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产品体验报告

2024-05-09

1. 滴滴出行产品体验报告

 本文为作者往年产品练手学习笔记,更新在此平台上,供交流与学习~
    产品定位:这个产品要做成什么样的作品? 
    用户需求:用户可以通过产品满足什么样的需求? 
   产品定位:以为用户提供快速、成功叫车服务为核心,代驾、试驾、公交等交通服务为辅。打破传统电话召车与路边扬招的打车方式,利用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高质量、多方面的满足用户交车需求,并让用户产生生活习惯以及依赖性。
   用户需求: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产品叫车、找代驾、试驾、查找周边公交等等。让用户叫车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即使周围看不到车,通过移动网可以将叫车、代驾等需求的消息发送出去,让司机可以来接用户,并且在用车高峰时段,为用户提供了提前预约服务的功能,使用车、叫车更加方便快捷、快速高效。
    功能规格: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应该有哪些功能?    
                                           
    基础功能:实时叫出租车、提前预约出租车,预计车费价格,显示预计等待时间。    
                                           
   用户可叫出租车,输入起始地、目的地,打表来接可选,可自己叫车、为他人叫车(需要输入他人的联系电话),调度费可选,可选择给司机稍话,如下图。符合条件的优惠券系统自动抵扣。
                                            特色功能:(叫车功能均可以实时叫车、提前预约) 
                                           属于非高档私家车,由用户下单叫车,输入起始地与目的地以及出发时间(可提前预约),是否给小费可选,是否拼车可选,符合条件的优惠券系统自动抵扣。
                                                                                   取车地点、还车地点可选,租车日期可灵活选择,车型(包含轿车、SUV、7座商务、混动车)可选、牌照类型可选(包含沪牌、外牌),并显示日均价格。该服务为了保证账户安全,需要进行身份认证(上传身份证正面和背面)。
                                           属于高档私家车,用户下单叫车,车型可选,分为:舒适型、七座商务、豪华型。可替别人叫车。
                                           属于私家车,用户可以作为乘客或者车主,发布自己的行程,由车主选择乘客,让乘客搭车主的顺风车。作为乘客的用户可以获得搭车的便利以及优惠的价格,作为车主的用户可以赚取一定的佣金。
   作为车主的用户需要进行车主认证,填写真实姓名、驾驶证号、驾驶证照片等个人信息。
                                                                                   作为乘客的用户只要选择乘车人数以及需要用车的时间,并且发布行程,由车主选择乘客,乘客发布行程三分钟之内不取消形成将会获得App的奖励。
   分为日常代驾和包司机。
   上门试驾。车型包括奔驰、奥迪、丰田、雪铁龙、福特等12中品牌。时间、地点、套餐可选。
   搜地点、查公交。   搜地点可以查询到达该地点的最佳公交路线。   查公交可以实时查询公交到站时间,首班、末班时间以及票价等信息。
    产品构架:流程结构、产品的功能结构图    
                                           
