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的介绍

2024-05-05

1.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的介绍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自2006年起,先后参与“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信息资源有效应用对策研究》、“十二五”中国教育学会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国家文化战略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研究》等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并且于2014年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总课题组唯一教材研发基地,协助课题组开展多学段专业教材研发和出版工作。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的介绍

2.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的简 介

机 构 名 称: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课题研究方向:传统文化教育理论研究、课程构建研究(含专业教材)和传承体系研究汉文化国际推广应用模式研究和商业模式研究机 构 使 命:复兴传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指导及理事单位:中华传统文化振兴基金山东教育电视台科研主管单位:国家文化战略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研究》总课题组“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科研合作单位: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中心重点工作:1.科研课题辅助支持和服务(含科研成果出版和发行)2.海外汉文化项目推广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3.汉文化国际产业园筹备

3. 中国国学院的介绍

中国国学院:成立于2003年11月,为全国(含港澳台)半个多世纪以来设立最早的首家国学机构。她由长期随同著名教育家、理论家、国学泰斗匡亚明先生从事国学研究的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与国学研究所诸位教授学者为主要基础发起形成。基本宗旨是,对国学即以儒、释、道、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并加以科学应用,为更好地繁荣优秀的中华文化、推进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国学院是研究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文化、教育机构。

中国国学院的介绍

4. 中国国学研究会的介绍

中国国学研究会于1996年8月成立,前身为中华国学研究院,系由海内外民族文化艺术家、专家、学者商定组建。于2002年更名为中国国学研究会,英文名:CHINA GUOXUE SEMINAR,组织机构登记证号:39574943-003-07-10-3。研究会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为宗旨,以推动国学(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如诗联、书画、中医理论、曲艺、武术、易学、气功等)发展为目标。广泛联合文艺各界,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方面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艺术家、研究者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对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5. 国学的介绍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并涵盖各历史时期文化精髓的学术。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国立学校,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国学的介绍

6. 中国国学网的介绍

中国国学网创建于2009年10月份,打造专门的国学门户网。本网站作为中国最具创新的国学类网站,旨在构筑国学爱好者与国学讲师的强大交流平台。权威专业的信息化服务,可为国学爱好者提供国学知识全程指导;强调“以学为本”,可为国学爱好者提供最新、最快、最全的国学信息;“点击国学,服务中国”,中国国学网将发挥国学网络媒体的优势,共谋中国国学发展。

7. 中国国学院的概况

中国国学院 是解放后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以中国国学命名并以开展中国国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基本任务的院系。中国国学院多次受到许嘉璐等有关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赞扬。学院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了博物馆专业、国学传播专业,旨在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国学素养的专业人才。本院由南京大学诸多专家、教授发起创立,以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为主要基础充实扩大形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成立最早的首家国学院。本院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为己任。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和对历史负责的精神,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和大力宣扬。其目的,使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有益的传统学问,发扬光大,与时俱进,为提高民众福祉,国家富强,做出新的贡献。本院设学术委员会、事业发展委员会;儒学研究所、易学研究所、佛学研究所、道教道家研究所、艺文研究所、企业文化研究所、中医及传统养生研究所、建筑风水应用中心、易学应用中心、传统文化培训中心等下属机构;香港、北京、广东、上海、四川等地联络处;以及南京元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经济实体。我院于2011年正式竣工落成的中国国学馆,位于国家4A级茅山风景名胜区二茅东景区的宝盛园,成为开展中国国学研究及应用的实体基地。本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聘请海内外相关名流、专家、学者担任名誉顾问、顾问等。目前研究人员队伍约200人,主要由大学学者教授、科研单位专家、社会相关领域的国学研究及应用人士组成。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和研究人员队伍建设,向海内外招聘各类研究人员。本院与国内外国学研究的有关团体,如国际儒学联合会、国际易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韩国孟子学会、马来西亚孔子研究会、台湾中央大学、澳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美国西来大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香港孔教学院、新加坡易经学会、马来西亚吉隆坡易经学院、美国世界传统文化科学院及国内数家单位建立了联系与合作。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并将理与用、学与术相结合,在儒学、易学、佛教哲学、道家道教、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业界享有相当的美誉度。本院愿与海内外同仁携手并进,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国学院的概况

8. 国学教育的国学简介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讲,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实用性。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可分三个阶段走:(一)从孩童四五岁识字并诵读和背诵《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浅显易懂的内容。(二)八岁入小学开始诵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三)读完《四书》并积累了一定量的汉字后,读《史》和《子》部及古典名著。国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结合“儿童成长发育四大阶段”的科学研究成果,可将国学教育分四阶段进行:(甲)儿童三岁以前,正值智慧孕育的时期,也是性格奠基时期。此时主要进行听、看两大感官的教育,可多播放积极性的古典音乐及经典诵读,同时辅以汉字图案以培养视角能力;(乙)三岁至六岁,此时期的儿童智力开始发育,需要不断利用知识充实自己。该时期内的儿童,就需要变被动为主动,开始培育读说能力及记忆能力,则应当常读诸家经典;(丙)七岁至十二岁,在既定的性格,及对知识的初步记忆基础之上,需要大人用言行对儿童进行引导,因为儿童已经进入认识世界的阶段,而不再只是记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开始了模仿学习,因此,除言行引导外,还需要更多地通过实践,如社会生活等,让儿童对前期记忆下来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消化,理解;(丁)十三岁以後的儿童,对外界的认识,不再只是认识、模仿,更多的是探索,研究。此时期之後,儿童已经步入青年阶段,应当开始对诸家经典进行研究,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