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祯的主要贡献

2024-05-20

1. 王鸿祯的主要贡献

 王鸿祯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在地层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提出了以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将沉积相与构造背景相结合,区别不同的古地理格局与古构造框架,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区分了层序地层的不同级别及其与天文周期之间的可能联系;在大地构造和全球构造方面,提出了构造名词体系和中国及全球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的划分,提出了以泛大陆为准的大陆聚散周期和地球史上不同级别的节律及其可能的天文控制因素;进行了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由此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在地质学史方面,提出以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史为主要研究内容,做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共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专著、文集、图集和教材等20余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材特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 建立了四射珊瑚的分类演化体系王鸿祯早年在英留学的博士论文,在四射珊瑚微细骨骼构造中,区别出层状和纤状两种结构的基本类型,并根据两种类型的消长演变,提出了全新的分类及演化关系。他接受了当时英国古生物界的种、属观点和严谨学风,只承认了为数有限的超科、科、亚科、属和亚属,而对其演化阶段和地理分布则作了全面的回顾。这就不仅在研究方法上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对古生代四射珊瑚群的演化作了系统的分析。王鸿祯在20世纪80年代,依靠青年助手陈建强等,改进制样技术,运用电子显微镜扫描,开辟了新的观察领域,查明了大量属种的微细构造,证实了他早年提出的学术见解,基本上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他据此提出了比较严密的全新分类体系,确认了逾800属和80科,成为集群绝灭和阶段划分及古地理分区的较坚实的基础。对骨骼构造最终单元的研究也为生物骨骼的分泌机制和生物结晶学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上述主要认识的应用范围从四射珊瑚亚纲扩展到整个珊瑚纲及更广的范围。据此完成的专著《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提出以年代地层、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王鸿祯一向重视科学分类体系和工作方法。在地层分类方面,从地层工作的任务出发,主张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两者是主要的,不同意平均对待各类地层分类的观点。作为现代的概念方法,王鸿祯强调事件地层学和构造地层学的重要意义(1989)。在地层分区方面,强调古地理轮廓和古构造格局的重要性,将构造活动论和复杂的大陆边缘区的概念引入分区的原则,在中国地层分区(1978)和亚洲地层分区(1979)中得到了体现。在沉积古地理方面,王鸿祯重视沉积相组合及其形成的构造条件和部位,从而把地层的沉积类型分为稳定、活动和过渡三种构造背景,与陆区、浅海区和较深海区三种宏观环境相对应,构成地层类型组合的分类体系。这种把沉积环境和构造部位结合起来的观点,在编著的《地史学教程》(1980)的总论中有较好的说明,也是王鸿祯编制古地理图的认识基础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王鸿祯根据这些较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校内外一批中青年地层、古地理工作者,综合研究了国内长期积累的区域地层沉积资料和一些专题研究的成果,编制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及说明书)》(1985)。这一本包括中元古代—第四纪的多图种的大型图集,以先进理论和方法,把古地理和古构造结合起来,把板块构造和历史构造结合起来,较好地反映了中国构造发展和古地理演变的历史,使这项成果能从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方面服务于沉积矿产及层控矿床的远景规划,出版后受到国内外的好评和重视,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鸿祯还利用高等学校多学科的优势,组织和领导了地层、古生物、构造、岩石、煤田地质和石油地质等多学科的教师,协作完成了“中国南方沉积历史、构造特征及有关矿产成矿背景研究”项目和“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及其与能源和沉积矿产分布关系”项目,分别出版了《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1989)和《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1990)等专著,提出了对中国古大陆边缘演化的系统见解,探索了大陆边缘地质的研究途径。 