“兵”等。专有名词如“江”(长江)、“河”(黄河)、《诗》(专指《诗经》)、“书”(专指《尚书》)、“刘备”、“戈”等。时间名词如“今”、“昔”、“旦”、“暮”等。方位名词如“东”、“西”、“南”、“北”、“中”、“内”、“外”等。名词可以同形容词、介词、动词、连词等组合,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和判断句谓语,一般不能与副词组合。例如: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史记?项羽本纪》)——现在别人有大功却去攻击他,这样做不符合道义。
  “功”受形容词“大”修辞,在句中作“有”的宾语。“义”前边是否定副词“不”,正说明“义”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名词作状语或补语常常不用介词,例如:
  ①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游天都》)——到达天都峰旁边,沿着光滑的石板象蛇一样向上爬。
  ②西门豹簪笔磬折。(《西门豹治邺》)——西门豹把笔插在头发上,象磬一样弯着腰(恭敬地站在那里)。
  以上是名词作状语。
  ③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楚辞?涉江》)——燕雀乌鹊,在堂前庭中筑巢呵。巢: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邴夏御齐。(《鞌之战》)——邴夏为齐侯驾车。
  以上是名词作补语。
  (2)代词。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成句子的词。分为三类:①人称代词。②指示代词。③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如“吾”、“尔”、“汝(女)”;指示代词如“是”、“此”、“彼”、“兹”等。疑问代词如“何”、“奚”、“焉”等。古汉语中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例如: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比鸿毛还轻。
  ②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公输》)——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就可以去攻打了。
  ③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天论》)——在天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日月更明亮。
  例①的“或”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意思是“有的人”。例②③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例②指代人,意思是“没有什么人”;例③指代事物,意思是“没有什么东西”。代词的主要特点同名词,一般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及判断句谓语。
  (3)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以及变化的词。根据动词后面能否带宾语,又细分为二类:①及物动词,又叫“他动词”、“外动词”。它所表示的动作常常影响到发出动作者以外的人或事物。例如“被坚执锐”的“被”和“执”。②不及物词,也叫“自动词”、“内动词”,它所表示的动作仅限于动作者自身,不以动作者以外的人或事物为对象。例如“生”、“死”、“行”等。根据动词的作用又可以分成能愿动词和判断动词。能愿动词一般不能独立作谓语,也不能带宾语,经常附在其他动词之前作状语,表示可能。例如:
  ① 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张骞传》)——汉王送给王的财物,不能说尽。
  ② 〔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欲。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复为匈奴所得。(《张骞传》)——张骞从月氏得大夏,终究没有得到月氏明确的表示。主了一年多,就回国。沿着昆仑山,想从羌人居住的地方返回,又被匈奴抓住。
  句中的“可”、“能”、“欲”都是能愿动词。
  判断动词数量较少,多为后起。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是”字。“是”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判断动词,而在先秦汉语中,“是”作指示代词而不作判断动词。例如: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老虎和犀牛跑出木笼。龟板和宝玉毁在匣子里,这是谁的过错呢?
  “是”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在椟中”这种情况。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判断动词有“为”、“非”。“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非”是“不为”的合音,常用在否定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是切肉的刀和板,我们是任人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去辞别呢?
  ②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为年老的人折个树枝,告诉人说:“〔这种事〕我做不了”。这是不去做,不是不能做。
  动词在句中经常作谓语,也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可以受副词修饰,但不能与介词结合。例:
  ①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膑》)——魏将庞涓听说齐军攻魏的国都大梁,就离开韩国返回,这时齐军已经越过国境向西推进了。
  “闻”、“去”、“归”、“过”在句中作谓语。“西”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
  ②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学习不可以停止。
  “学”作主语。
  ③但欲求死,不服顾利害。(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只愿求死,不再顾念利害。
  “死”作宾语。
  ④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经?魏风?伐檀》)——不出打猎,为什么看到你家有悬挂着的貆啊。
  “县”是悬的本字,在句中作定语。
  ⑤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之者购千金。(《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命令部队不要杀广武君,有能活捉他的奖赏千金。
  “生”作状语。
  ⑥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尚书?盘庚上》)——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不能接近,难道还可以扑灭吗?
  “灭”作补语。
  上述例句中,副词修饰谓语的情况如例①的“既已”,例②的“但”、“不复”等。如果动词前是介词,那一定是省略了介词宾语,这在下面介词部分将谈到。
  (4)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变化状态的词,在句中经常作定语、状语、谓语。也能作主语、宾语。例如: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日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钴鉧潭西小丘记》)——铺着枕席躺在那里,清爽明净的景色与眼睛交谈,瀯瀯的流水声与耳朵交谈,悠然虚渺的境界与精神交谈,深沉宁静的状态与心灵交谈。枕席:名词用作动词,铺着枕席。谋:谋划,这里指景物与人的五官交谈。
  “清泠”、“瀯瀯”、“悠然”、“虚”、“渊然”、“静”作定语。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因此用了十九年可是刀刃就象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锋利。