   滴滴出行App的核心功能是为用户提供便捷、优惠的不同方式的交通方式——叫车与租车。以汽车出行为基础,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用户每使用一次滴滴出行,都可以获得不同种类的优惠券和滴币,优惠券可在下一次用车的时候使用,滴币可在积分商城进行抽奖与奖品兑换,同时用户通过完成任务可以获得滴币,促进用户使用App。   而试驾、代驾、公交是产品的辅助功能,为了帮助用户有更好的出行交通行车体验。
    页面布局:按钮、表格、照片和本文区域的位置,是否达到这些元素的最大效果 
                                           进入App的首页为叫车页面,用户输入目的地即可叫车,在页面上方可选择叫车类型或者其他用车服务,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操作复杂度,提高用户体验。首页的上方左侧是用户图标,可以进行与账户有关的操作,上方右侧是会话图标,会显示系统消息与通知。
                                           用户页面的功能是帮助用户管理自己的账户,其中包括用户所有行程的数据管理、账户余额、红包优惠券以及滴币的记录,还有在线客服与帮助,个人账户的设置等功能。
                                           消息页面提醒用户收到的系统消息,滴滴出行会不定期为用户发放不同金额的优惠券。
    产品UI(界面体验) 
    产品UE(交互体验) 
   产品整体以白色为主色调,用橘色作为点缀,产品整体给人一种简洁干净的感觉。橘色明视度高,给人醒目、快速的感觉,符合App想要打造快捷、方便交通出行的产品理念。产品中叫车确认键、价格等关键信息用橘色呈现,让用户快速获得重要信息,提高了产品的可操作性。   产品的logo是“一个扭转的桔色大写字母D”的标志,出自滴滴出行中滴滴的拼音首字母,并且英文中D的发音与滴滴相似。logo的样式简单大方,让人容易记忆。
   良好的市场基础与大量的用户与车主、司机的优势,为滴滴出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滴滴出行收购了“快的”,并且Uber将中国区业余与滴滴出行合并,由原来的滴滴快车改名为现在的滴滴出行。在此基础上,滴滴出行扩大业务范围,除了传统上的出租车,推出了快车、专车等新的私家车拉客模式。
   利用滴滴出行乘坐出租车,价格与马路边的招手打车的价格几乎相同,用户如果有优惠券甚至更加便宜,App与微信公众号会不定期发放福利,为用户带来更多惊喜。而专车快车的推出,满足了不同层次用户的消费水平,个性化满足用户。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跨越空间上的障碍,让乘客与司机知道哪里有需要叫车的用户,让用户更快的坐上车,这样不仅减少了用户等车的时间,并且降低了司机的空载率。
   出租车司机都有相关证件摆在副驾驶前面醒目的位置,以及有公司对其司机进行正规化的管理,而私家车叫车业务属于新兴服务,尚没有出租车的管理机制成熟,如何加强对私家车司机的管理并提高用户乘车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目前用户叫车,是由系统自动接单的,这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被接单的速度,但是不能由用户自己选择司机与车型(快车、专车),如果可以将司机的驾龄、好评率等信息显示出来,在多个司机表示愿意接单的时候,由用户自己选择喜欢的司机,会增加用户的乘车体验。   开通VIP服务,为VIP用户提供优先安排车、长期打车享受优惠等服务。
   目前国内出现过打车不安全的案例,可以考虑加强实时报警功能,并加强对司机管理培训机制。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专门用于租车、代驾的产品,它们专注于一个功能,而滴滴出行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如何做到广而精致,如何换位思考,站在用户的角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让用户对产品产生依赖感是滴滴出行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交通出行乘车软件的用户最关注的无非是:打车的快捷性、乘车的安全性与价格。
   滴滴出行在这三方面做的还可以,但是仍然有进步的空间。在用户发出叫车需求的时候,基本能较快进行响应,这得益于滴滴出行用于大量的车源,滴滴出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为业务的扩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与机会。而乘车的安全性有待大幅提高,正如上面的劣势所分析。而价格方面滴滴出行走的是不同层次的价格模式,有与普通打车平价的出租车,也有稍高价格的快车与专车,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扩大用户范围,满足不同的需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基础功能的基础上推出的拼车、顺风车服务,这些与传统打车不同的新颖方式,让用户在简单的乘车体验中增添了一丝新鲜感,用较优惠的价格享受更高性价比的服务于消费体验,并且响应了国家低碳减排绿色出行的理念,一举多得。
   滴滴出行是一款来源于百姓生活中并服务于百姓的App,期待滴滴能在路上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体验。
   PS:可能由于iOS与Android环境下,产品的功能与界面会有些许差别。

滴滴出行产品体验报告

2. 滴滴出行产品体验报告

产品名称:滴滴出行
  
 体验版本: iOS: 5.4.2
  
 体验机型:iPhone 7plus
  
 操作系统:iOS 13.3
  
 体验时间:2020/2/21
  
 滴滴出行成立于2012年9月,是一款快速满足用户多样化出行需求的产品,为用户提供快车、专车、豪华车、公交、代驾、企业级、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汽车服务、外卖等多元化的出行和运输服务。2014年5月定名为“滴滴打车”,2015年9月更名为“滴滴出行”,名称的变化也反映出产品业务的拓展和升级。
                                          
 滴滴出行凭借多样的业务领域,拥有7517万活跃用户,占据近96%的网约车市场份额,远高于第二名首汽约车。
                                                                                  
 下面从用户、市场、政策和技术角度分析滴滴的发展背景。
  
  用户痛点: 在传统打车模式下,乘客和司机都受限于空间范围,只能在自己视野范围内寻找目标。乘客端:打车的等待时间不确定;上下班高峰期、恶劣天气、节假日等需求量集中时打不到车;偏远地区、深夜等供给量少时打不到车。司机端:接单方式以扫街为主、选择性接单造成空车驾驶,效率低。
  