1993年,王鸿祯组织了校内外五十余位成员,承担国家科委攀登附加项目“中国古大陆及其边缘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建立了层序地层的级别体系及其与各级天文周期的可能对应关系,为以自然节律为依据的新的地质时代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王鸿祯一向重视系统论观点,提倡学科交叉,扩展时空视野,探讨地球科学的根本理论问题,继“中国古地理”等项目之后,又通过层序地层项目的研究,将生物演化、沉积过程、地层发育和构造发展中的周期现象联系对比,从而扩展到岩浆活动史和地球化学演变史,进一步指出了地质作用过程的节律现象是地球演化的普遍规律。它们既是地球整体及其各圈层相互影响的普遍表现,又是地球星体在宇宙中与其他星系相互影响的综合反映。 提出中国及全球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及其历史演化体系王鸿祯一向重视大地构造学、特别是历史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早在30年代末和40年代,就阅读和介绍过国外有关全球构造的著作,对“固定论”与“活动论”之间的大论战有所关注。50年代发表了《从中国东部前寒武系发展论中国东部构造分区》的论文(1955),20世纪70年代撰写了《大地构造与历史分析》和《亚洲地质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1979)等论文,80年代发表了《从活动论观点论中国大地构造分区》(1981)、《中国地壳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1982)、《历史大地构造学及其研究方法》(1982)、《中国构造发展史》(1986)等一系列论著,他以构造活动论的观点,提出了复杂的陆缘区和两个相对的陆缘区及其中间的对接带共同构成陆间区的概念(1981)。其后又提出两种地壳消减带的认识:①叠加消减带是弧、陆碰撞,陆缘增生;②对接消减带是最后海域消失,陆陆碰撞。1995年王鸿祯和莫宣学为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召开在Episodes上合写的《中国构造发展纲要》是这些学术观点的一个纲要和总结。   为了突出主体大陆与其周围岛群、岛弧构成的复杂陆缘区的从属关系,王鸿祯提出在地台区和地槽褶皱区之上,建立高一级的大地构造单元——构造域(tectonic domain)和亚构造域(tectonic subdo main),提出了晋宁构造阶段和海西构造阶段的全球构造划分(1985)。王鸿祯受前苏联构造学派的影响,注意构造阶段的划分,注意地质历史中有机界同无机界发展阶段的相互关系。他根据历史的前进发展和分阶段发展的普遍概念,讨论了亚洲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并根据前寒武纪早、中期地球各圈层都经历明显的阶段变化,以及其在沉积、生物、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动方面的表现,提出了全球构造发展的四大阶段(1981,1982),即陆核形成阶段、地台形成阶段、泛大陆形成阶段和泛大陆解体阶段。阶段的划分是以地球圈层的性质、成分的变化和地表的构造格局的重要变化为依据,指出板块构造主要出现于第三阶段,现代规模的板块运动可能限于第四阶段。还指出陆壳、洋壳、过渡壳的性质及幔源岩浆活动的类型等都受到发展阶段的制约,不能简单套用现今取得的数据与远古时期直接进行类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把构造分区的演变和构造阶段的转化结合起来,对中国的构造发展作了综合论述。同时又根据生物古地理、古地磁和古构造资料,作出了不同时期的全球古大陆系列再造简图,逐步建立了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构造发展的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 王鸿祯认为大地构造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历史大地构造学,是各级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在不同阶段形成的构造格局的演变和动力学背景(过程)。他认为构造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稳定单元与活动单元之间的配置与转化。大陆地壳的主要部分是具有古老基底的稳定单元,而稳定单元中的基底与盖层的关系中,基底是控制盖层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研究前寒武纪基底及其转化为稳定的阶段时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他一向重视前寒武纪地质研究。 由于在地球早期史中,基本介质的量变和质变最为明显,阶段的划分及其前进发展也最具说服力,为了研究构造基底的基本格局,1948年他就对中国东部前寒武系的对比作了回顾。1955年又对中国东部前寒武系基底的发育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中国东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方案。这是使用前苏联大地构造概念对中国进行构造分区的较早尝试。在元古代地层古地理和古构造方面,他组织一批中年骨干,依靠青年师生,开展了对华北、华南等地中、新元古界的系统研究,在区域地层对比、沉积古地理和构造古地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十余年间陆续发表了《中国震旦纪地层与古地理》(1978)、《中国晚元古代古构造与古地理》(1980)、《中国中、晚元古代地壳构造发展》(1980)、《中国中元古代以来的古地理发展》(1982)、《中国元古代主要构造单元及其边界性质的发展》(1984)、《论中国前寒武纪地质时代及年代地层的划分》(1986)、《震旦纪构造格局与全球古大陆再造》(1987)、《中国元古宙古大陆边缘的构造发展》(1994)等论文。根据前寒武纪研究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前寒武系先行建立区域性年代地层单位的建议。在对元古代地层和构造格局进行综述时,指出了张裂构造和裂陷槽体系的重要意义(1984)。