  “新”作状语。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与徐公哪一个漂亮?
  “美”作谓语。
  治乱,天邪?(《天论》)——安定与动乱是天决定的吗?
  “治乱”作主语。
  形容词作宾语时名词意味很浓。例如
  籴贱贩贵。(杨恽《报孙会宗书》)——买贱〔的东西〕,卖贵〔的东西〕。
  形容词可以受副词修饰。例如: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因此聪明的人更加聪明,愚笨的人更加愚笨。
  副词“益”修饰形容词“圣”、“愚”。
  (5)数量词。数量词是表示事物数目与单位的词,在句中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这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表动量的数词一般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例如:
  有奇景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游天都》)——有这样奇异的景象,上次没有探访一下,这次游览又快慰又惭愧。
  (6)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副词能修饰动词、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数量词。在句中经常充当状语,也作补语。例如:
  ①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许弗许。(《郑伯克段于鄢》)——〔武姜〕喜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
  ②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见蛟龙。(《论衡?别通》)——到浅的水流中去的人能见到小虾,到稍深一些水流中去就能见到鱼客,到最深的水流中去就能见到蛟龙。
  ③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甚”作补语。
  (7)介词。与名词、代词及某些名词性词组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对象、处所、时间等意义的词。根据介词结构的意义和它们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以分为时地介词、原因介词、方式介词、人事介词四种。介词结构主要充当句子的状语和补语。
  ①若之何以病败君之大事也。(《鞌之战》)——怎么能因为受伤使国君战事失败呢?
  ②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五蠹》)——现在想用先王的政治措施治理当世的百姓,都是守株待兔一类的事情。
  ③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我所以暗自忍辱苟活下来,幽禁在污秽的监狱之中而不自杀,是因为我遗憾我的心愿没有完全实现,这样鄙贱无知地死去,我的文章著述便不能传扬到后世。
  ④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为早与之绝。(《赤壁之战》)——若能用您的众将士与曹操的势力相抗衡,不如早与曹操断绝关系。
  例①“以病”作状语,表原因。例②的“以先王之政”作状语,表凭借。例③“于粪土之中”作补语,表处所;“于后世”作补语,表时间。例④的“以吴、越之众”和“与中国”都作状语,前者表凭借,后者表对象。
  古汉语介词中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介词同时又作连词,有的较难区别,如“与”:
  ①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报任安书》)——我与李陵一起在宫中供职,平素相互之间没有很深的关系。
  ②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孙子兵法》)——道就是使百姓和君主同心协力。
  例① 的“与”是连词,“与”前后人物在句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颠倒后意思不变。例②的“与”是介词,“民”是受令的对象,又是“同意”的主动者。如果“民”与“上”位置颠倒,意思就全变了。
  介词“以”的后边如果省略了宾语,有时也易与连词相混。
  ①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鞌之战》)——从开始交战,箭就射进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了箭继续驾车,车左边的轮都被鲜血染红了。
  ②(于)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张)巡。(《〈张中丞传〉后叙》)——于嵩又取架上的那些书,试着用它们来考问张巡。
  例①的“以”是连词,连接两个动作。如果认为是介词,就一定是后边省略了宾语“之”,但加上“之”写成“余折以之御”,“之”指代不明,语义不通。例②的“以”后边加上“之”,“以之问”意思通顺,如不加,意思反倒不完善,所以例②的“以”是介词。
  此外,还要注意介词宾语前置与省略的情况,这将在第九章“怎样分析句子”中谈到,可参见。
  (8)连词。用来连接各类实词、词组成分句的词。根据连词所表示的关系,可以分为联合连词、偏正连词。表联合关系又可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选择连词、承接连词四类。表偏正关系的又分为让步转折连词、因果连词、假设连词、条件连词、目的连词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体会上下文来确定。
  (9)语气词。表示各种语气的词。根据其在句子的位置,可以分为句首、句中、句尾语气词之类。根据其在句中的作用,可以分为表陈述、祈使、疑问、感叹、提顿、推测等。
  (10)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不同别的词发生组合关系。有时单独一个叹词就可以成为一个句子。
  在上述十类词中,重点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与副词、介词、连词,尤其是动词与形容词、介词与连词。要抓住各类词的主要特点,例如看能否与介词、副词结合就可以判断是名词还是形容词或动词。如能否带宾语,就可以把名词与及物动词区别开来(形容词带宾语都属于活用为动词);是充当叙述句谓语还是描写句谓语,就可以把形容词与不及物动词区别开来。连词与介词有时较难分辨,,常常要结合上下文的意义去判断。下面分析几个例词。
  之
  ①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子路从而后》)——(我们的)政治主张行不通,已经了解这一点了。
  ②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齐桓晋文之事》)——因此贤明的君主制定老百姓应有的产业,一定让他们对上足够事奉父母,对下足够养育妻子和儿女。丰年终身饱,荒年免于死亡,然后督促他们作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他是很容易的。
  ③宋何罪之有?(《公输》)——宋国有什么罪?
  ④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论衡?实知》)——不学习自己就了解,不问人自己就明白,古今的事情中没有这样的。
  例①有两个“之”。第一个前接名词、后接动词性词组“不行”是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构成偏正词组在句中作宾语的外位语,第二个“之”上接动词,作宾语,是代词,代“道之不行”这种情况。例②有四个“之”。第一个上接名词“民”,下接名词“产”,是连词,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第二个上接连词“而”,下接名词“善”(形容词活用),是动词;第三个上接名词“民”,下接动词“从”,是连词,作用同“道之不行”的“之”;第四个上接动词“从”,下接语气词“也”,是代词,代“明君”。例③的“之”上接名词“何罪”,下接动词“有”。“何罪”与“有”不构成主谓关系,“之”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何罪”。例④的“之”上接否定副词,下接动词“有”,是代词,代前面的情况作“有”的前置宾语。