  市场背景: 网约车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根据易观数据显示,2015年-2018年,整体市场交易规模达3112.77亿元,平均复合年增长率达50.01%;专车快车交易占比大也反映了出行市场品质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政策支持: 2016年11月1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从平台,车辆,司机三个方向对网约车市场合规化进程进行把控,各地区机构根据情况进一步指导。
  
  技术背景: AI交通技术、支付技术、派单算法等的发展,为提高交通运力和移动出行市场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滴滴顺势而生并一路厮杀。从2012年成立以来,滴滴经历了数次商业战争。起步阶段,靠争夺司机资源,守住了战略要地;合并快的后人才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完成了组织升级;与Uber之争因对手的本地化和用户体验方面不敌滴滴,补贴战争又不是滴滴的对手,最终以合并优步中国收场。
  
 回顾滴滴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12年-2014年以用户体验优化和产品推广为主题;2015年-2016年以业务扩展和战略合作为主题;2018年以后,滴滴国际化、合规和安全方向发展。
  
 
  
                                          
 根据激光大数据统计数据,网约车app的主要用户群体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35岁以下的青年人为主,占比超过8成;2)男性用户占比为59.8%;3)近6成网约车来自二线以上城市;4)用户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四川省。
                                          
 对36氪研究院的网约车用户研究报告所得出的核心结论进行整理,得出的用户特征分析如下:
  
  社会关系: 45-54岁的滴滴出行用户最常用的滴滴出行服务是出租车和专车,其余年龄段的用户最常使用快车出行。
  
  消费信息: 整体而言,家庭月收入越高,用户使用网约车出行频次越高。
  
  行为特征: 多数用户使用网约车出行的频次较高,单次花费的时间较短,使用网约车单次出行里程在10公里以内,花费在50元以下;通常会在没有其他交通工具或时间来不及的情况下选择网约车出行。
  
  心理特征: 司机接单速度和性价比是滴滴出行用户在选择网约车平台时最看重的因素。
                                          
  用户画像 
  
 案例1 
  
 用户信息:25岁,女,一线城市某大厂员工,加班多,出门慢。 
  
 典型场景:最近加班多起的晚,没时间乘地铁,洗漱的时候叫个滴滴快车;周末约了朋友看电影,收拾自己时间过长,距离电影开场还有半小时了,叫个快车赶过去;加班的晚上,和住同一个小区的同事一起预约顺风车,有合适的时间就坐。
  
 案例2
  
 用户信息:23岁,男,大学生,喜欢聚会 
  
 典型场景:周末同学聚会,时间不着急,拼个车到聚会地点;在KTV唱到凌晨,大家一起叫个快车回宿舍。
  
 案例3
  
 用户信息:45岁,男,生意人
  
 典型场景:某天宴请客户,为客户提前叫好专车,把客户安全送到家。
  
 男性居多,7成的司机年龄在30-45岁之间。
  
 在加入滴滴之前,主要从事自由职业等门槛相对较低、收入不稳定的工作。
  
 成为滴滴司机主要为了增加收入、时间自由同时期待被认可;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带车加入。
  
 用户画像
  
 案例1
  
 用户信息:35岁,男,某民营公司总监
  
 典型场景:每天上班路程较长,申请顺风车车主,赚外快的同事路上还能聊聊天
  
 案例2
  
 用户信息:32岁,男,来自三线以下城市,在一线城市当全职滴滴司机
  
 典型场景:之前在东北做生意,听朋友说来大城市当滴滴司机收入尚可,于是加入此行业。

3. 「滴滴出行」产品分析报告

体验人:Rebecca
  
 体验时间:2013年 9月 1 日 -- 2017年 6月 22 日
  
 体验产品:滴滴 IOS 版本
  
 软件版本:V5.0.22
  
 设备型号:iPhone 6 plus
  
 操作系统:iOS 10.3.2
  
 自2006年中国互联网出行开始至今,互联网出行经历了从大众用户到行业用户的全面覆盖以及细分领域的不断探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化,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在企业信息化和智慧城市的推动下,互联网出行迎来了发展高峰期。
                                          