他提出以28亿年、18亿年和8亿年为时限,将前寒武纪地质按照地壳(岩石圈)的组构发展特征,分为相应的陆核形成、原地台形成和地台形成三大构造阶段(1985),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物质)的联系和统一。 在全球构造方面,王鸿祯提出了以构造域和大陆地台(陆台)为地壳构造单元的大陆聚散过程和以泛大陆周期出现为准的构造阶段,并以这个大陆动力发展轮廓作为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的重要基础。王鸿祯提出,地球科学的根本问题和目标之一是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史,当前地学基础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试图建立地球演化的基本过程及其可能的动力学模式。王鸿祯认为地球的节律现象是地球动力学普遍规律的表现。地球演化的时空框架可以历史发展的阶段论和古大陆集散过程,即泛大陆周期概念作为初步的依据,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协作,进行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并予以动力学的解释。王鸿祯以地球演化的突变论和阶段性“点断前进”(punctuated progressoin)说为主导思想,注意到全球古大陆再造系列研究成果与生物古地理研究取得的格局认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而,联系一度流行的地球膨胀说,提出地球可能曾发生阶段性非对称、有限膨胀的设想。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览了有关的全球古大陆再造系列图件,在探讨地球演化动力模式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王鸿祯的一个重要科学思想(思维)是坚持“阶段论”,提倡“激变论”(灾变论)。王鸿祯认为地球演化史的“阶段论”与“激变论”观点是不可分的。地球历史的发展服从量变引起质变的普遍规律,发展过程都是漫长的、相对平静的量变期与短暂的、急剧变革的质变期相互交替出现的。每一次质变都使事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质变过程。这就是王鸿祯长期倡导的“阶段论”。阶段论的基本点:①阵发性(episodicity)。没有阵发性,就无法鉴别“事件”并把它们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②周期性(periodicity),③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或前进性(progressiveness)。每一新的阶段都代表事物发展的高一级的进程,这和简单的周期说或旋回说有所区别,阶段的发展是普遍的规律。他还认为,研究地球星体天文史的末期和地质史的初期的物质状态和组构特征,结合地球深部过程、热历史分析和天体化学等研究,探讨和验证地球阶段性非对称有限膨胀假说的可能性及其相关的地球起源假说,应是可行途径。1997年王鸿祯发表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文集第一卷的《泛大陆周期、地球节律与可能的地球膨胀》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古地理研究代表性成果出版《中国古地理图集》王鸿祯的古地理研究代表性成果《中国古地理图集》是他组织多个地质单位不同学科的地质学人共同完成,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古地理图集》是八开本,共含图版143版,中文说明书85页,英文说明书28页,附录25页,包含构造古地理、沉积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和岩浆岩分区等多个图种,覆盖自元古宙直到第四纪的漫长时期。《中国古地理图集》内容是按构造阶段排序,每个阶段都以构造格架图为首,最后的“中国大地构造图”则是构造发展的历史总结。 1986年,王鸿祯被推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会长,1989年,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15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主编了《中国地质学简史》(英文,1989)、《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1990)、《东西方地质学术思想的交流》(英文,1991)、《中外地质科学交流史》(1992)、《中国地质学科发展的回顾》(1995)、《中国地质学科的发展》(英文,1996)及《比较行星学地质教育地质学史》(英文,1997)等专著和和文集。1999年,出版了《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文集。王鸿祯一贯主张:“既要弘扬中国古代地学思想,更要研究近现代学科史和学术思想史,研讨学术发展的独特规律,追溯学术上的本末和源流,判别得失,做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王鸿祯在地质学史方面主编的几本英文专著,分别在第28届(1989)和第30届(1996)国际地质大会、第15届(1990)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上展出和散发,受到普遍的好评,认为是“东西方地学思想交流的重要文献”。他在地质学史研究会工作中,广泛依靠各学科的地质学家和有关学者,从1989年起,坚持“一年一会,一年一书”,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1991年王鸿祯当选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为中外地质科学史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鸿祯共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等20余部,其中近140篇论文和绝大部分论著是1978年以后完成。 