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东的科研工作

2024-05-19

1. 刘卫东的科研工作

1、湖南省建设厅课题:《株洲市行道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已通过省建设厅和省科技厅组织的签定,并获得株洲市建设局科技进步贰等奖。主持。2、湖南省科技厅课题:《湖南省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的研究》,主持植物防护部分。3、湖南省林业厅课题:《湖南省野生草坪草引种及抗性研究》,主持。2005-2007年。4、湖南省教育厅基金:03C556《湖南省过渡性草坪草的引种及抗热抗寒性研究》,主持。2003-2005年。5、中南林学院青年基金课题:《湖南省草坪草的引种试验》,主持。6、《湖南省宜章县柑桔无病毒苗木繁殖基地建设》的研究,主持。7、《双牌县水淹区山地总体规划》的研究,主持。8、湖南省教育厅基金:03C561《湖南张常旅游公路景观绿化树种选择的研究》,副主持。2003-2005年。9、《湖南洞庭白杨林纸公司2006造林总体规划设计》的研究,主持。发表论文(近5年)1、高羊茅的播种试验,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一作者;2、高羊茅组织培养基的选择,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一作者;3、草坪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一作者;4、马尼拉草的交播,草业科学,2004年第11期,中国草学会、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主办,第一作者;5、高速公路边坡植草技术,四川草原,2006年第5期,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一作者;6、三叶草的播种试验,经济林研究,2004年第3期,中南林学院主办,第一作者;7、几种暖季型草坪草的播种试验,经济林研究,2003年第2期,中南林学院主办,第一作者;8、网球场草坪的建植,经济林研究,2003年第4期,中南林学院主办,第二作者。出版专着1、《林木种苗繁育新技术》,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主编。2、《运动场草坪》,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副主编。3、《草坪草与地被植物的的选择》,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副主编。4、《草坪科学实习试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参编。5、《湖南桉树》,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参编。学术交流(近5年)2000年10月 在大连参加国际草坪研讨会2005年09月 在常州参加南方苗木研讨会2005年10月 在湖南农大参加南方草坪研讨会2006年8月15-18日 在韩国首尔参加第27届国际园艺大会2006年11月20-23日 参加中国高尔夫协会场地地委员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刘卫东的科研工作

2. 刘卫东的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及区域发展研究,特别是中国区域发展问题和经济地理学国际前沿议题的研究,后者包括经济全球化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和信息技术应用的空间影响两个领域 。

3. 刘卫东的研究项目

已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49项,包括国家攻关计划课题、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重点基金等。 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及到2020年中长期发展思路研究(国家发改委委托、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经济地理学方法研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产业转型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检测与分析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

刘卫东的研究项目

4. 刘卫的科研成果

《创造性学习初探》《工业区位选择教学设计》《浅议地理图表的教学方法》《地理活动课教学策略》

5. 刘晓东的主要科研成果

1、《企业营销策划理论与实务》2、《企业CI策划与实务》3、《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保问题的思考》

刘晓东的主要科研成果

6. 刘晓东的科研项目

河北省小麦玉米丰产技术综合效益评价与推广机制研究 省级 4河北省农业支持水平测算及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校级 6节约型农业与发展循环经济研究 部级 2发展经济学本科重点课程 校级 4科研获奖农业支持水平测算技术评析 市级 一等发展经济学精品课程 省级 三等河北省小麦玉米丰产技术综合效益评价与推广机制研究 校级 二等代表性的教材教材名称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计量经济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十一五) 2007.7发展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9计量经济学 科学出版社 2006.6统计学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6.8

7. 刘晓东的科研项目

1.参与2008年华北电力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基金项目“刑事审判程序的经济学分析”(2008年,在研)。2.参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现代司法理念研究》子课题“司法效率理念”研究(已结)。3. 参与宋英辉教授主持的“未成年人取保候审酌定不起诉实证研究”项目(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已结。4.作为主研人参与校内教改研究项目两项,计有: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导师指导组及‘团队培养模式’研究”;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工科背景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刘晓东的科研项目

8. 刘晓东的科研成果

A.专著1. 《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25万字,商务印书馆,2010。2.《明代士人生存状态研究》,23万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3.《晚明基层士人社会生活谫论》(合著),20万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4.《孝庄文皇后传》,25万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5. 《开国重臣大传——多尔衮大传》(合撰),25万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B.学术论文1.《南明士人“日本乞师”叙事中的“倭寇”记忆》,载《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2.《“华夷一家”与新“大一统”》,载《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2期。为《新华文摘》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3.《晚明塾师的“觅馆”与“聘期”》,载《求是学刊》2010年第1期。为《新华文摘》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4.《传统向现代的萌动》,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为《新华文摘》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1999年第3期全文转载。5.《嘉靖倭患与晚明士人的日本认知》,载《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6.《地位相悖与身份悬浮:生存状态视角下明代士人社会地位刍议》,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7.《论明代士人的异业治生》,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8.《明代士人本业治生论》,载《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9.《明代塾师生计刍议:以江南地区为中心》,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2期。10.《晚明科场风变与士人科举心态的演变》,载《求是学刊》2007年第5期。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6期转摘;《新华文摘》2007年第23期论点摘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7年第12期全文转载。11.《晚明士人生计与士风》,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先后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2001年第5期全文转载。12.《明代丞相制度新论——“内阁非相说”质疑及其他》,载《明史研究》(中国明史学会主办)第7辑,黄山书社2001年8月。13.《世俗人生:儒家经典生活的窘境与晚明士人社会角色的转化》,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14.《1868-1869年中英新修条约谈判评述》,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1年第7期全文转载。15. 《“三教合一”思潮与“三一教”——晚明士人学术社团宗教化转向的社会考察》,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16.《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移——明代监阁体制探赜》,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前沿研究动态(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重点摘引介绍。17.《轴心期与忧患之中国》,载《北方论丛》1998年第4期。18.《科举危机与晚明士人社会的分化》,载《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2年第2期全文转载。19.《明代的“社师”与基层社会:以黄佐为中心》,载《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20.《晚明士人社会交往的失范及其评述》,载《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5期。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21.《明代塾师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变:兼论民间教育人力资源的社会配置与优化问题》,载《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22.《明代社学之社会属性辨析》,载《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23.《明代南直隶方志研究评介》,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5期。24.《以孝促悌:朱元璋丧制改革述论》,载《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1期转摘25.《王府文官与明初中央集权》,载《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26.《道体下移与晚明基层社会的教育困境》,载《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2期。27.《明代的“私塾”与“塾师”》,载《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2期。28.《“君师治教”与明代塾师的社会角色》,载《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2期。29.《“弃儒从商”与“以文营商”:晚明士人生计模式的转换及其评析》,载《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3期。C.译文1。佐藤有希子:《毗沙门天像的图像形成于敦煌吐蕃:敦煌吐蕃占领时期毗沙门天像的一个考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