 滴滴目前F轮融资,估值300亿美元,融资总金额估算为1110.87亿人民币。投资情况如图,主要投资机构有金沙江,腾讯,新浪微博,阿里巴巴,苹果,软银中国,招商银行等。
                                          
 出行方式主要有几个方面的指标:①时间,②价格,③舒适度,④安全性。
                                          
 如出行方式对比图所示,打车在时间、舒适度上都比较出色,但是安全性较弱,并且价格较高。
  
 因此什么样的人会选择打车?赶时间或者对舒适度要求高,同时能够接受较高价格的人群。
  
 打车难这个问题困扰中国人很长时间。在滴滴出现之前,打车难可以拆解成如下问题:
  
 1. 线下打车难:1)出租车经过乘客地点的时间随机,导致乘客等待时间不确定;2)出租车司机拒载现象;
  
 2. 电话预约出租车,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并且找对方困难;
  
 对于想要打车的乘客来说,他们的需求是1)快速地打到车或者预约到车;2)上车后快速且舒适地到达目的地。
  
 不管是出租车司机,还是专车、快车司机,最核心的需求是赚钱。细化后如下:
  
 1. 接到好单子,这里的“好”根据司机当前的需求可能指远里程单,顺路单等等。
  
 2. 减小空载的时间。
                                          
 产品功能上,主要分成出行方式,我的信息和其他服务三大类。主界面为出行方式和地图,我的信息与其他服务使用抽屉式展示。在设置中,有一个提高行程安全性的功能非常贴心,填写紧急联系人后,可以选择开启通过短信形式自动分享行程给紧急联系人,同时如果遇到危险点击紧急求助,发送信息给紧急联系人。
                                          
 产品使用流程图与每个阶段的优化点如图,接下来针对快车流程中的优化点展开介绍。
  
 需求:女生希望能绝对安全地乘车
  
 问题:频频爆出女性乘坐网约车出事新闻,e.g.女教师乘假牌专车惨遭司机劫杀等,导致许多女性对单独打快车、专车有一定的担忧。
  
 建议:1)打快车或专车时可选择司机评级;2)推出专门的安全型车辆,严格筛选加入滴滴时间长,资料全,评价好的司机。
  
 需求:1)赶时间的用户最关心时间;2)拼车选择参考因素:价格&时间。
  
 问题:在打车之前未显示完整的时间。地图上的图钉上会显示等车时间,但确认打车页面不显示总时间的信息。
  
 建议:增加显示预估总时间,预估总时间=等车时间+起点到终点时间。
                                          
 需求:快速并且低价打到车
  
 问题:1)等待接单时间很长;2)不加价难叫车;3)接单的司机距离很远。
  
 建议:
  
 1)进一步优化订单系统的分配策略,综合考虑用户地点,司机地点与方向,目的地,价格等因素。
  
 2)整合全平台各类型车辆资源,例如快车打不到时,可以提示使用其他类型如出租或专车等。
  
 需求:双方高效沟通对接点。
  
 问题:对接点明确时,打电话存在无效沟通。
  
 建议:
  
 1)对接点明确时,强化采用地图+IM信息方式沟通。
  
 2)对接点不明确时,采用地图+电话方式。
  
 需求:1)上车后,乘客想要了解到达时间;2)乘客不知道路线,有些司机还询问乘客怎么走。
  
 问题:没有在乘客端显示路线和到达时间。
  
 建议:在地图上显示规划的路线与到达时间。
  
 需求:1)对乘客来说,获取打车优惠券。2)对平台来说,提高日活和订单量。
  
 分析:
  
 1)对乘客来说,领取的优惠券有效期太短,优惠力度极小,用户体验不好;
  
 2)对滴滴平台来说,优惠券的有效期和力度主要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角度考虑设置的。
  
 建议:在乘客用户体验与平台商业利益之间做好权衡。
  
 1)在优惠力度极小的情况下,尽量延长优惠券的有效期;
  
 或者 2)每次支付前给出领取(优惠力度较小的)随机优惠券的入口,领完优惠券后支付。
  
 滴滴出行的发展便利了我们的出行,同时也由于低价抢占市场引入了一些问题。例如2013年-2015年滴滴快的大量补贴乘客和司机,原本公交地铁出行的人由于超低价格选择了网约车,同时外地车大量进京,外地人进京开车,提高了道路汽车负担率,加剧城市拥堵。
  