专著    序号  作品年份出版社作者1中国古地理图集1985中国地图出版社王鸿祯主编2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1989科学出版社王鸿祯等3地史学教程1956地质出版社王鸿祯著4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1999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王鸿祯主编5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1990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王鸿祯等6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1986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王鸿祯等主编7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1990北京大学出版社王鸿祯主编8构造地质专辑1984有色金属成都地质干部学院王鸿祯,钟嘉猷,徐嘉炜等编期刊  序号  作品年份出版社作者1沉积层序及海平面旋回的分类级别:旋回周期的成因讨论1998现代地质王鸿祯,史晓颖2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发育及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1983地质学报王鸿祯,李思田3东秦岭古海域两侧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  1982地质学报王鸿祯,周正国4从活动论观点论中国大地构造分区1981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王鸿祯5中国地壳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1982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王鸿祯6地球的节律与大陆动力学的思考1997地学前缘王鸿祯7论中国地层分区1978地层学杂志王鸿祯8中国地质构造述要1996中国地质王鸿祯,莫宣学9全球构造研究的简要回顾1995地学前缘王鸿祯10试论西藏地质幧造分区问题1983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王鸿祯11中国与蒙古之地质2006地学前缘王鸿祯,何国琦12中国中元古代以来古地理发展的轮廓1981地层学杂志王鸿祯;刘本培13中国地质科学50年的简要回顾2000地质论评王鸿祯,翟裕生14亚洲地质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1979中国科学王鸿祯

王鸿祯的主要贡献

2. 王鸿祯院士对地质学史研究会发展的贡献

石宝珩 
(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
1980 年 4 月,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宣告成立,由夏湘蓉教授任会长。研究会的成立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平台,开辟了地质学史研究的新局面。
1986 年 4 月,夏湘蓉教授辞去会长职务,地质研究会推荐王鸿祯院士接任 ( 第二任)会长。自此,中国地质学史研究会在王老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中国地质学史研究领域重写了浓浓一笔。自 1986 年以来,地质学史研究会坚持的学术方向、良好会风及其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王老的领导分不开的。仅从近 20 年来地质学史研究会学术活动的发展来看,王老的贡献是巨大的。
一、明确地质学史研究会的宗旨,坚持以学科史、学术思想史为重点开展学术活动
1.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王老接任会长不久,1987 年 11 月在丁文江先生诞辰 100 周年,章鸿钊先生诞辰 11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 当前 “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日益受到更多重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史的研究应该做到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研究事物的本末和始终,达到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的目的。” “通过回顾过去,探讨事业上的盛衰和得失,追溯学术上的本末和源流,对我国地质科学的前进和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起一份推动作用,这就是我们的衷心愿望。”
研究会始终将王老提出的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作为自己的宗旨,指导研究会的学术活动。
2. 学术活动以学科史及学术思想史为主
地质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地质学发展的事业史、学科史和人物史。从研究会活动和基本情况出发,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贯彻 “以史为鉴”的方针,王老提出以科学史和学术思想史为主开展学术活动。
1988 年 10 月,王老指出: “地质学史的研究牵涉到所有地质分支学科,它的兴旺发达有赖于广大地质学人共同关心和各有关业务部门的广泛支持。”