  实
  ①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五蠹》)——古时候男子不耕田草木果实就足够吃了。
  ②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五蠹》)——所以灾年的春天,对年幼的弟弟也不给食物,丰年的秋天,对疏远的客人也一定给他食物吃。这不是疏远亲骨肉而爱路过的客人,而是果实多少不同〔造成〕的。
  ③仓府两实,国强。(《商君书?去强》)——粮仓和府库都充实,国家就强大。
  ④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旧唐书?魏征传》)——有好开头的确实很多,能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
  ⑤实无反心。(《史记?李斯列传》)——确实没有反叛之心。
  例①的“实”由连词“之”与名词“草木”相接,在句中作主语,是名词。例②由连词“之”与形容词“多少”相接,也是名词。例③上接数词,在句中作谓语,是形容词。例④的“实”下接形容词“繁”是副词。例⑤的“实”是下接动词,是副词。
  必
  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我听说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一定有一次失误;愚笨的人考虑一千次,一定有一次收获。
  ②古明主必其诛也。(《五蠹》)——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实行他的惩罚。
  例①的两个“必”都是上接名词结构,下接动词“有”,是副词。例②的“必”上接名词,下接名词性词组,用作动词。
  甚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太厉害了,你的不聪明。
  ②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触龙说赵太后》)——太后说:“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回答说:“比女人还厉害”。
  例①的“甚”作描写句谓语,是形容词。例②的“甚”下接表比较的介词结构补语,也是形容词。
  有时从词的语法动能上不能判断词性,就要结合词在上下文中的意义分析。例如:
  早
  ①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穿好朝服准备上朝,因时间还早,(就)坐在那里打瞌睡。
  ②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战国策?齐策》)——早点救韩国,比晚救韩国哪样更合适。孰与:表比较选择。便:适宜。
  ③云雨未谐,早被东风吹散。(秦观词《阮郎归》之一)——早:已经。
  例①受副词“尚”修饰,例②修饰动词“救”,都是形容词。例③修饰动词“吹”,是副词。例②例③形式类似,为什么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副词呢?这就要结合词义考察了。例②意义是时间早,还可以受副词修饰(如例①)所以是形容词。例③的意义是“已经”,不能再受副词修饰,所以是副词。
  适
  ① 子适卫(《论语?卫灵公》)——孔子到卫国。
  ②时已过午奴仆适至。(《游天都》)——时间已过了中午,奴仆刚好赶到。
  ③今弃击罋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谏逐客书》)——现在抛弃秦国的音乐而取异国的音乐,这样做是什么原因?〔只求〕眼前快乐,听起来舒畅罢了。击罋叩缶、弹筝:这里指代秦国音乐。郑卫韶虞:这里指异国音乐。
  例①的“适”下接名词“卫”,是动词。而例②例③的“适”下面接的都是动词,但例②的是副词,例③的是形容词,这就是“适”在上下文中的意义不同造成的。例②的“适”是修饰动词,所以是副词。例③的“适”是说明“何也”的,“观”是“适”的补语,所以“适”是形容词。
  以
  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巫山?巫峡》)——有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到达江陵,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长风,也算不上快的。
  ②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因此圣人不要求遵循古法,不效法成规。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嘱托我做文章来记载它。
  ④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谏逐客书》)——这四位君主〔的功业〕,都凭借着从别的诸侯国到秦过作官的人的力量。
  ⑤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平坦而又近的地方,游玩的人就多,险要而又远的地方,游玩的人就少。
  ⑥齐使者为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齐。(《孙膑》)——齐国的使臣到魏国,孙膑以受刑罪犯的身份偷偷地去拜见,劝说齐使。齐使认为他有特别的才能,偷偷用车载着他到了齐国。
  ⑦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孙膑》)——因此就拜田忌为大将,而拜孙子为军师。
  ⑧富国以农,而贵文学之士。(《五蠹》)——凭借着农业使国家富强,可是却重视读书的人。
  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齐桓晋文之事》)——五亩大的田宅,在周围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帛制的衣服了。
  ⑩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没人用我了。
  ○11子欲知其以乎?(《柳宗元?杂说》)
  ○12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论积贮疏》)——如果粮食多并且财富有余,干什么不能成功?用来攻城就能占领,用来守城就能稳固,用来打仗就能取胜。
  例①的“以”上接副词,下接形容词。例②的上下是代名词,但“是”与“圣人”不是并列关系,所以“以”是介词,“是以”即“以是”。例③的“以”上下都是动宾结构,是连词。例④的“以”上接副词,下接名词性词组,是动词。例⑤的两个“以”接的都是形容词,是连词。例⑥第一个“以”上下都接名词,不构成并列关系,并且“以刑徒”与“见”关系紧靠,是介词,表身份。第二个“以”上接名词,下接动词,既不是连词,也不是介词,而是动词,“认为”,其后省略了宾语“着”。例⑦的“以”后边带宾语“田忌”,“田忌”又是“为”的主语,所以“以”是动词“用”。例⑧的“以”下接名词,上接动宾词组,正处于动词向介词过渡之间。所以可作介词,也可以作动词。而例⑨的“以”则少动词性,是介词。例⑩的第二个“以”,下接语气词,上接代词和副词,是动词。例○11的上接指示代词和动词,是名词。例○12的三个“以”,下边都是接动词,按结构是连词,但从文意上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所以仍是介词。如作为连词文意就不通畅了。
  与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老师与弟子年纪相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相似。
  ②夸父与日同走。(《夸父逐日》)——夸父跟太阳赛跑。
  ③屈完与诸侯盟。(《齐桓公伐楚》)——屈完跟诸侯订立盟约。
  ④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谋攻》)——知道什么仗可以打和什么仗不可以打的,就能取得胜利。
  ⑤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项王说:“壮士,赐给他一斗酒”。〔手下的人〕就给他一斗酒。
  例①、例②、例③的“与”前后连接的都是名词,但例①的“与”是连词,例②、例③的是介词。原因是前后两个名词的地位不同,或主动发出动作与被动附和动作不同。如果“与”前后的名词颠倒过来,意义也不变,则是连词,否则就是介词。例④的前后接动词词组,且可以换位置,是连词。例⑤上接副词,后边接的只有名词,是动词。“与”前接名词,后接动词的多是介词,文意上省略了介词宾语。例如《孙膑》:“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从外来,与坐谈”。因此,“与”主要注意辨别例①、②、③时的情况。