  而中央政府和北京地方政府一直坚持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鼓励绿色出行,滴滴造成的负面影响与政府的倡导相悖。 
  
 2017年初以来,滴滴出行出现打车难打车贵的现象,打车贵主要是对乘客和司机的疯狂补贴时代落幕,而打车难一方面是运力下降同时用车需求高,另一方面也有网约车新政的影响。
  
 从战略角度来看,滴滴下一步的方向可以从以下三点切入:
  
 一是配合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把快车拼车,顺风车和巴士这些共享业务线做大做强,进一步优化乘客共享体验。
  
 二是调整剩余网约车业务的战略布局,主要是快车、专车等,从低价服务转向高端服务。
  
 三是从前两点针对性地增加运力。
  
 最后,作为一个长期使用滴滴的用户,希望滴滴能越来越好,如slogan所说,让出行更美好!

「滴滴出行」产品分析报告

4. 滴滴出行的产品特点

“滴滴出行” App改变了传统打车方式,建立培养出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引领的用户现代化出行方式。较比传统电话召车与路边扬招来说,滴滴打车的诞生更是改变了传统打车市场格局,颠覆了路边拦车概念,利用移动互联网特点,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从打车初始阶段到下车使用线上支付车费,画出一个乘客与司机紧密相连的o2o完美闭环,最大限度优化乘客打车体验,改变传统出租司机等客方式,让司机师傅根据乘客目的地按意愿“接单”,节约司机与乘客沟通成本,降低空驶率,最大化节省司乘双方资源与时间。