1991 年 3 月,王老更明确提出: “地质学史研究会的活动应以研究整个地质科学发展史及学术思想发展史为主,同时兼顾中国古代及当代的研究。应以 19 世纪以来地质学史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难题 ( 如对重要人物或重要史实的评价) 研究为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撰写地质事业史和评价历史人物。”
如何进行学科史研究? 王老提出了学科史与学术思想史研究相结合的思想: 提出了以学科史研究为主线,要同事业史、人物史研究相结合的思想; 提出了开展学科史与学术思想史研究要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思想: 在 21 世纪之初又提出地球科学系统的协调和融合的思想等。这些指导思想都具有前瞻性,具体指导了地质学史研究会学术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效地开展活动。
1996 年 8 月,王老提出: “今后在国内和国际上除一般史料外,开展学科发展史、学术思想史研究,上升到哲学概念的高度,应是一个重要方向。”
1997 年 1 月,王老又指出: “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可将学科史作为基础,全面开展包括事业史、人物史、教育史和古代矿业开发史的研究。” “学科史为主只是 ‘学史’研究的一部分,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事物来龙去脉通过人的思想来实现,因此,要研究学术思想发展史。”
王老在辞去会长职务之后,仍关心研究会的工作。2004 年 12 月又指出在 21 世纪,研究会要 “与时俱进”,要贯彻 “以人为本”。他讲: “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一部分,地球科学系统更为广泛,它的各个方面有个协调和融合的问题,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科学与文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流,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我们要与时俱进,学术思想史具有哲学因素,学史研究与哲学联系也应更为紧密。” “贯彻以人为本,特别要正确对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3. 广泛而有效地开展学术活动
自 1980 年地质学史研究会成立以来,至 2005 年召开了 17 届年会,共举办 25 次学术活动,有约 2000 人次参加学术活动,提交论文将近 1000 篇。25 次活动中有 19 次是在1986 ~ 2003 年王鸿祯任会长期间举办的,期间参加人数超过 1550 人次,交流论文超过700 篇。
最有历史意义的学术活动是 1999 年 9 月,在新中国成立 50 周年前夕召开的 《新中国地质科学 50 年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会议并进行了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的首发式。
在王鸿祯教授亲自主持、组织下,由地质科学各个领域的 51 位学者、专家,撰写了38 篇基础地质和应用地质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主要地质学科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是一部在世纪之交具有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重要时代意义的科学史专著,向国庆 50 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对于这一学术活动,受到社会的赞誉,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评价: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这部专著,“对我国地质学主要学科体系 50 年的研究成果、研究经验和学科发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从科学史的角度首次对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这在世纪之交,为我国地球科学在 21 世纪的发展提供了 ‘史鉴’”。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地质学史研究会 “对新中国成立 50 年来的中国地质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并出版了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在我国地质界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缅怀老一辈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弘扬老一辈地质学家的敬业精神
地质学人物史的研究是地质学史研究和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物史研究不仅是学科史、学科思想史以及事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如王老所讲 “缅怀前辈们在困难的条件下,筚路蓝缕、艰难创业的历程,必将引起我们的高度崇敬。”如何进行人物研究,1994 年 4 月,王老提出: “研究会要以学科史研究为主线,把它同事业史和人物的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研究人物也应该以学科史为主线,着重搞清史实,从学术方面提出他们的贡献,研究他们的学术道路、学术思想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
1.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
地质学史研究会在组织学术活动中,组织或参与组织有关人物史的研讨会主要有:
1987 年 10 月组织了 《纪念丁文江先生 100 年、章鸿钊先生 110 年诞辰,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讨论会》。
1988 年 11 月,在第 6 届年会期间,举行了 《谢家荣先生诞辰 90 周年学术讨论会》。
1989 年 12 月,参加了 《李四光学术思想讨论会》( 纪念李四光诞辰 100 周年) 。
1993 年 12 月,组织了 《袁复礼教授百年诞辰纪念会》。
1995 年 10 月,举行了 《纪念孙云铸教授诞辰 110 周年学术报告会》。
2003 年 11 月,第 16 届年会是一次以人物史为主要内容的学术年会。时逢袁复礼诞辰 110 周年、谢家荣诞辰 105 周年、冯景兰诞辰 105 周年、喻德渊诞辰 100 周年、王曰伦诞辰 100 周年等。
2. 对部分学者的缅怀与评价
王老不仅对前辈怀有崇高的敬意,而且给予了高度评价。以下是他的部分论述:
“丁文江先生和章鸿钊先生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对中国早期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怀念丁先生、章先生和他们的同辈李四光先生及其他几位先生们一起,披荆斩棘、合作无间的精神,必将给我们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1987 年 11 月)
“李四光教授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科学界、知识界的一面旗帜。他的科学活动和社会活动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我在研读李老的学术著作时,又深深感到他总是立论严谨,从无武断之语、过甚之词。李老的学风和文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学习李老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节,学习李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学风文风。” ( 1989年 12 月)
“袁希渊 ( 袁复礼) 老师早年留学美国,回国之后虽然从事过重要的地质调查工作,特别是在西北科学考察期间,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就袁老师的一生来看,他的主要贡献还在于长期坚守地质教育岗位。他长期主持清华大学地学系,师道长存、功勋永在。”“我们现在敬怀前贤,缅怀师德,更应以此自勉,以求无愧于前辈师长,无愧于当前的时代。”( 1993 年)
孙云铸教授 “是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影响深远的地质教育家。”“孙云铸教授堪称中国地质古生物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中国地质界一位良师。他待人以诚,平易近人,对后进关切备至,数十年如一日,凡曾亲受教诲的学生无不深志不忘。”( 1995 年 10 月)
“谢家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地质学家,他学识渊博、著述颇多,对中国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谢先生不仅在内生和外生矿床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石油地质和煤田地质有精辟的见解,对大地构造也有重要的创见。” “他毕生致力于资源、能源的找矿勘探实践,是把地质现状与应用密切结合起来的典范。”( 1988 年 10 月)
谢家荣先生是 “中国地质界的一代宗师,矿床学的罕见巨匠,矿产勘察事业的杰出领导人。”( 1988 年 1 月)
谢先生 “知识渊博,非常重视实践,又具有敏锐超前的思维。”( 2003 年 11 月)
黄汲清先生 “他不仅是一位基础地质学大师,还是一位对石油勘查作出重大贡献的应用地质学权威,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工作者和领导者。” “黄先生为人坦诚,治学严谨,具有广阔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重视实践,笃于探索。” “黄先生的辉煌业绩在地质科学真理的宝库中占有自己的位置。”( 1998 年)
“黄老真正是在 20 世纪对中国地质和地球科学作出奠基性和开创性贡献最多、影响最广的一代大师。”“黄老做人处世的优良品德: 一是崇仰前辈,二是关怀后进,我们应当继承发扬前辈们的高尚品德,做到崇仰前辈,关爱后辈,团结凝聚我们的力量,就一定能在科教兴国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无负于当前的伟大时代。”( 2004 年)
三、进一步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地质学史研究会一经成立就参加了国际地质学史委员会的工作,首任会长夏湘蓉教授于 1980 年被选为国际地质学史委员会委员。闻广、王根元、孙荣圭先后当选为通讯委员。王鸿祯教授接任第二任会长后,于 1987 年 7 月参加了第 14 届学术会议,接替夏湘蓉成为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委员。1990 年 10 月,在第 15 届国际地质科学史讨论会期间,被增选为该委员会副主席。1996 年 8 月,王鸿祯再次当选副主席。同时,自 90 年代以来,先后又增补中国陶世龙、于洸、石宝珩、杨静一、翟裕生、杨光荣、张九辰、银剑钊、游振东、籍传茂为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通讯委员。在王老领导下,研究会加强了与国际同行交往,扩大了国际交流。
1. 组织学术交流会议