古文的语法

2. 古文语法知识

      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那么你对古文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古文语法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古文  句子  成分的划分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1、主语和谓语
         在句子中,陈述的对象和陈述的内容都是句子的成分,陈述的对象叫主语,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陈述的内容叫谓语,回答“怎么样”的问题。(主谓之间用“//”分开)。
         例如:①语文老师//正在点名
         ②今天天气//非常暖和
         ③邻国之民//不加少
         2、当谓语的中心词是动词时,在动词后面被支配的那部分叫宾语。(宾语用“﹏﹏”划起来)。
         例:①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②我们//需要创新精神。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吾//师道也。
         3、定语:在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词的作用。(定语用()标出)。
         例:①(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②(这样庞大而复杂)的结构//,该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啊!
         ③(秦)//东割(膏腴)之地。
         ④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4、状语是修饰、限制用动词或形容词充当谓语中  心语  的句子成分。(状语用“〔〕”标出)。状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代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例:①〔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③(蚓)//〔上〕食埃土。
         总之,一般的句式是:〔时间或地点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二、古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这类宾前的句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末”“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例: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3、介词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现象。
         例: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4、普通宾语前置
         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通过一定语法手段将宾语放在动词之前,称之为普通宾语前置。
         例:①唯利是图、惟命是从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二)定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定语是修饰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主语或宾语中心词的意思,或是为了使语气更流畅,把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这种现象叫做定语后置。
         例:①“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注意:有时候中心词语与后置定语之间会用一个“之”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这时候这个“之”字就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三)状语后置句
         现代汉语中,状语会置于谓语之前。在文言文中,状语若置于谓语之后,就叫做状语后置。
         例: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③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3. 文言文语法。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过去曾先以意义为标准,意义实在的叫实词,意义空虚的叫虚词。现在以功能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当然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主语: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如“我写字”中的“我”,就是主语,它做出“写”这个动作。

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举例中,“写”就是谓语。

宾语: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举例中,“字”就是宾语。

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 主要有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

状语:状语是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状语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它附加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进行修饰或限制。英语中的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句子成分。

补语: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句子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

就这么多了,希望能帮到你。

文言文语法。

4. 文言文语法

文言文语法简析 
   
   ----词类活用 
   
   东方鹤
   Ⅰ.图示: 
   
   一般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普通名词作状语 
   
   特殊活用:
   使动(名词使动 动词使动 形容词使动) 
   意动(名词意动\形容词意动) 
   
   Ⅱ.简析:
   
   (一)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一般情况下只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不能受副词或能原动词的修饰,更不能带宾语,在古汉语中,名词却常常表示与它相关的行为或动作,充当句子的谓语,后面可以带宾语\补语,前面可以用副词或能原动词束修饰限制.这时名词就活用为动语了. 
   例句: 
   ① 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 
   ② 左右欲刃相如. (用刀刃杀害) 
   ③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识水性,游泳) 
   ④ 客初至,不冠不袜.(戴帽子,穿袜子) 
   其中①②句带宾语,③④受能原动词\副词修饰限制. 
   
   (二)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在句中充当谓语(不带宾语)或定语.在古文中形容词往往临时改变它原有的语法功能,转而表示与其相关的行为或发展变化,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句: 
   ①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 侯张良.(与….友善) 
   ② 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 王(说坏话) 
   ③ 烈山泽而 .(放大火烧) 
   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缩小,变弱) 
   
   (三) 动词活用为名词 
   古汉语中,动词在特定情况下,失去动词特点象名词那样来使用.这种现象叫做动词活用为名词.活用后,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复动词相关的人或事物. 
   
   
   例句: 
   ①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地里产出的粮食) 
   ②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的军队) 
   ③ 审容昧之易安.(容昧的小屋) 
   
   (四) 形容词活用的名词 
   形容词在汉语中,有时失去了它原有的特点,而获得名词的某些特点.这种现象叫做形容词语用为名词.活用后,从意义看,不在表示某中性质和状态,而是表示具有某重性质和状态的人或物. 
   例句: 
   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 
   ② 犹不能恃无功之重.(尊贵的地位) 
   ③ 倚南窗口寄傲.(自得的心情) 
   ④ 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红的花,绿的叶) 
   
   (五) 普通名词作状语 
   所谓普通名词,是相对于时间名词而言,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古、今汉语中是很常见的,而普通名词作状语的情况就不同了.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则经常出现.普通名词用在动词前,一般是充当主语.构成主谓关系,而作状语,就成了修饰关系. 
   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1) 比喻动作行为的情状. 
   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来修饰. 
   例句: 
   ①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 
   ② 有席春天下,仓举宇内,囊括四海.(像席子) 
   ③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④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翅一样) 
   ⑤ 斗折蛇行.(像蛇那样) 
   (2) 表示对人的态度 
   这是用对待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态度对待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句: 
   ① 吾得兄事之.(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 
   ② 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把…当作父亲来对待) 
   (3) 表示工具或凭借 
   用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事物来说明动作为所用的工具,依据或原料. 
   ①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 
   ② 黔无驴,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 
   ③ 失期,法当斩.(依法) 
   (4) 表示方位或处所 
   用名词状语证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或方位. 
   例句: 
   ①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前面) 
   ② 义庙礼之.(在庙堂上) 
   ③ 既东封郑.(在东面) 
   ④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往上,往下)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主要还残存在一些成语,熟语或部分合成词中. 
   如车载斗量,星罗棋布,土崩瓦解,礼贤下士,口诛笔伐.风餐露宿,“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手写体,漆是线等. 
   