5. 如何分析滴滴打车模式分析,从产品和运营角度

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针对O2O领域的一些场景模式,比如滴滴打车主要是出行场景,对于百度外卖、美团外卖来说其解决的根本是“坐等服务”(这个名词是我自己瞎定义的),前期更多的是对餐饮这块市场进行深挖,随着整个配送体系的形成,它更像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渠道方,通过已经成型的配送体系,任何可以坐等送到的产品(实体)都可以接入或者共享合作。今天想通过对滴滴打车的学习和了解,将一些模式或者方法类比到百度外卖,虽然领域不同,但是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主要从产品自身角度以及营销、运营方向进行介绍:一、产品1.1产品迭代优化
        滴滴打车在产品上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一开始滴滴打车使用外包的方式对产品进行设计和定义,最后发现产品从功能、性能以至于用户体验都不能应对呈指数增长的用户数,最后滴滴打车招了大量的BAT技术人员,占有最大比例的是百度,对原有产品进行了推翻并重构,目前所能看到的嘀嘀打车相对流畅的应用软件,得益于滴滴向百度看齐,将技术变成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1.1优势、劣势分析:
        滴滴在这块的优劣势也是相当的明显:
优势:1、拥有比肩BAT的技术实力以及研发能力;2、具备对新业务的快速开发和复制的能力;3、具备目前国内最前瞻的互联网产品和思维方式;
劣势:1、由于极速的公司扩张以及业务线扩张,滴滴新进人员的能力良莠不齐,会导致对研发体系构建有一定影响,当然这也属于创业公司快速扩张阶段的通病;2、滴滴技术体系整体是复制百度模式,把百度多年积累的经验都带过来,但是也会有一些不好的问题也带进来,比如“PPT”文化等;3、虽然滴滴技术实力较强,但技术积累还相对较弱,对于核心算法的研究方面现在还在不断完善,比如在一辆车在一条路线上不断的上下人并计算费用等;
1.1.2对比百度外卖:
        对于百度外卖来说,虽然不属于同一领域,但是从技术层面上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着重说几个百度外卖可以借鉴的方式:
1、  通过进行分拆,目前百度外面更偏向于是一个创业公司,不管从流程还是管理方面,都可以拜托百度母体所带来的一些影响,对于外卖来说,很多决策以及技术开发,更偏向于快速开发、快速迭代,更多专注于产品而减少整个过程中“PPT”文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2、  百度外卖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自身产品,不管是产品的流畅度还是稳定性,都是其他竞争对手目前无法比肩的。下一步百度外卖需要完善的是技术层面的数据分析和算法的不断优化;
1.2构建产品生态体系
        目前滴滴已经有六条相对独立的业务线:出租车、专车(企业)、快车、顺风车、巴士、代驾,这六条业务线每一个业务的开发、运营都是独立的,并且从滴滴打车app中也不是全部集成进去,比如滴滴巴士采用的是微信客户端的方式,滴滴本身也分为用户版和企业版,但其本身都属于出行这一领域的细分市场。原则很明确,不管用什么方式,都会构建起出行领域的产品生态体系。
1.2.1优势、劣势分析:
        优势:1、基本上覆盖出行领域的几个细分市场,形成一定的场景闭环;2、单独形成独立的事业部,进行独立运作,可以相对灵活的进行各种打法的布局,比较像游记队打法,各自为营;3、依托于平台体量,进行细分领域的导流和用户培养,所有的细分领域都拥有对滴滴本身体量的红利;4、技术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具有较强快速的业务及产品线的复制能力;
1.2.2对比百度外卖:
        对于该部分,我认为百度外卖也可以构建与自己本省的生态体系,依托于百度对于搜索以及LBS的布局,百度外卖虽然目前主要提供白领快餐外卖,可以猜想下一步布局策略为:从时间段可以分为:早餐、中、晚餐、下午茶等;如果从外卖本身亦可以分为:水果、生鲜、超市到家服务等领域的细分;针对服务客户可以分为to C或者to B,依托于百度骑士线下物流体系,构建起基于外送的配送体系。
1.3提供开放平台接口
        滴滴目前已经针对企业级用户提供开放平台接口,也就是说任何的应用和产品都可以根据滴滴提供的技术接口来进行业务对接,可以实现招聘-人才专车,房产-爱巢专车,餐饮-吃货专车,医疗-健康专车等各种场景应用的接入口,实现滴滴的平台化策略。
1.3.1优势、劣势分析:
        优势:1、通过对开放平台的接入,可以实现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覆盖,很好的对场景的实现的双赢模式。2、为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用户平台提供更多的用户场景;3、提供滴滴+的策略,可以更好的对滴滴打车出行平台的搭建和应用;4、可以依托于O2O各个应用或产品与出行这个概念进行有效结合,有更多的想象和实现空间。
        劣势:1、目前该平台只能对专车或者出租车进行对接,暂时无法对接所有产品业务线;
2、提供开发平台接口,注定会削弱本身滴滴打车应用的装机量,以及对滴滴打车客户端的使用量。3、作为开放接口,只是提供打车服务的一键叫车,但是并不能提供开放接口提供营销或者运营类的策略注入,所以目前看来只是一个基于平台的对接或者导流的入口。
1.3.2对比百度外卖:
        对于百度外卖来说,这一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因为百度本身具有开放平台的基因,对于白领领域市场来说,对于工作餐则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对于滴滴来说更看重的是出行这个领域,那么外卖则更看重的是快速饮食,比如:
1、企业级市场深入:企业级百度外卖可以做到所有企业内部用户,可以每天有一单免费外卖或者下午茶作为公司福利,并且费用是由公司与百度外卖进行结算;
        2、对于其他产品的接口开放:比如对于去哪儿等旅游App的接口对接,可以实现对于预定酒店周边的快速订单服务等;
1.4多种入口接入方式
        目前对于滴滴打车来说,有两个主要的产品接入方式:手机客户端、微信客户端,这是对微信以及支付场景的一个精准定位。手机客户端分为针对司机和用户两种客户端模式,而对于微信客户端,对于用户来说是微信端,而对于司机来说,还是司机手机客户端。不同的接入方式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导流。
1.4.1优势、劣势分析:
        优势:1、不管是注册手机客户端还是微信端的关注,都可以进行打车服务,可以给用户更多的选择的权利和方式;2、通过对微信公共账号的服务,可以提供相应的营销和运营策略,实现对微信的精准营销;3、微信和客户端的互动可以减少对于短信、电话等通知模式,很大程度的降低运营成本;
        劣势:1、对于微信进行一键叫车的比例相对较小,较为鸡肋;2、对于目前的滴滴大巴,只能使用微信进行预约,与其他业务线不能形成很好的互补效应,目前是需要解决的很大的问题;3、微信公共号的使用,更多的将会被用于营销,而不会被用于实际应用场景的开发。
1.4.2对比百度外卖:
        目前百度外卖与微信的贴合度相对于滴滴较弱,目前百度更偏重于以手机客户端的方式进行订单服务,对于微信开发程度不够,这很大可能性是由于微信支付与百度自有应用场景冲突。从直观的感觉,百度外卖在微信上更多的只是分享红包,当然比较片面。
        百度外卖可能会投入较大的营销推广在相关领域上,但是不管如何发展,百度外卖最后还是会以客户端为主导。
二、运营