( 1) 1988 年 10 月第六届年会中心议题是 “中外地质交流史”。王老在会上提出:“科学技术从其本质来说是无国界的,而国际信息交流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研讨地质学术上的对外交流,回顾其在地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对推动学科发展,权衡得失,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必然能够为当前和未来的规划措施提供宝贵的借鉴。”这次会议专门研究了拟于 1990 年秋,在中国召开第十五届地质学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事项,确定了会议议题:“东方与西方地质思想的交流。”
( 2) 1990 年 10 月国际地科联 “第十五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中心议题是 “东方与西方地质思想的交流”。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主席 Martin Guntau讲: “过去国际地质科学史的研究圈主要限于欧美,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这个研究圈内。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的活动扩展到了历史悠久的亚洲,这是一个重要的进展,这是一次有重要意义的会议。”
( 3) 为准备 1996 年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在中国召开,王鸿祯会长在 1994 年 4 月,在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上讲: “重视国际合作,开展国际交流,才能推动学科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做到与世界学术发展同步,取得国际性的研究成果。”并研究决定地质学史研究会将参加组织地质学中外交流史,学科发展史以及地质理论、思想和哲学等的讨论会。
( 4) 1996 年 8 月,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 “地质学发展与国际地质学交流,19 世纪以来地质分支学科的发展学术讨论会”上,地质学史研究会参与主持了地质学发展与国际地质学思想交流及 19 世纪以来地质分支学科的发展两个分组的学术讨论会。
2. 开展学者学术交流活动
邀请澳大利亚学者 D. R. 欧德罗来华交流,1992 年9 月,他以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史学会理事身份访华,作了四次学术报告。1999 年 10 月,以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再次访华,进行了 “地质科学史研究中的方法及文献资料甄别”的专题讲座。
四、凝聚人才,坚持好的文风会风
地质学史研究会 20 多年学术活动不衰,并不断取得好的成果,表明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凝聚力、吸引力。这首先是由于研究会有好的带头人。首任会长夏湘蓉的严谨学风,一直影响我们。1986 年王鸿祯教授接任会长以来,以求实创新精神,带领我们不断取得新进展。
地质学史研究会遵循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的宗旨,长期坚持好的会风和文风:
( 1) 始终坚持学术交流是研究会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 2) 始终坚持 “严谨、求是、创新”的传统,保持了不张扬的好风格。
( 3) 始终坚持贯彻 “双百”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
( 4) 实现了 “一年一会,一会一书 ( 刊) ”目标。
( 5) 积极争取上级主管单位和挂靠单位的领导和支持。
研究会好的会风和文风,是与研究会会长分不开的。王老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在地质界的崇高威望,以及对研究会活动亲自组织和周到安排,更以他包容的广阔胸怀和固本慎始的科学精神,团结和凝聚了一批专家、学者,形成了研究会的中坚力量。
研究会好的会风和文风,得到中国地质学会的充分肯定。地质学史研究会多次被评为中国地质学会先进集体,并多次受到赞誉。
1998 年 10 月,时任秘书长的王弭力说: “地质学史研究会的工作在中国地质学会 44个专业委员会、研究会和工作委员会中是比较出色的一个。每年一次的年会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安排。”
2004 年 11 月 20 日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来函: “地质学史研究会云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对地质学科的发展,对地质学术思想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地质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我国地质界同仁的肯定和重视。”凝聚了王鸿祯教授和众多老一辈地质学家心血的地质学史研究会,已在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上,书写了厚厚的一页,载入了史册。
展望研究会的未来,在新会长翟裕生院士带领下,一定会继承传统,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3. 王鸿绪的学术成就

与其他学者全著论文100多篇。自2001年调入琼州(大学)学院以来,就在包括《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科学》、《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应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等中文核心期刊在内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四篇。

王鸿绪的学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