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土壤污染主要有哪些方法?

2024-05-10

1. 治理土壤污染主要有哪些方法?

总体划分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可以包括机械翻土,客土等稀释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可能会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变,因为深层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不一样,所以翻土后可能会让一些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负效应。化学方法包括电化学、淋洗、气提等等。但是化学方法的问题是,所用的药剂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生物方法一种环境友好型方法。比如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以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但是此方法的缺点是修复周期较长,往往需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
综上所述,每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一般在实际修复工程中,需要联合几种不同的技术来达到最优的效果。

治理土壤污染主要有哪些方法?

2. 土壤处理有什么方法?

1.浇灌法
用水稀释杀菌剂,使用浓度与叶丛喷雾浓度相仿,单位面积所需药量以能渗透到土壤10~15cm深处为准。一般防治苗期猝倒病、根腐病或土表感染的病害,在作物出苗前、后灌施土壤表面,用量每平方米土面浇灌2.5~5L药液。
2.沟施法
杀菌剂施于作物播种沟中,或施于犁沟中,一般将药剂施于第一犁的底,继而盖以第二犁翻上的土壤。覆盖的土壤应该整碎,黏重结块的土壤使用此法效果较差。
3.撒布法(翻混法)
把药剂尽可能均匀地撒布土表(也可结合施肥进行),随即翻入土层与土壤拌匀。此法也可用于挥发性较低的药剂,如五氯硝基苯、棉隆等。
4.注射法
用土壤注射器每隔一定距离注射一定量的药液,每平方米25个孔(孔深15~20cm)。每孔注入药液10mL。药剂浓度可根据药剂种类、土壤湿度和病菌种类而定。

3. 怎样的方法防治土壤污染

纳米矿石吸附污染物,让重金属永埋地下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周东美博士介绍,土壤污染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受影响更严重,研究起步也比较早,而我国直到1996年才正式出台土壤质量标准(土壤是否污染,需参照这个标准)。不过,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以陈怀满研究员为首的科学家就开始关注到这一问题,调查了重金属在不同土壤中的背景值、安全容量之后,尝试着对污染物进行固定、迁移、转化等土壤修复研究。“一开始,我们将石灰、钢渣等颗粒粉尘放进污染的土壤,利用矿物质可吸附的特性对某些重金属进行‘固定’,使其性状稳定,永埋地下,不易溶解于水,也不易被植物吸收,其危害性也就大大降低了。”周东美研究员说,后来随着材料科学以及纳米技术的发展,将固定重金属的载体扩展到蒙脱石、凹凸棒石、活性炭等,考虑到纳米材料的高活性,将具有吸附特性的矿物颗粒粉碎到纳米级(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载体颗粒变细,在土壤中固定重金属的性能更好。
  寻找“超级植物”,让重金属吸收转移
  同样是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就会造成污染,但如果种植棉花的话,就不存在污染的问题。基于这一点,专家研究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另一种方法———寻找“超级植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收转移。何谓超级植物?据周东美研究员介绍,不同的植物对土壤中不同的重金属吸收的量都是不同的,比如说,同是重金属铜,普通的植物吸收量只有10-20ppm(毫克/千克),但有的植物吸收量可达1000ppm,那么,这种高吸收能力的植物就叫“超积累植物”,俗称“超级植物”。为了寻找“超级植物”,各大科研院所的专家都在努力,继中科院陈同斌研究员发现超积累植物蜈蚣草(其对砷吸附量高达22630ppm,超过普通的植物上千倍。)后,南京土壤所的专家通过溶液培养和土培实验,又发现了遏蓝菜(Thlaspicaerulescens)和一种蕨类植物C.presl对锌有较强的吸收,同时研究出如何提高铅在不结球白菜地上部积累的诱导技术。“将‘超级植物’种植在相应的重金属污染区,如:铜锌矿的周边,就可以大大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周东美说。
  专家“以毒攻毒”,让细菌“喝”农药
  除重金属外,土壤中还存在很多有机污染物,如:有机磷农药的残留物、致癌物多环芳烃等。周东美研究员说,对付这些污染物,必须采取“以毒攻毒”的方法,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让它们去破坏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经过降解以后,这些有机物本来的危害性也就失去了。据周东美研究员介绍,用细菌、真菌降解有机物污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不同的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特性是不同的,必须做大量的微生物培养和降解试验,然后从众多的微生物中挑选出最适合某一种有机物降解的菌种。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南京土壤研究所的专家发现一种名为“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它对有毒农药阿特拉津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除此以外,专家还发现土壤中的小动物———蚯蚓也是修复污染土壤的能手,在分解酶和催化剂等作用下,可以让蚯蚓在松土的同时,加速污染物的分解。周东美研究员表示,有了这些发现后,人们就可以将微生物降解与纳米技术固定等多种手段结合起来,对土壤进行综合修复,最终把土壤污染的危害性降到最低。