2.1推荐有奖
        推荐有奖,目前滴滴的模式是邀请好友加入后,提供首单立减和邀请人员的各得奖励的思路来进行,这是一个很好的运营思路。但是有一个弊端,只是一对一的邀请,而没有真正的体现出聚集效应。真正的将金字塔体系发挥淋漓尽致的是近期出现的“借贷宝”模式,只要通过第一级的分享并完成注册,他将获得第二级、第三级注册所带来的福利,当然前提是只能有三级的概念,不然就会涉及到传销方式。
        百度外卖可以使用的打法:借鉴与“借贷宝”的模式,使用三级分享机制,但是对于优惠券的额度会做一个相应的调整,产生病毒营销模式。
2.2玩游戏赢红包
目前滴滴提供的一个游戏是滴滴滑雪,这块我并不赞同滴滴这种模式,原因是作为出行平台,并不擅长对于游戏的设置。从另一个角度可以分析,滴滴打车手机客户端其实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较为低频的应用,因为一天中,作为用户只会使用短暂的一次到两次的打车服务,其他时间不会更多的关注App本身。
针对这块,百度外卖其实和滴滴打车一样,也属于较为低频的应用,滴滴采用游戏的模式目的是为了提供用户对于应用的一个粘性度,说白了就是让用户除了打车之外会有一些时间花在App本身的内容上。
百度外卖可以使用的打法:与百度本身的游戏平台进行对接,将游戏中加入外卖的奖励机制,提供玩简单的游戏可以赢取外卖红包,实现游戏和外卖两个领域的共赢。
2.3商家合作
        对于商家合作这块,目前有几个比较成熟的例子:
1、滴滴一键叫红米Note2全球首发体验极速配送,小米通过和滴滴打车进行合作,实现对产品对于最后一公里的桥接,完成对产品从线上发布到物流再到同城快递的打通,是一个双方都共赢的模式;
2、汽车新品发布,免费试乘机会,主打节能环保的奥迪A3 e-tron专车和滴滴合作,走进上海、杭州两座城市,提供一次试乘体验,通过一号专车提供叫车服务。这也是一种基于互赢得模式,用户可以体验新车乘坐感受,汽车厂商亦可以对产品进行有效推广和锁定精准用户;
当然还有对于房地产小区的出行对接服务、好声音大猜想赢取滴滴代驾大礼等等,都是一个有效的场景实现。而对于百度外卖来说,他偏重于不出行这个场景,我把他定义为“坐等服务”模式,那么可以应用的打法就比较多,比如,针对住宅提供覆盖式的外卖订餐服务、超市送货到家服务。提供新品的免费试吃、试用活动等等。
2.4制造优惠周期
        目前滴滴代驾免费两周、快乐周末免费打快车等方式,制造通过对特定时间的认知,来增加用户对产品的认知。这种做法有几个好处:1、可以提供单日的订单量,并能提前对峰值从技术角度提供可控的范围,类似于技术以及运营要提前做好这一阶段的促销和应对策略;2、通过对固定时间的有效补贴,可以增加新用户的注册量,实现对新用户和老用户双重营销策略。对于百度外卖来说,其实已经有相应的运营策略,比如不同的节假日或者纪念意义的日期,对产品进行促销活动,但是缺少自己特有时间段的设定,例如:天猫双十一,京东618,苏宁818等等,这块也是后续需要加强的部分。
2.5制造新颖热点
        针对这块的点,目前有如下几个例子,进行介绍:
1、你吃饭我付款,滴滴买单侠,其实提供的一个一种出行吃饭的应用模式,就是用户去合作的餐厅进行消费,滴滴会提供相应的打车优惠。
        2、通过尖叫付款,通过车载分贝测出来的分贝数,滴滴会为用户减免当次的部分车费,叫声越高,越便宜。并“尖叫专车”经过用户的同意后,制作了这支《尖叫专车》的视频。来进行有效的产生传播效应。
        针对百度外卖这块,有几个想法:1、通过写美食点评,换取对应的优惠券;2、通过对时间的计时,来有相应价格的波动,体现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理念等等。

如何分析滴滴打车模式分析,从产品和运营角度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