   (六) 使动用法 
   在汉语动词谓语中,一般动宾关系的特点是,主语发出动词谓语的动作,其宾语是谓语的支配对象.如“齐师伐我,”“公问其故.”等.而使动用法则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真特点主要是主语使宾语实行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句: 
   ①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与它同的诸侯来就拜) 
   ②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诸侯互相争斗) 
   两句中的谓语,“朝”,“斗”都不是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而是在主语的支配下有宾语来实行的动作行为. 
   表达这类句子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有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来完成的,因而是动用法的实质,就是用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 
   (1) 名词的使动用法 
   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 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前者一般是专有名词的活用.后者主要是普通的名词或方面名词. 
   例句: 
   ①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是白骨长肉) 
   ②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使他成为国相) 
   ③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使之成为干肉,腊(XI) 
   ④ 适燕者,北其辕,适楚者,南其辕.(使其车辕向北,使其车辕南) 
   (1)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很常见,这是因为在上古汉语里,兼语结构述设有完全发展成熟,需要用这种结构来表述. 
   ⑴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上了宾语,那么很有可能是使动用法. 
   例句: 
   ①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 
   ② 选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束之.(使之束) 
   ③ 操军方连船 ,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曹军逃跑,有路之?走(之))。 
   ④ 闻寡人之耳者。(使我听到) 
   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很少,比较难辨别须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定。 
   例句: 
   ①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使百余骑跟从) 
   ②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秦国承担理曲) 
   ③ 公将尝膳。姬曰:“所由远也,请使人尝之。“尝人人死;食狗,狗死;(使人常膳)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①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之居洁) 
   ② 今媪尊长安居之位(使之尊) 
   ③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之弱) 
   ④ 张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使之张,使之贫) 
   
   (七)意动用法。 
   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1〉 名词的意动用法 
   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的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句 
   ① 侣鱼虾而友席鹿(以鱼虾为侣。以席 
   △ 总的来说.名词的使动语法.意动用法术很常见。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指主语主欢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用好动词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①吾妻之美我者.和我也(认为我美) 
   ②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天下变小了) 
   ③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5. 文言文语法大全

 1. 古文语法一些关于古文的语法知识,像什么定语后置呀,判断句呀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
  2. 古文语法知识   一些文言文语法知识,例如使动,状语后置,重要的句式结构 答:同学你好,具体知识如下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等五种。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 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
  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 (张溥《五人墓碑记》) 独五人之激檄,何也? (同上)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上)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且焉置土石? (《列子·愚公移山》) 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 (司马迁《鸿门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沟《六国论》)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
  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
  3. 高中文言文语法总结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弗”、“莫”等表示否定判断。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常见类型: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
   三、省略句 : 1、省略主语。 ◆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 草 木,草木尽死。
   ◆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四、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例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
   例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沛公安在? 《鸿门宴》 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例: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你是问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v 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v 用“者”的后置。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v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v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4. 初中语文语法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智拓法律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词性实词与虚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称。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表示人名的如“孔子”“闰土”“父亲”;表示处所的如“三味书屋”;表示时间的如“正午”“晚上”;表示方位的如“中间”“下面”;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匾”“画”“古树”“牌位”;表示抽象概念的如“方法”。
  2.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表示动作行为的如“穿”“跳”“爬”“走”“纪念”“责备”;表示存在变化的如“有”“增加”“缩小”;表示心理活动的如“想”“懊悔”;表示可能、意愿的如“应该”;表示趋向的如“下去”“上去”;表示判断的如“是”。3.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下边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5.数量词7.介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
  5. 我想要一个完整的语文语法大全.大致有词语短语句子成分等知识要详   主语:一个句子的发生动作的主体 谓语:一般是动词充当 宾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对象 举个例子~ 我吃饭 我是主语 吃是谓语 饭是宾语 定语:一般是形容词充当 修饰主语和宾语 状语:表时间、地点、状态、方位等等的限制补充的成分 补语:补充说明宾语的(好象是吧 记不清了) 举个例子~ 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我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是状语,我是主语,吃是谓语,一顿丰盛的是定语,晚餐作宾语. (只能这么讲了,要不太复杂了说不清楚,以后多揣摩揣摩就自然会了!) 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们现在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在判断是定语后置还是宾语前置或是介词短语后置~ 举个例子~ “忌不自信” 按字面意思讲是“邹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宾语提前了,所以叫宾语前置,属于倒装句的一种. “蚓无爪牙之利” 按字面意思讲是“蚯蚓没有爪子牙齿的锋利”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所以是把定语放后面了 属于定语后置,也是倒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按字面意思讲是“着就是战胜别国在朝廷上”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所以古语里是把介词短语也就是状语放在后面了,所以叫介词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也是倒装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者……也 一般都是判断句,表示对某一对象作出性质、身份、状态上的判断.所以上句是说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的人,表职能,所以是判断句. “晋军函陵” 按字面意思讲是“晋国军队驻扎函陵(地名)” 实际上应该是“……驻扎(在)函陵” 它省略了介词“在” 所以是省略句. 以上是知道里另一个人的回答语文语法知识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表示语气:可、倒;表示否定:不、没;表示时间:刚、恰好;表示程度:很、极;表示情势:仿佛、渐渐. 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
   