怎样的方法防治土壤污染

4. 治理土壤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治理土壤污染一般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大面积的治理更困难。常用的措施:把污染物质浓度高的上层翻至下层,而把浓度低的下层翻至上层,以此稀释耕层中污染物质的浓度。如果耕层以下土层中污染物质浓度高,则此法无效。此外,土层浅薄,翻耕法也无效。再者,为使翻上来的心土熟化,还必须考虑施用土壤改良剂和增加施肥量。
施用客土系指在现有的污染土上覆上一层未污染土壤。换土系指将受污染的耕层挖除至适当深度后再填入未污染土壤。覆盖客土使耕地地面增高,因此在稻田的情况下会使水浆管理产生困难,所以客土量是受限制的,客土效果常常是不大的。目前,采取换土的办法居多。无论客土、换土或深翻,对小面积污染严重的土壤均可采用。但对换下来的土壤一定要妥善处理,客土的厚度一般为10~25厘米。将污染的土壤深翻到下层也可以。这些工程都很大,一般的人力手工操作难以办到。故对大面积的换土与深翻,适用于机械操作。
了解有害金属元素的特性及其在土壤中的活动,对于研究某些能使作物减少吸收该元素的方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自然条件下重金属的自然背景值保持着极为缓慢的动平衡而很少发生变化。与此相反,在耕种条件下人为活动使土壤环境发生变化,从而也使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动发生变化。这就是说,在自然土壤中这些物质的变化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完成的,而在耕种土壤中这些变化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的,这些变化对制定减少有毒物质吸收的措施则是很重要的。从这一观点出发,改良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根本措施是施用客土,但是我们不能在任何情况下总是局限于追求永久性效果,排土、客土这样的根本性措施也不是一成不变。即使是采取这样的根本性措施也要作到因地制宜,在污染程度轻而不宜于采取排土、客土措施的情况下,可考虑利用土壤中污染物质的特性(难溶化),施用改良剂来防治土壤污染。在土壤受重金属(如镉、铜、锌等)污染的情况下,施用石灰性物质提高土壤pH可使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施用促进还原的有机物质可使重金属形成硫化物沉淀;施用磷酸盐物质可使重金属形成难溶性磷酸盐;利用离子拮抗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所有这些措施都可考虑采用。

5. 改善土壤的方法有哪些

让土壤越来越壮,就是往土壤中加入有机质,增加土壤活性,产生更多的微生物,通过发酵,让土壤更加的疏松透气,富有养分。

羊粪
现在不管是农田还是花卉,大量的使用无机肥,长期使用无机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肥效,所以在提高土壤肥效的时候,要减少无机肥的使用,如复合肥、尿素,这都是无机肥,减少这些肥料,多使用有机肥,如羊粪、鸡粪、豆饼水、麻饼水。这一系列有机物发酵的肥料,一是可以提高土壤的肥效,二是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形成,可以改善土壤板结,这样可以让土壤越来越好。

有机肥
盆栽花卉,苗木场用的都是有机质,如泥炭、椰糠,所以在苗木场看到的土壤疏松透气,而且养的植物非常好,但是在家庭中很多人用园土种植,园土很容易板结,再经常使用无机肥,土壤更容易板结,时间长了,土壤肥效降低。

