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训的介绍

2024-05-08

1. 李思训的介绍

李思训(651-716,一作648-713),唐代杰出画家。字建睍,一作建景。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王李叔良之孙,原州都督府长史李孝斌之子,著名宰相李林甫的伯父。以战功闻名于时。曾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明代董其昌推其为山水画“北宗”之祖。此派的山水风格,在初唐的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壁画中亦可看到。

李思训的介绍

2. 李思训的介绍

李思训,自幼从父李继泉(65年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学艺。1986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毕业,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全国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持有者,湖南省雕塑艺委会秘书长,湖南省雕塑院专职雕塑家(设计部主任),湘潭市美协副主席,湘潭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兼国际雕塑大师雷宜锌首席助理。中国内地著名影视演员李晟的叔叔。

3. 李思训的人物简介

 李思训(651——716),唐代书画家,字建睍,一作建景,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地区人),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此为《新唐书》和《中国美术史大典》记载。《旧唐书》和唐李邕碑称“云麾大将军”,陇西狄道人(今为定西地区)。1993年在武山龙泉出土唐墓,为衣冠冢;出土一幅青绿绢帛山水画,和一枚双面印章为象牙质,印面约(3×3cm),厚度2.5cm,阳面为“右武卫大将军”字样,阴面字已不清楚,此印现流传当地民间,据当地人讲绢画出土时色彩依然艳丽,为山水画,只可惜让民工抢夺所毁。此墓仍然还在,据考证为唐李思训衣冠冢,所以也有人认为李思训是今天的天水武山人。 李思训于唐高宗(650-683)时为江都令,因武则天朝(684-704)执政杀戮唐宗室而弃官隐居,至唐中宗神龙(705~707)初年又出任宗正卿、历官益州长史,唐玄宗开元(713~741)初年,官至左武卫大将军,任左羽林大将,晋封彭国公,因玄宗时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卒后追赠秦州都督。画史上称他为“大李将军”。李思训其祖父为唐长平王李叔良,叔良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唐武德元年,叔良官拜刑部侍郎,并进爵为王。武德四年,突厥人入侵,李渊命叔良率五军击之。叔良被流矢射中而薨,死后被赠左翊卫大将军、灵州总管,谥曰肃。李思训的父亲名叫李孝斌,官至原州都督府长史 。 李思训在唐高宗时做到了江都令。碰上武则天要革唐宗室的命,许多宗室贵族被陷害,李思训在这时弃官潜匿。唐神龙初年,唐中宗即位,因为李思训是幸存不多的李唐正宗,所以直接被授予宗正卿的高官,封陇西郡公,实封二百户。唐玄宗开元初,李思训被授予左羽林大将军,进封彭国公,更加实封二百户,不久又任右武卫大将军。开元六年卒,赠秦州都督,陪葬桥陵。思训兄弟之间妙极丹青的有五人,思训最为当时人所器重。他的画作都极为超绝,尤工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得湍濑潺湲、烟霞缥渺难写之状。天宝中,唐明皇召李思训画大同殿壁画,兼掩障。一天皇宫中夜闻有水声,唐明皇说李思训一定是通神之佳手,如果没有技进乎道,并且不为富贵所埋没,他怎么能够得此荒远闲暇之趣!其子昭道,在当时的书画界也很有名气,当时人称其父子为“大李将军、小李将军”,大李将军指李思训,小李将军指李昭道。今天所说的青绿著色山水,据说就是从大小李将军而来。

李思训的人物简介

4. 李承训的介绍

李承训(620年后-626年),唐太子李建成第四子,唐高祖李渊之孙。武德三年(620年)李渊将李建成之子李承宗、李承道,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李恪以及当年才出生李泰封王,1却没有封李承训,很可能当时李承训尚未出生。后李承训被封为武安郡王。

5. 李恭的介绍

李恭(1901—1970),字行之,甘肃省甘谷县人。北平中国大学国文系毕业,先后从学范文澜、吴承仕,后游于章太炎之门,曾任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兰州师范校长、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教书育人,颇多建树。

李恭的介绍

6. 李恭的介绍

李恭(RY-Lee,生日10月5日-),李恭,新生代歌手艺人,2010年出道于香港,首张个人同名专辑《李恭》2011年9月发行,代表作《蒲公英》,2014年推出第2张个人专辑《仁一》。

7. 李训的介绍

李训(?-835年),本名仲言,字子训,后改名训,字子垂,祖籍陇西1,唐朝宰相,右仆射李逢吉从子。李训出身于陇西李氏姑臧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河阳幕府,因罪流放象州,遇赦得还。后投奔郑注,得到大宦官王守澄的推荐,被引入禁中,为唐文宗讲解《周易》,历任四门助教、国子监博士、侍讲学士、兵部郎中。太和九年(835年),李训拜相,担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谋划诛杀宦官,并策划甘露之变。结果行动失败,引起宦官反扑,李训在逃出长安后被捕,押送京师途中被士兵斩首,死后首级被宦官送往太庙。

李训的介绍

8. 李训的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九·列传第一百四》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三·唐纪五十九》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五·唐纪六十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