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书法叫什么

2024-05-13

1. 日本书法叫什么

日本书道
编辑
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十七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中国,用毛笔抄录经书,中国的书法也随之在日本展开。圣德太子抄录的「法华经义疏」,就是受中国六朝时代书法风格影响的代表作。日本天台宗始祖最澄和尚从中国返国时,带回了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并将之推广。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7%A5%E6%9C%AC%E4%B9%A6%E9%81%93/5456715?fr=aladdin
百度百科。

日本书法叫什么

2. 日文书法作品

      日本文化一直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书法方面更是直接传承我国的书法文化,可以说是一脉相连。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日文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日文书法作品欣赏        
          日文书法作品图片1        
          日文书法作品图片2        
          日文书法作品图片3        
          日文书法作品图片4 
          日本书法教育 
         日本学习中国汉字书法,自魏晋从高丽传入已有上千年历史。唐盛时,日本派17批次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字、汉文化、佛教、建筑、音乐等。日文早期由两名日本留学生用中国楷书和草书改良而成。现在看到的日文,是由汉字和假名混搭而成,其字根还是中国汉字。
         当下日本人把书法作为传统与时尚、高雅与品位的象征。日本有1/6的人在练习汉字书法。日本俳人松尾芭蕉的观点反映了当下日本人的追求:“乾坤的变化,乃 是风雅的种子。此念一生,布衣简衫,清风明月,也足够风雅;若无此念,坐拥满屋珍异,也是物累。”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女人,主理家务外,学书画诗词、古琴刺 绣等高雅艺术。有更高追求的男士,业余则撤到书斋,以文章、学术为职志。
         在日本书法教化国民的作用很大。每年都要组织各类书艺竞赛。《产经新闻》《朝日新闻》等媒体和书道联盟等民间组织是书法活动的积极组织者。第 55回白扇书道会展获奖者中,儿童占30%,妇女占50%,84岁以上高龄的就有10余人。有一家五口人,三人获奖。但从他们的奖状、奖品看,简单、朴实,一切以精神奖励为主。
         日本基尼系数比较低,大约是0.285,属于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书法作品的商品属性弱化,天价作品鲜见,即使是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也卖不了大价钱。书法作品主要是学习、交流和艺术欣赏。有学生(弟子)想求老师一幅字,象征性地以微薄费用以示尊重即可,由于志同道合,老师不论平尺收费。市面上画廊的书画艺术品交易,价位均是普通百姓能够接受的。与之相比,国内一些所谓“大家”价位高得离谱。一 平尺能买一辆车,甚至一套房,成为官商“雅贿”的信物。
         在日本学习书法,是一种生活形态,一种物质性和精神性高度结合的生活。特点之一是生活的艺术化,二是艺术的生活化和日常化。练习书法成为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运动之一。
         日本人喜欢中国书法,由来已久。书法史上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等“三笔三迹”大家,均学王羲之、颜真卿等。19世纪60年代,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提出: 传统文化学中国。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两国书法艺术交流多了起来。“书法外交”已成为促进中日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润滑剂。
         汉字书法在当今的日本仍然魅力不减。在日本大街小巷,有若到了台湾、香港、澳门一样,抬头举足间,马路、车站、街巷、店铺六七成标识是汉字,或汉字和假名 混搭而成的日文,中国人一看便猜出七八分意思。除了机场、车站等大型公共设事,楼宇店铺招牌用手写或毛笔字,极少印刷体。所有寺庙设有“御朱印所”,有专职人员写毛笔为祈福求签者,题吉语、盖朱印,以求天佑。
         汉文化,特别孔子创立的儒学思想深入人心。日本产品是高品质的代名词。而创造此之“匠人精神”,“敬天爱仁”出自孔子。又如收款台,中国叫“收银台”,日本称“会计室”。前者商业味,后者人情味。日本把垃圾桶之“桶”叫“缶”。“缶”乃中国最古老容器、乐器称谓。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是也。
         日本提出“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理念令人深思。把书法作为国民基础素质教育和儿童益智课程值得称道。在日本小学、中学配有兼职书法教师,髙中有专职教师。练习书法已作为培养孩子懂规矩、守规则、懂礼貌、勤勉敬业、严格自律的途径之一。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作为汉字书法的国度,我们理应做得更好。

3. 日本有那些书法家

有: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小野道风、藤原佐理等。
1、空海
空海(日语くうかいKūkai,774年7月27日-835年4月22日),俗名佐伯真鱼,灌顶名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日本佛教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曾至中国学习唐密,传承金刚界与胎藏界二部纯密,惠果阿阇梨授其为八代祖。
于公元804年到达中国,并在长安学习密教。806年回国,创立佛教真言宗(又称“东密”)。著有《文镜秘府论》、《篆隶万象名义》等书,保存了不少中国文学和语言学资料。
由他编纂的《篆隶万像名义》,则是日本第一部汉文辞典,对唐朝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另一部重要著作《文镜秘府论》,不仅促进了日本对唐朝文化的理解和吸收,而且是了解汉唐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资料。
2、嵯峨天皇
嵯峨天皇(日语:嵯峨天皇/さがてんのう Saga Tennō;786年9月7日-842年7月15日),日本第52代天皇(在位大同4年809年4月1日-弘仁14年823年4月16日)。讳神野(日语:神野/かみの Kamino)。擅长书法、诗文,被列为平安时代三笔之一。。
嵯峨天皇的名字是神野,在位期间大力推行“唐化”,从礼仪、服饰、殿堂建筑一直到生活方式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嵯峨天皇不恋权位,反倒寄情琴棋书画,徜徉山水之间,是位无为而治的信奉者,他迷恋汉学,诗赋、书法、音律都有相当的造诣。