文言文语法大全

6. 古汉语语法

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本身它是个主谓句,用“之”使其变成了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句子的成分。
宾语前置
古代并没有句子成分之说。按语言和语法习惯,宾语在谓语的后面,放在谓语的前面就称之为宾语前置。这种现象在古诗文中较多,网上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介绍和例子,你自己可以找找看。现代汉语有没有宾语前置,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大家意见不一。下面以网友的回答为例:
现代汉语中是存在宾语前置的。
这两句应当看作被动句为更好:
饭(被)吃完了。
黑板(被)擦干净了。
如果需要变化为宾语前置的形式可以是:
饭,我不吃它!
黑板,我不擦它!
如果还想省略其中的代词,可以是这样:
电影,我从来就不看!
游戏,我从来就不玩!
饭,我不吃,觉,我不睡,……
等等……

7. 语文文言文的语法

 1. 语文文言文语法   文言文语法简析 句式倒装 古今汉语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
  在正常情况下,汉语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限制或在中心词前,补充成份在谓语后。
   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充当句子成分时,与现代汉语的位置顺序不一致。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语的后面,甚至有时候谓语还可以放到主语的前面等。
   常见的倒装有以下的五种: 1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 否定句中 出现结构助词 2定语后置: 数量性定语后置 修饰性定语后置 “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3介词并语前置 4介词宾语的位置, 5谓语前置 (1) 宾语前置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
  其类有三: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例如, ① 大王来 何操 ? ② 沛公 安在 ? ③ 臣实不才,又谁 敢怨 ? ④ 圣王有百,吾 孰法 焉? ⑤ “许子冠乎?”曰:“冠。”
   
  曰:“ 奚 冠?”曰:“冠素”。 ⑥ 吾 谁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孰”、“奚”,都是用作宾语而置于谓语的前边的。
  例(3)的“敢”是能愿动词,它必须与动词连在一,所以“谁”用在“敢”之前。最有启发性的是例(6),“欺天乎”当然也是疑问句。
  但由于“天”这个宾语是名词。不是疑问代词。
  所以放在动词“欺”的后面。 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母、无、未、、弗、勿、莫等。
   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 也。 (未有之) ②臣未 之闻 也 (未闻之) ③我无 尔诈 ,尔无我虞。
   (无诈尔…) 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 或欺 。 (莫欺之) △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
  据统计,《左传》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并不那么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况。
  例如: 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 。 汉代以后,这种宾语更是大量后置,例如: ②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 为之 。
   虽然汉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们可以认为前置是沿袭先秦语法规则,是文人仿古的结果。
   (三)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 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上“是”或“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例如: ① 宋何 罪之有 ? ②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 虞虢之谓 也。 ③ 将 虢是灭 ,何爱于虞? ④ 我周之东迁, 晋郑依 焉。
   ⑤ 王贪而无信, 唯蔡是感 。(感通憾怨恨) ⑥ 子曰:“求,无乃 尔是过 与?(责备你) 其各例意思分别是:宋有何罪、说的是虞虢、将灭虢、依晋郑、感蔡、过尔。
   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便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 就是这种格式。
  这种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其他语句如: 1惟余马首是瞻。
   (只要看我的马头就行了) 2惟陈言之务去。 (只要是陈旧的语言就务必去除) 以上各句翻译要体现出“只要…就”的意思来,如只要是命令就听从,只要有利就图,只要是人才就举荐。
   古汉语中,还有些没有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但并不多见。 (2)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中心语。
  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或者因为定语过长没,而为了使语言更流畅,于是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边。今译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其格式有三类 〈1〉数量性定语后置 ① 命子封帅 车-- 三百乘 以伐京。
   ② 不豫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2〉修饰性的定语后置 ①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分别译为:“长长的剑”(陆离,形容剑之长),“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
  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 〈3〉“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① 太子宾客 -- 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 其石 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③ 村中少年 -- 好事者驯养一虫。
   译为“知其事的太子宾客:“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的石头:“好事的少年”。
  都因为有“者”字标志而将定语后置 。 (2) 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的宾语通常是在介词后面,但在古代汉语中,也可放在介词之前,主要以下两种: 〈1〉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前置 ①许子 奚为 不自织? (为什么?) ②何以 战? (凭什么?) ③客 胡为 若此 (为什么?) ④曷为 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为何?) ⑤ 学 恶乎始 ? 恶乎终 ? (从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的前置。
   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虽无形式标志,但也可以将宾语提到介词之前。例如: ① 楚国 方城以 为城, 汉水以 为池。
   ② 楚战士无不 一以当十。 ③ 沛公 北向坐,张良 西向待。
   在现代汉语中,还有“ 夜以 继日”这类成语是古汉语的遗够 (3) 介宾语短语的位置 介宾短语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
  2.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知识   原发布者:智拓法律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词性实词与虚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称。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表示人名的如“孔子”“闰土”“父亲”;表示处所的如“三味书屋”;表示时间的如“正午”“晚上”;表示方位的如“中间”“下面”;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匾”“画”“古树”“牌位”;表示抽象概念的如“方法”。2.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表示动作行为的如“穿”“跳”“爬”“走”“纪念”“责备”;表示存在变化的如“有”“增加”“缩小”;表示心理活动的如“想”“懊悔”;表示可能、意愿的如“应该”;表示趋向的如“下去”“上去”;表示判断的如“是”。3.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下边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5.数量词7.介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
  3. 古文语法一些关于古文的语法知识,像什么定语后置呀,判断句呀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
  4.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语法集锦   DD1:常见文言虚词详细整理(1):安、而、尔、夫、盖、故、何 --------------------------------------------------------------------------------作者:- 安 ⑴怎么,哪里。
   例: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又安敢毒邪? ④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 ⑤安能复为之下乎! ⑥安能抗此难乎? 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⑧君安与项伯有故? 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域? ⑩安得使余多暇日。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12)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⑵安全,安定。 例: ①谢庄遂安。
   ②可以为富安天下。 ③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 ⑶安逸。
   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⑷安生,有“养”的意思。
   例: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所安:这里指养生的东西。)
   ⑸哪里,什么。 例: ①君谓计将安出? ②欲安所归乎? ③沛公安在? 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⑤洞庭君安在哉! ⑥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⑹安抚。
   例: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⑺平静。
   例: ①始而惭焉,久而安焉。(安:这里是心安理得的意思。)
   ②恬然自安。(安:这里指内心平静。)
   ③孔明恰才心安。 ④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安:这里有心安理得的意思。)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
  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
  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
  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
  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尔 ⑴同“耳”,罢了。例: ①无他,但手熟尔。
   ②非死则徒尔。 ③以头抢地尔。
   ④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 ⑵你的,你们的。例: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③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④予佐尔贾。 ⑤以吾一日长乎尔, 吾以也。
   ⑥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⑦与尔三矢。 ⑶那。
  例: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从那时以来。)
   ⑷作助词。例: ①始尔未为久 ②呼尔而与之 ③子路率尔而对曰 ④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⑸如此,这样。
  例: ①君尔妾亦然。 ②作计乃尔立。
   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夫 ⑴丈夫。
  例:①其夫呓语。②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③夫妻隅。 ⑵成年男子。
  例: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②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③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⑤一夫夜呼,乱者四应。⑥吾,义夫也。
   (3)作语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例:①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②夫战,勇气也。③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⑤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⑥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⑦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⑧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⑨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⑩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1)夫精念存想。(12)夫我乃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1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14)夫天者,人之始也。
   (4)这,那。例: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⑤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亦犹夫人之情也。⑦曾不异夫腐鼠。
  ⑧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⑨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⑩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11)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器矣。
  (夫:一说作助词。)(1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5)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例:①嗟。
  5. 语文的语法知识如何理解   6. 举例初三语文文言文相关的语法现象请分别举例一下文言文的语法现象   动词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例如: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忿恚”是主语 “(吴)广”使宾语“尉”“忿恚”,全句译为“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形容词用作意动: 例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例①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②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宾语前置有4种.1.用”唯”作为标志的,如”唯你是问”2.用”之”作为标志的,如”句读之不知3.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莫余欺也4.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精锐教育长宁天山中心语文组。
   