豆饼
在家养殖植物,会发现土壤越来越板结,出现这个情况,怎么做才能让土壤肥沃,又疏松透气?很多朋友说的是施肥。如果长期施化肥,不仅起不到肥沃土壤的作用,而且肥料的利用率也非常低,也会造成土壤板结。也可以直接进行换土,对于小型植物,还好办,但对于大型盆栽就比较麻烦了。为了使板结的土壤比较疏松透气,还是有改善土壤的办法。有机肥料,如鸡粪、羊粪,这些肥料中有机质和微生物比较多,掺到土壤中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微生物的含量,从而改良土壤的作用。

矾肥水
就好比秸秆还田,都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提高土壤的肥效。

花生
使用方法
铺到盆地、拌如土中或撒到盆土表面进行松土,都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改善土壤的方法有哪些

6. 关于土壤修复的方法和措施

  目前常用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挖掘、稳定/固化、化学淋洗、气提、热处理、生物修复等几种方法:
  1.挖掘
  指通过机械、人工等手段,使土壤离开原位置的过程。一般包括挖掘过程和挖掘土壤的后处理、处置和再利用过程。在场地修复的各个阶段和多种修复技术实施过程中都可能采用挖掘技术,如场地环境评估、修复活动中和后评估阶段。作为修复技术,本导则推荐挖掘只能作为修复方案的一部分,不能适用于传统的挖掘填埋技术方案。
  2.稳定/固化
  指通过固态形式在物理上隔离污染物或者将污染物转化成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形态,降低污染物的危害,可分为原位和异位稳定/固化修复技术。原位稳定/固化技术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一般不适用于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修复;异位稳定/固化技术通常适用于处理无机污染物质,不适用于半挥发性有机物和农药杀虫剂污染土壤的修复。
  3.化学淋洗
  指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作用的溶剂,通过水力压头推动清洗液,将其注入被污染土层中,然后再将包含污染物的液体从土层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可分为原位和异位化学淋洗技术。原位化学淋洗技术适用于水力传导系数大于10-3 cm/s的多孔隙、易渗透的土壤,如沙土、砂砾土壤、冲积土和滨海土,不适用于红壤、黄壤等质地较细的土壤;异位化学淋洗技术适用于土壤粘粒含量低于 25%、被重金属、放射性核素、石油烃类、挥发性有机物、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等污染的土壤。
  4.气提技术
  指利用物理方法通过降低土壤孔隙的蒸汽压,把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蒸汽形式而加以去除的技术,可分为原位土壤气提技术、异位土壤气提技术和多相浸提技术。气提技术适用于地下含水层以上的包气带;多相浸提技术适用于包气带和地下含水层。原位土壤气提技术适用于处理亨利系数大于 0.01 或者蒸汽压大于 66.66Pa 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挥发性有机卤代物或非卤代物,也可用于去除土壤中的油类、重金属、多环芳烃或二恶英等污染物;异位土壤气提技术适用于修复含有挥发性有机卤代物和非卤代物的污染土壤;多相浸提技术适用于处理中、低渗透型地层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5.热处理
  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热交换,将污染介质及其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 (150~540℃),使有机污染物从污染介质挥发或分离的过程,按温度可分成低温热处理技术(土壤温度为 150~315℃)和高温热处理技术(土壤温度为 315~540℃)。热处理修复技术适用于处理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农药、高沸点氯代化合物,不适用于处理土壤中重金属、腐蚀性有机物、活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等。
  6.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指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将土壤、地下水中的危险污染物降解、吸收或富集的生物工程技术系统。按处置地点分为原位和异位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技术适用于烃类及衍生物,如汽油、燃油、乙醇、酮、乙醚等,不适合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7. 土壤污染防治法

第一、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_第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土壤污染防治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土壤污染,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_第三、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土地使用权人从事土地开发利用活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土壤污染,对所造成的土壤污染依法承担责任。

土壤污染防治法

8. 土壤污染防治法

法律分析:土壤污染不同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污染有时极难被发现,具有很深的隐蔽性、滞后性和累积性等特点,一旦土壤得到污染,恢复工作极其困难,很大程度上被污染的土壤是很难恢复原状的。
法律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
第十八条 各类涉及土地利用的规划和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包括对土壤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应当采取的相应预防措施等内容。
第十九条 生产、使用、贮存、运输、回收、处置、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避免土壤受到污染。
第二十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根据对公众健康、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影响程度,对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筛查评估,公布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并适时更新。
第二十一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等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向社会公开并适时更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