3、橘逸势
橘逸势(たちばな の はやなり,782年-842年),日本平安时代著名书法家,804年他和空海一起渡唐,向中国书法家学习。其书法与空海、嵯峨天皇合称“三笔”。橘逸势出身名门,其祖父为橘奈良麻吕,其父橘入居。橘逸势在家中排行第三。
804年(延历23年),与最澄、空海一同担任遣唐使至中国留学。在中国期间,除了学习汉语,也学习了古琴与书法。806年(大同元年),回国。
840年(承和7年),任但马权守。
842年(承和9年),嵯峨天皇死后二日,发生承和之变,皇太子恒贞亲王被指控有谋反企图,由仁明天皇下诏废皇太子。橘逸势被视为恒贞亲王的人马,被流放到伊豆。在流放途中,橘逸势在远江板筑(今滨松市)病死。
4、小野道风
小野道风(Ono Michikaze,894-966) 日本平安中期的书法家。
小野篁之孙,官至内藏权头。在摹仿我国王羲之字体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秀气”风格,为“和(日)样”书法的创始人,在日本书法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其书法真迹《智证大师谥号敕书》、《屏风草稿》、《三体千字文》等被视为国宝。其墨迹称为“野迹”,与书法家藤原佐理的墨迹(佐迹),藤原行成的墨迹(权迹),誉称“三迹”。
日本传统纸牌"花札"中代表十一月的“雨”牌中的光牌,牌面上绘画的正是小野道风。
5、藤原佐理
藤原佐理(ふじわら の すけまさ/さり),天庆7年(944年)—长德4年7月25日(998年8月24日)。是平安时期的书法家,(身份是)公卿。(他是)太政大臣藤原实赖的孙子,左近卫少将藤原敦敏的儿子。名字「すけまさ」,因有避讳,故多读「さり」。
经历:历任右近卫少将、参议、兵卫卿、太宰大弐,达到正三位。据了解是自(最)早擅长书法,(并且)作为草书的第一人的评价也很高,作为圆融、花山、一条三位天皇大尝会屏风的色纸形的笔者而活跃。
与小野道风、藤原行成并称为“三迹”中其中一人,流丽有跃动感的笔迹被称为“佐迹”。真迹有《诗怀纸》(国宝)的另外,《离洛贴》(国宝)等以及书信数件。
根据《大镜》等的人物评议,佐理好象是粘到酒(作事情就)失败多的人物,以《离洛贴》为首,留存下的书信全都是道歉的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藤原佐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野道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橘逸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嵯峨天皇

日本有那些书法家

4. 日本书法的发展史

  不好单列出来讲的呀!还是从书法总体的线路看下来吧:


  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兹分别简介如后: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 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小字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阅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后再看文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响。朝考状元、翰林,尤注重书法。是故凡状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读书,也都善写小字。如今硬笔盛行,用毛笔写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笔临写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显进效,因此想写好硬笔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练习。定能打下坚实基础,裨益终身,受用不尽。

  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锺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还有元赵孟頫、明王宠、祝允明等小楷作品的墨迹影印本也是非常好的范本。

  锺繇书法,具古朴风格,惟传世作品《宣示表》《荐季直表》,无一确实者,多为后人传模或临作。欣赏好的摹拓本,可以想像其古雅书风。

5. 日本民间书法一瞥(一)

近年来,日本流入中国的字画有些多了起来,国内有些人做起了研究、收藏或交易。大概由于日本经济衰退,大多数人迫于生计,着于眼前。再加上在传承上,国家也许没有政策上的扶持,青年人为了生活,工作压力太大,对本国书画兴趣大减,甚至出现了断层。有些老者也无暇打理,便抛出所囤的一些字画。
                                          
 日本的书法由于受中国书法的影响,大都有中国书家流派的影子。但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书家众多。日本书法对中国的书法在几个点上或只有数个书家进行借鉴和仿效,可能环境和资料所限,所学功夫却大打折扣。
                                          
 虽然,有其本国的文字书法,但总体来说,对艺术的表现力,还是有其不足。所以,观看日本书法有些单调和乏味。当然,我们不否认其中也有精品力作和出类拔萃的书家,也不否认有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但是,话说回来,日本对书画的装裱,材料优质,技术精湛,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无论如何说,中国这些年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下了很大力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也使得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我们看见了,当今的书法艺术不让古人,甚至可以和古人相媲美,创作出了很多不负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日本民间书法一瞥(一)

6. 日本民间书法一瞥(三)

要说起日本的民间书法,也有其独特的特点,那就是“民间味”。内容除本国古典诗词外,还有中国及其它国家的古典诗词。而且,还有不正规的文字、写法、内容和章法。一切都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随心所欲。
                                          
 作品既有可读性又不具有可读性,既有完整性又不具有不完整性。大字没边没沿,小字模糊不清,有的作品过分强调视觉冲击力,笔墨淋漓,犹如醉汉呕吐、疯人呐喊,令观者诧异。这些,说句实在话,也可能脱离了我们认为的书法艺术和认可的观赏能力。实际上,日本把“书法”也不叫“书法”,称为“书道”。我认为,可能就是不受“法”的控制而“无法无天”。
                                          
 应该说,日本是一个规则非常严谨的国家,强调为人、做事认真、细致、精确,讲究甚多。从其制造业的商品来看,是得承认的。但是,其“书法”抑或“书道”,笔精墨妙,线条唯美的作品却不多,大都给人一种荒率、随意涂抹的状态。
                                          
 当然,也得承认,中国和日本的审美观是各有不同的,不能用我们的眼光来看待。艺术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像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我们也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日本的民间书法有其本国和本民族的特征和特点。有这么一句话不是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于日本的民间书法来说,这就足够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