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经济学的中国石油面临的问题

2024-05-19

1. 石油经济学的中国石油面临的问题

世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5310亿桶,每天石油消耗为165万桶。我们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将用完这些石油? 你也许正伸手找计算器解这道题。别忙,如果你真这么做了,那已经错了。不劳计算器帮忙,这道题的答案是“永远也用不完”。上面这道题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罗塞尔·罗伯茨(RussellRoberts)的小说《看不见的心——一部经济学罗曼史》中。书中的主人公———一位中学经济学教师,在给学生上的第一堂经济学课上,提出了这个问题。在学生们噼哩啪啦打完计算器之后,老师公布了答案:当石油越用越少,价格自然越涨越高,当油价上升到足够高,人们就会不用石油,改用其他替代品;剩下的石油由于开发成本太高,无人开发,自然不会用完。在第一堂课上,学生们明白了经济学家与旁人思维的差别所在。这样一道简单的经济学启蒙的题目,对于我们认识和分析中国当前面临的石油问题,也许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路。由于中国在10年间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且进口石油在国内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与日俱增,石油已从过去问题不大变为现在很成问题。特别是当前美国不惜代价控制中东石油,世界油价不断暴涨,这个问题更显突出。前一阶段“中国石油危机论”频频见诸报端,有人在油价近天价的情况下建言中国政府增加石油战略储备。近来有经济学家出面反击这种观点,指其为“油托”,“唱衰中国石油”。如何评价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黄汉认为,持前一种观点的人就像罗伯茨小说中使劲按计算器的中学生,只会按照“中国生产多少石油,减去消费多少石油,缺口是多少”这样简单的思路做数学题,不明白供需变化会影响价格,而价格变化反过来又作用于供需,绝非加减乘除那么简单.因此,以此来推断中国是否存在石油危机、建多少石油战略储备为宜,至少方法上不科学。但这并不是说中国石油不存在危机。在石油年消费量将近1/3依赖进口,且缺口有进一步扩大趋势的背景下,中国石油问题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今年1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出现逆差,为多年来所罕见,石油进口额急剧增加是罪魁祸首,无疑证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如何面对这一严峻挑战?黄汉认为,单纯从供给角度出发,多辟进口来源,增建石油战略储备,虽能解燃眉之急,但治标而难治本。现在,已经到了全盘考虑中国能源消费政策的时候了。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正赶上世界石油价格相对低廉的好时候,能源消费问题往往不被优先考虑。不少学者认为,以中国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一旦像美国那样家家户户拥有汽车,不仅自己国内的石油资源难以承受,还会极大冲击世界石油市场。 但这种论点很快被戴上“看不得中国人过好日子”的“帽子”:“美国人手一辆车,一个人消费掉其他国家几十个人才能消费的能源,不见有人说什么。为什么中国人刚开上私家车,就有人容不得呢?”黄汉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国人必须保持清醒。美国人之所以能过上令许多人向往的“美国式生活”,是有条件的。这不,他们的军队正武装到牙齿,全世界抢石油呢。不要说中国现在不具备这个条件,即便将来强大了,以中国人“与人为善”的本性,也不会为了自己的私家车能多烧几桶便宜油而到处杀人放火。所以,中国绝不能以“美国生活方式”作为自己制订能源政策和消费政策的标准。如今全世界大的汽车制造商都忙着在中国开厂造车,恨不得把他们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掉的销量全在中国挣回来。中国人必须反问自己一句:我们消受得起吗?石油战略储备再多,终有消耗完那一天;新建进口石油输送管道,阀门开关终究掌握在别人手中。在石油问题上,从能源消费政策入手,提高利用效率,节省能源。艰苦奋斗也好,环保主义也罢,都是应该提倡的。

石油经济学的中国石油面临的问题

2. (11分)石油是我国相对短缺的资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油气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由于供需矛盾

     (1)市场价格的涨跌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石油相对短缺、供不应求是其主要原因。(3分)?(2)①三大石油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从事跨国生产和经营,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③有利于促进我国石油来源多样化,维护我国石油安全。④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8分) ?         第(1)问可以根据材料得出供求影响价格的结论;第(2)问要作出比较全面的回答。??????    

3. 对图中石油价格走向理解正确的是( ) A.A→B阶段,石油严重短缺 B.B→C阶段,石油的需求没

     A         试题分析:A正确,A→B阶段,价格上涨,说明供不应求,应选择。B错误,B→C阶段,石油供求平衡,排除。C错误,C→D阶段,石油供过于求,排除。D 错误,A→B阶段,石油的需求量与石油价格成正比,排除。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价格与供求关系。供不应求,价格升高,物以稀为贵——卖方市场(有利于卖方);供过于求,价格降低,货多不值钱——买方市场(有利于买方)。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判断的能力。    

对图中石油价格走向理解正确的是(    )       A.A→B阶段,石油严重短缺    B.B→C阶段,石油的需求没

4. 利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分析在石油价格上涨时,对国民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
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该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该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扩展资料
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1、设定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下限水平定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
2、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调控下限时,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设立专项账户存储,经国家批准后使用,主要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及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方面。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3、放开液化石油气出厂价格。液化石油气出厂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简化成品油调价操作方式。发展改革委不再印发成品油价格调整文件,改为以信息稿形式发布调价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油价格管理办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供给曲线

5.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谈谈你对中石油中石化的认识。

1,我对二桶油的认识,垄断企业(寡占市场的知识点可以去百度上找一找,一大堆)!今年好像看到中石化亏了点吧,一亏就得到了国家的补贴。国家都得罪不起啊。还好有发改委在,价格是可以干涉的,干涉有用吗?因为赔钱,所以要涨价!靠。
2,中石油和中石化似乎是垄断企业。中国有石油开采牌照的,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但一个企业是不是垄断企业,关键不在于它是不是排他性地经营一个行业,而是看它是否取得了垄断利润。就拿一些城市的自来水公司来说,看起来一个城市只有一家自来水厂,似乎是垄断企业,但水价的上涨被政府管制,因此多数城市的自来水公司长期亏损。这种垄断对企业有什么意义?

中石油和中石化有垄断的形式,却没有垄断的利润。不要看中石油去年盈利近1400亿元,但相对于庞大的中国石油石化市场,这点利润算什么?相对于全国近40万亿的GDP,中石油的利润只占0.35%。

由于发改委管制了中国成品油的价格,所以中石油,中石化永远不可能获得暴利。以下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中石油2008年利润1144亿,比上年下降22%。中石化2008年度业绩,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是297.69亿元,与上年同比下降47.3%。

3,你老师说的计算题,你从反面算!
有人说,中石化得到了国家的补贴。说这种话的人,如果这辈子准备做一个在多数事情上明白的人,就去查一下中石化亏损了多少,补贴占亏损的百分之几。当年中国因为价格干预,损失了近2000亿元。中石化和中石油全年利润才1600亿元。当时国外的飞机、香港的大卡车、国际远航货轮,充分利用了这个愚蠢的价格干预,到中国大加特加成品油。不加白不加,不加是傻瓜。

有人说,中石化花了2000万左右买了一个高价灯。中石化这样做,当然不妥。很多人希望中国的石油行业不存在垄断。如果这样,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利润就会变成10000个比山西煤老板还要富的油老板。这些油老板花钱的魄力一定比中石化更猛。而且当国际油价在140美元/桶,按发改委定的价格销售成品油必然亏损的时候,这些油老板一定会停止销售成品油,于是全中国会有很多卡车停运,全国物价飞涨。我不知道痛恨中石油和中石化垄断的人,有没有想到这一点。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谈谈你对中石油中石化的认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