语文文言文的语法

8. 文言文语文语法

 1. 语文文言文语法   文言文语法简析 句式倒装 古今汉语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
  在正常情况下,汉语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限制或在中心词前,补充成份在谓语后。
   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充当句子成分时,与现代汉语的位置顺序不一致。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语的后面,甚至有时候谓语还可以放到主语的前面等。
   常见的倒装有以下的五种: 1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 否定句中 出现结构助词 2定语后置: 数量性定语后置 修饰性定语后置 “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3介词并语前置 4介词宾语的位置, 5谓语前置 (1) 宾语前置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
  其类有三: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例如, ① 大王来 何操 ? ② 沛公 安在 ? ③ 臣实不才,又谁 敢怨 ? ④ 圣王有百,吾 孰法 焉? ⑤ “许子冠乎?”曰:“冠。”
   
  曰:“ 奚 冠?”曰:“冠素”。 ⑥ 吾 谁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孰”、“奚”,都是用作宾语而置于谓语的前边的。
  例(3)的“敢”是能愿动词,它必须与动词连在一,所以“谁”用在“敢”之前。最有启发性的是例(6),“欺天乎”当然也是疑问句。
  但由于“天”这个宾语是名词。不是疑问代词。
  所以放在动词“欺”的后面。 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母、无、未、、弗、勿、莫等。
   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 也。 (未有之) ②臣未 之闻 也 (未闻之) ③我无 尔诈 ,尔无我虞。
   (无诈尔…) 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 或欺 。 (莫欺之) △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
  据统计,《左传》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并不那么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况。
  例如: 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 。 汉代以后,这种宾语更是大量后置,例如: ②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 为之 。
   虽然汉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们可以认为前置是沿袭先秦语法规则,是文人仿古的结果。
   (三)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 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上“是”或“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例如: ① 宋何 罪之有 ? ②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 虞虢之谓 也。 ③ 将 虢是灭 ,何爱于虞? ④ 我周之东迁, 晋郑依 焉。
   ⑤ 王贪而无信, 唯蔡是感 。(感通憾怨恨) ⑥ 子曰:“求,无乃 尔是过 与?(责备你) 其各例意思分别是:宋有何罪、说的是虞虢、将灭虢、依晋郑、感蔡、过尔。
   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便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 就是这种格式。
  这种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其他语句如: 1惟余马首是瞻。
   (只要看我的马头就行了) 2惟陈言之务去。 (只要是陈旧的语言就务必去除) 以上各句翻译要体现出“只要…就”的意思来,如只要是命令就听从,只要有利就图,只要是人才就举荐。
   古汉语中,还有些没有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但并不多见。 (2)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中心语。
  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或者因为定语过长没,而为了使语言更流畅,于是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边。今译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其格式有三类 〈1〉数量性定语后置 ① 命子封帅 车-- 三百乘 以伐京。
   ② 不豫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2〉修饰性的定语后置 ①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分别译为:“长长的剑”(陆离,形容剑之长),“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
  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 〈3〉“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① 太子宾客 -- 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 其石 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③ 村中少年 -- 好事者驯养一虫。
   译为“知其事的太子宾客:“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的石头:“好事的少年”。
  都因为有“者”字标志而将定语后置 。 (2) 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的宾语通常是在介词后面,但在古代汉语中,也可放在介词之前,主要以下两种: 〈1〉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前置 ①许子 奚为 不自织? (为什么?) ②何以 战? (凭什么?) ③客 胡为 若此 (为什么?) ④曷为 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为何?) ⑤ 学 恶乎始 ? 恶乎终 ? (从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的前置。
   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虽无形式标志,但也可以将宾语提到介词之前。例如: ① 楚国 方城以 为城, 汉水以 为池。
   ② 楚战士无不 一以当十。 ③ 沛公 北向坐,张良 西向待。
   在现代汉语中,还有“ 夜以 继日”这类成语是古汉语的遗够 (3) 介宾语短语的位置 介宾短语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
  2.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知识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智拓法律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词性实词与虚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称。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表示人名的如“孔子”“闰土”“父亲”;表示处所的如“三味书屋”;表示时间的如“正午”“晚上”;表示方位的如“中间”“下面”;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匾”“画”“古树”“牌位”;表示抽象概念的如“方法”。
  2.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表示动作行为的如“穿”“跳”“爬”“走”“纪念”“责备”;表示存在变化的如“有”“增加”“缩小”;表示心理活动的如“想”“懊悔”;表示可能、意愿的如“应该”;表示趋向的如“下去”“上去”;表示判断的如“是”。3.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下边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5.数量词7.介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
  3. 古文语法一些关于古文的语法知识,像什么定语后置呀,判断句呀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
  4.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知识   原发布者:智拓法律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词性实词与虚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称。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表示人名的如“孔子”“闰土”“父亲”;表示处所的如“三味书屋”;表示时间的如“正午”“晚上”;表示方位的如“中间”“下面”;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匾”“画”“古树”“牌位”;表示抽象概念的如“方法”。2.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表示动作行为的如“穿”“跳”“爬”“走”“纪念”“责备”;表示存在变化的如“有”“增加”“缩小”;表示心理活动的如“想”“懊悔”;表示可能、意愿的如“应该”;表示趋向的如“下去”“上去”;表示判断的如“是”。3.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下边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5.数量词7.介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
  5. 语文的语法知识如何理解   6. 语文古文语法   首先:焉可做句末语气词(1)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啊”如“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 三王之仁焉而死”——《史记》
  (2) 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如“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
  (3) 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乎”、“吗”如“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诗·唐风》
  (4)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如“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史记》
  虽然你举的第一句也是在句末,但是前文有“此绝境”,所以承接前面翻译为“于此”更好一些,“不复出焉”即解释为“不再从此绝境出去”,不是说不能为语气词。
  其次:焉可作人称代词“他、它、此”等,如“心不在焉”,也可解释为疑问代词“哪里”,由于例句“焉置土石”焉在句前,它是一个疑问代词形式,所以要解释为“哪里”,是放在句首表疑问的,兼词不放在开头,课文中学过的作兼词的有《劝学》中的“风雨兴焉”(风雨在这里兴起),《逍遥游》中的“置杯焉则胶”(在这里放个杯子就搁浅),翻译时往往是介词短语后置形式,要把“焉”提到前面的动词前翻译。
  7.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语法集锦   DD1:常见文言虚词详细整理(1):安、而、尔、夫、盖、故、何 --------------------------------------------------------------------------------作者:- 安 ⑴怎么,哪里。
   例: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又安敢毒邪? ④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 ⑤安能复为之下乎! ⑥安能抗此难乎? 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⑧君安与项伯有故? 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域? ⑩安得使余多暇日。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12)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⑵安全,安定。 例: ①谢庄遂安。
   ②可以为富安天下。 ③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 ⑶安逸。
   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⑷安生,有“养”的意思。
   例: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所安:这里指养生的东西。)
   ⑸哪里,什么。 例: ①君谓计将安出? ②欲安所归乎? ③沛公安在? 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⑤洞庭君安在哉! ⑥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⑹安抚。
   例: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⑺平静。
   例: ①始而惭焉,久而安焉。(安:这里是心安理得的意思。)
   ②恬然自安。(安:这里指内心平静。)
   ③孔明恰才心安。 ④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安:这里有心安理得的意思。)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
  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
  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
  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
  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尔 ⑴同“耳”,罢了。例: ①无他,但手熟尔。
   ②非死则徒尔。 ③以头抢地尔。
   ④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 ⑵你的,你们的。例: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③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④予佐尔贾。 ⑤以吾一日长乎尔, 吾以也。
   ⑥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⑦与尔三矢。 ⑶那。
  例: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从那时以来。)
   ⑷作助词。例: ①始尔未为久 ②呼尔而与之 ③子路率尔而对曰 ④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⑸如此,这样。
  例: ①君尔妾亦然。 ②作计乃尔立。
   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夫 ⑴丈夫。
  例:①其夫呓语。②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③夫妻隅。 ⑵成年男子。
  例: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②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③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⑤一夫夜呼,乱者四应。⑥吾,义夫也。
   (3)作语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例:①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②夫战,勇气也。③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⑤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⑥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⑦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⑧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⑨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⑩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1)夫精念存想。(12)夫我乃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1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14)夫天者,人之始也。
   (4)这,那。例: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⑤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亦犹夫人之情也。⑦曾不异夫腐鼠。
  ⑧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⑨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⑩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11)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器矣。
  (夫:一说作助词。)(1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5)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例:①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